又到了幼兒園入學季了,閨蜜在家坐立不安,讓我給點意見,到底選擇哪個幼兒園。
無獨有偶,鄰居家的妹妹今年也上幼兒園,多次詢問我家孩子的幼兒感覺如何?她也拿不定注意到底讓女兒去哪個幼兒園。
閨蜜「要雙語」,鄰居「要監控」
閨蜜一心想給孩子找個雙語教學的幼兒園,她說三四歲的孩子,是語言發育敏感期,學門外語對大腦的開發很有益處,所以她一直在找雙語教學的幼兒園。
鄰居家是妹妹,作為媽媽,面對網絡上頻繁爆出的虐童案件,把三歲多的孩子送出去,確實不放心,所以她要幼兒園能隨時手機看監控!
我們上的幼兒園有雙語課,但不能隨時實時查看實時監控!
當時我也為這個事情焦慮過,為了確保孩子的安全,我也找過園長,建議允許查看監控,園長的解釋說服了我:
我們以學生為本,保護孩子,也要保護老師。隨時監控看似對孩子有益,其實弊端更多。
家長隨時找老師,老師無法安心工作,同時孩子、老師的隱私全部暴露也不太好。
我們歡迎家長隨時到監控室調閱監控,也會建立家委會、家長公開日讓老師、家長、學生多溝通,多了解。
我放棄了對「監控」的執著,綜合多種因素,最終決定選擇現在這個幼兒園。
孩子很喜歡李老師,假期經常要給老師發視頻,過年時看我給親朋好友拜年,也要給李老師拜年。
園裡平時舉辦的活動也挺多,園長每天早上在幼兒園門口迎接孩子們入學,對孩子們也很有耐心。
其實孩子在幼兒園過得好不好,不只有監控能證明,只要家長夠細心,孩子的情緒和語言都能給你答案。
選擇幼兒園,建議從這五點去考察:
1.距離:離家越近越好,接送孩子方便。
2.硬體:有沒有戶外活動的場所
3.辦學理念:去和園長聊聊,是否以孩子為本,和老師們聊聊,了解老師素質。
4.口碑:找學生家長聊聊,聽聽他們對學校和老師的評價。
5.師生比:班級孩子太多不好。
夥食和學費不是最重要的,有的家長擔心在學校吃不好,如果夥食費本身就很低,夥食肯定好不了。
學費也不是越貴越好,要和家庭收入相匹配,沒必要在幼兒園就掏空家裡的收入,養個孩子很費錢,要花錢的地方多著呢,不要盲目「只求貴的,不求對的」
選好了幼兒園家長就完成任務了嗎?非也!「家校共育」的理念在幼兒園就要開始了。
幼兒的入園前準備工作也不能少,家長多用心,孩子早適應,
家長做好入園前準備工作
1.帶幼兒熟悉幼兒園的環境,告訴她這就是你要來的幼兒園,減少入園後的陌生感。
2.按照幼兒園的的作息時間,調整孩子的作息。
3.語言溝通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等提前培養。孩子能表達自己的意願和要求,能聽明白老師的指令。能夠獨立吃飯、穿衣等。
4.教會孩子和小朋友友好相處,學會謙讓,並能掌握基本的禮貌用語,如謝謝,對不起,再見,不客氣等。
5.家長提前給孩子做好心理建設,用積極樂觀的情緒去感染孩子,讓孩子知道,去幼兒園是這個年齡小朋友的「職責」
幼兒園是孩子人生的「新徵程」,孩子們開始跟社會有更多的連接。選擇好幼兒園,幫助幼兒儘快的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家長務必將這個環節的工作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