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成都新型指路牌亮相街頭 市民開車出行心裡更有譜
23日,新指路牌亮相成都街頭。
交通標誌、信號燈「排排坐」指路牌指到幾公裡外
我關注
今年2月剛拿駕照的市民楊女士:「一個路口好幾個路標,開快了來不及全看清,好幾次走過路口才發現走錯了。聽說現在新路牌有所改觀,具體究竟是怎樣的呢?」
單行、禁左、指路、公交專用道……不少成都市民開車、出行的時候,常被街頭交通指示標識,各種指路牌以及信號燈搞得找不到北。
為進一步規範成都的交通安全設施,打造成都國際化城市形象,成都市交管局按照「風格更統一、格調更雅致、使用更便捷」的原則,開始逐步對成都街面的信號燈、交通標誌標牌、路名牌等設施進行優化、提升及維護。
5月23日,華西都市報記者在成都街頭發現,一批新的交通指路標誌牌已經悄悄地「上崗」。多塊路牌合一、準確標註出前方大方向……這些新設施,讓司機和行人對所處位置、周邊道路等信息一目了然。
A 標識標牌變化
指路系統指路範圍擴大遞次逐步提示
目前,成都交警已在北大街、解放路一線進行交通標誌、標牌及信號燈的清理、規範設置。相比舊指路標誌,新的成都交通指路系統擴大了單個指路牌的指示範圍,並且新增了地點、距離、標誌等內容。多方向指路的標牌,將逐步被統一的「地圖式」指路標牌所替代。
在出城方向的解放路上,一個新的指路標已經立了起來。前方的200米外的一環路、600米外的平福路都被清晰地標出。而更遠一點的二環路,除了指路方向標外,還被標出了「1.3km」的距離信息。除此之外,綠底白字白框的「北星高架」也寫在標牌上。這一個標牌,輻射的範圍已經達到了1.4公裡。
「提示信息在沿線路段的指路標誌上重複出現,形成指路標誌的連續性和系統性,形成由遠至近,遞次逐步提示的作用。」成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科規處民警曾力說,新的交通指路標誌牌信息與地圖相對應,由遠前方信息、近前方信息、到達道路信息、方向標、節點距離信息、指向圖形構成,「成都越來越國際化,需要指引的範圍一再擴大。這樣的改變也符合道路交通的發展趨勢。」
組合設置交通標誌、信號燈「排排坐」
除了指路系統,禁左禁右、單行禁停、公交專用道等交通標誌和交通信號燈,也是本次升級優化的重點對象。
在草市街和灶君廟街的交叉口,一個新的交通標誌組合已經成型。禁左標誌、禁止掉頭標誌和灶君廟街的指路牌,被懸掛在同一個吊臂上,提醒出城方向的司機:前方30多米就是灶君廟街,但是路口不能左轉也不能掉頭喲。
這樣的「組合」將成為未來成都道路交通標誌的統一格式。成都市交管局科規處民警曾力介紹,從距離路口停止線約100米處開始,依次為指路標誌、車道行駛方向標誌、禁止行駛方向的標誌,「指路標誌距路口停止線80-120米處設置;車道行駛方向標誌距路口停止線30-40米處設置;禁止行駛方向的標誌設置於路口以前,可與車道行駛方向標誌組合設置。」
禁止通行、禁直駛入、禁止停車、禁止鳴喇叭、限制速度等禁令標誌將被設置在路口下遊(限制機動車路段的起點位置),根據禁令標誌的數量組合設置。公交專用道標誌設置在信號燈杆懸臂上,正對公交專用道。
B路名牌變化
燈箱式路名牌退出 「T字型」路名牌駕祥雲來襲
成都舊的路名牌有3種式樣:燈箱式、旗杆式和貼牆式。在這次市政設施升級優化後,新的「T字型」路名牌悄然出現,燈箱式路名牌則將漸漸退出歷史舞臺,
今年4月初,成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在主幹道(大慈寺路玉成街口-東安南路口)、次幹道(東安南路大慈寺路口-望福街口)、支路(望福街、福字街)進行了新型路名牌安裝試點。5月23日下午,華西都市報記者在望福街口見到了新的「T字型」路名牌。燈柱顏色是標準的「成都灰」,版面中英文的雙語設置,除了顯示街名外,還標有東、西、南、北方位指示。新路名牌體現相對清爽、簡潔、直觀。記者注意到,「T字型」路名牌的側面有簡單的祥雲圖案,顯得格外雅致。
「新型路名牌為兩種式樣,分別為柱式(即「T字型」)和貼牆式。」成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科規處設施大隊副大隊長何洪介紹,和燈箱式路名牌不同,新型路名牌採用反光膜製作,「裡面無需安裝燈泡,晚上通過道路兩邊路燈燈光,就能清楚顯示路名。」
C信號燈變化
顏色數量統一從左到右紅黃綠「三燈三色」
「現在成都城區內,還有部分交通信號燈,是『一燈三色』的。」成都市交管局民警介紹,「一燈三色」的信號燈不符合相關規範,設置於信號燈橫臂上的信號燈也有設置間距不統一、交通標誌混設其中等問題,影響美觀,「按照規定,除了統一燈的間距外,以後會根據信號燈懸臂長度,規範同一個杆子上,設置的標誌類型和數量。」
另外,交通信號燈的顏色也是有固定規範的。從上向下、從左至右,都應該依次為紅、黃、綠。華西都市報記者楊雪 實習生林笑宇 攝影雷遠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