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家」的孩子,都在精神上富養

2020-09-03 劉知希

約翰.正恩有句名言:

「沒有人是座孤島,每個人都是大陸的一片,主體的一部分。」

因此,沒有人可以逃脫掉競爭的命運。

你有沒有發現,在競爭的路上,「別人家」的孩子到了社會上,總是機會多、運氣好、發展快?

究其原因,除去摻雜失敗者偏見的因素(loser從來看不見別人的努力),「別人家」對於孩子的家庭教育很值得思考,他們在家庭教育中給孩子的遠超物質資產的精神財富,這種精神上的富養,令其他家庭望塵莫及。

那麼除了物質生活的保障,究竟別人家額外給了他的孩子什麼?

01 推己及人的教養

2019年,芒果臺籤約藝人劉露由於大鬧高鐵站,被公安機關拘留。

這位「明星」對著警察同志叫囂:「你真牛!」「我也是個公眾人物!」

審訊階段這位舞臺上光鮮亮麗的藝人竟當場把鞋給脫了,警官讓她把鞋穿上,她答道:「我需要一雙襪子!否則我5000塊錢的鞋子真的承擔不起我這隻腳!」

事後,芒果臺明確表示與其解約,因為劉露的行為暴露了她的修養,也註定斷送了她的演藝生涯。

網友說:「一個人自以為是飛揚跋扈的樣子,著實令人反感。」

教養是偽裝不了的,因為一個人的教養藏在生活中的細微之處

演員胡歌的不僅看上去儒雅帥氣,他的一言一行,處處都透露著真正的教養和風度。

在一次活動現場,有位粉絲喊住胡歌想要籤名,他放下手中的東西趴在地上簽名。

每次在遇到比自己矮很多的粉絲要求合影時,胡歌每次都彎下膝蓋。

胡歌表現出的種種細節,感動了無數粉絲,在讓粉絲感受到了尊重的同時,也把自己的教養顯露無疑。

「別人家」的孩子從小會被要求掌握最基本的餐桌禮儀,在公共場合不打擾別人,待人有禮貌……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為的是讓孩子更有教養。因為教養和善良一樣,都是一個人最可貴的品質,是一個人最大的財富。

教養不在於讀過多少書,擁有什麼學歷,而在於是否願意為別人多考慮一點。教養不是一種被稱讚時的優越感,而是一種本真的善良。

真正的教養,是對自己的約束,是對別人的尊重。對人對事,不卑不亢,做人做事,敢作敢當。是在日常生活及與他人的交往中,既讓自己舒服,又讓他人感到舒服。

你無意的一句話、一個動作,舉手投足間,比你所獲得的所有榮譽、頭銜都更能代表你自己。

因為一個人的教養裡,藏著他閱過的書,走過的路,受過的訓導。所以注重教養,就是為孩子打造一張價值千金的名片。

02 行萬裡路的眼界

一個富二代在談到父親對自己的教育時說:「無論經濟狀況如何,他都會帶我去旅行。他總是說,如果一個人沒有出去走過,無論他讀再多的書,說多少的豪言壯語,他的眼界和格局始終大不了。所謂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這個也僅限於知,而很難益於行。」

旅行作為拓展眼界的方式一直倍受推崇。

然而有的家長急功近利的選擇「歐洲11國7日遊」這種走馬觀花填鴨式的打卡旅行,去個廁所都會感覺自己錯過了一個億那種。

然後是打著愛的旗號,孩子為孩子安排一切,怕他受罪,給他吃好的、玩好的,住好的。怕路途顛簸,長途睏乏,能坐飛機絕不坐火車,能開車絕不走路,絕對的富養。

最終卻發現,習慣了享受,孩子很難接受吃苦。習慣了輕輕鬆鬆得到的快樂,孩子很難理解歷盡艱辛之後的暢快與自足。

反觀「別人家」的家長:

前段時間,一個90後單親奶爸,帶四歲女兒騎行西藏的視頻,震撼了700多萬網友。71天,4139公裡。一路風餐露宿,卻盡享人文風情。

藍天雪山,騎馬奔騰,在遼闊的大自然中感受什麼是自由。陽光花海,瀑布淺川,在一場場浪漫奇遇中邂逅什麼是美,是難得,是「守得雲開見月明」。

有這樣的爸爸是幸運的,他給了孩子最寶貴的財富,成為這樣在精神上被富養的孩子更是令人羨慕的。

因為眼界決定了一個人能不能看到更好的選擇,能不能做出更好的選擇,會直接影響孩子最終活成60分,還是90分。

「別人家」用旅行富養孩子,因為他們知道:

用雙眼見識過世界的多彩,懂得天地的廣闊無限,才會有擁有寬廣的視野和格局;

用雙腳丈量過世界的每一寸滾燙,擁有撥天見日的切實體會,才會明白堅持和戰勝困難的真正含義。

只有經風雨,才算見世面。只有承受得了最壞的,才配擁有最好的。

因為旅行的真正意義,在於開闊眼界、刷新認知。擁有開闊的眼界會提高孩子未來行走人生的底氣。

03 親近權柄的意識

一個班的小朋友出去郊遊,普通人家的孩子,媽媽給準備了一個蘋果,囑咐說:「渴了你吃。」「別人家」的孩子,媽媽給準備了兩個蘋果,告訴他:「分一個給你的老師吃。」

結果郊遊一天,別人家的孩子在老師身邊玩了一整天,而普通人家的孩子離老師遠遠的,與同學玩了一整天。

其中的玄妙之處並不是送禮的藝術,「別人家的媽媽」給孩子準備的也不僅僅是多一個蘋果,而是親近權柄的意識。

雖然這種意識在孩子小的時候沒什麼用處,但是步入了社會它可能會改變一個人的命運。

比如說:在面對領導的時候,你會主動討領導歡心還是不敢露面?面對權威,你會主動打交道還是敬而遠之?身邊的成功人士你真的願意和他做朋友還是嫉妒、八卦、背後碎碎念?

培養孩子親近權柄的意識,因為一個有意識去親近權柄的人,可能剛開始也是小白,但是在權柄的薰陶中會受益匪淺,很多機會自然近水樓臺。

04 精神上「富養」孩子

美國社會評論家保羅·福塞爾在《格調》中寫道:

底層人樂於相信,等級是以擁有財富的多少來作為標準的;

生活在中層的人承認,金錢與等級差別有關,但一個人所受的教育和從事的工作類型同樣重要;

接近上層的人認為品位、價值觀、生活格調和行為方式是判斷身份等級不可或缺的標準。

所以真正能影響孩子的,是父母的價值觀,行為方式,思維方式。

物質上的富足與精神上的富養不可同日而語,父母的素質教養、眼界格局、思維方式會代代相傳,導致孩子思維方式與認知尺度等方面的巨大差異,最終決定孩子在步入社會時,以什麼樣的速度奔向成功。

在精神層面「富養」孩子,言傳身教給孩子積極正向的影響,才是孩子受用終生的寶貴財富。

相關焦點

  • 什麼是「富養」?精神上被富養的孩子比物質富養的孩子更幸運
    對子女窮養還是富養的話題總能引起人們的熱烈討論。有些人說窮富不只是反應在物質條件上,孩子的成長更多需要的是父母精神上的給予,父母恩愛、對孩子無差別的接納、時常鼓勵等等,物質富足精神陪伴和給養不夠孩子也可能長的偏差。
  • 孩子為什麼要富養,尤其是精神上?
    談到富養,很多父母的第一反應就是給孩子多花錢,吃好、穿好、教育好,尤其是女孩子。這樣的「富養」真的好嗎?不一定,這樣的富養很容易將孩子慣壞甚至拜金,以後走出社會不能吃苦、啃老等等……關於富養,知乎上曾有一個回答獲得無數網友的認可:「我在大學裡見過家境很好的女孩為了爭奪一個淋浴間和別的女生光著打架,也見過經濟狀況很差的女生悄悄買凍瘡膏送給貧困學生」。
  • 孩子為什麼要精神上富養?
    談到富養,很多父母的第一反應就是給孩子多花錢,吃好、穿好、教育好,尤其是女孩子。這樣的「富養」真的好嗎?不一定,這樣的富養很容易將孩子慣壞甚至拜金,以後走出社會不能吃苦、啃老等等...其實,一個家庭窮與富不是關鍵,關鍵是孩子在「養」的過程中伴隨的價值觀教育才是最重要的,這也就是精神上的富養。
  • 男要窮養女要富養,孩子究竟怎麼養?被富養的孩子後來都怎樣了
    大家總說男孩要窮養,女孩要富養。到底孩子該怎麼樣養呢?沒被養好的孩子會怎樣?到底什麼是窮養,什麼是富養呢?一、男孩一定要在經濟上窮養,性格品行上富養所謂窮養男孩,通常是指經濟條件和外在條件,但絕對不是個人思想、個人素養、三觀世界觀也一股腦地窮養。
  • 怎麼樣才算是富養孩子?父母的自我修養,是對孩子精神的富養
    現在的孩子生活條件提高,父母們更講究養孩子的方法,都說要富養孩子,孩子在以後的路上才不會迷失自己,那怎麼樣才算是富養孩子呢?不得不承認,這樣說也有一定的道理,有經濟基礎的家庭,培養出來的孩子會有更多的發展機遇,這是優勢。但是,我們也必須清楚地認識到,即使是有錢的家庭培養出來的孩子,長大後也不一定都是完美的,如果只給孩子金錢上的支持,而沒有情感上的關愛,也沒有精神上的信仰,那只能算是單方面在物質上富養孩子。
  • 孩子要「富養」?錯誤的物質誘惑,只能把孩子推向深淵!
    本來以為結局就像節目的結局那樣皆大歡喜,城市的孩子在農村受到感化,體會到父母的不易,改邪歸正!沒想到,卻出現了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節目中有些農村孩子,體驗了城市生活之後,身上卻多了一些惡習,甚至還嫌棄自己家貧,想要回到城市。有個男孩叫做吳宗宏,是雲南偏遠農村的一個孩子。參加變形計在城市生活的時候,在採訪中被問到,想不想農村的爸爸,他說不想,言語中滿是對城市生活的熱愛。
  • 「假富養」正在危害孩子心理健康,關於富養的誤區,你知道多少?
    現在有些父母提供充足物質的方式來撫養孩子。由於沒有時間陪伴孩子,他們希望通過給予孩子物質上的滿足來表達對孩子的愛。然而,只關注對孩子金錢上的養育是一種錯誤的方式,它也叫做「假富養」。一位90後媽媽產後在家中做全職媽媽,主要靠丈夫的收入來維持家計。但丈夫的薪資也不怎麼高,但這位媽媽認為孩子應該在一個富裕的環境中成長。不論家庭經濟如何,都要給孩子提供最好的條件,所以她每個月都在孩子身上花費不少。
  • 比起物質富養孩子,精神富養才更加重要,巧用2招孩子更優秀
    文丨啵啵育兒經(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在慢慢變好,可以說大多數人的生活是吃穿不愁的,我們國家離全面小康也越來越近,更多的人對於下一代的培養更是提倡富養。富養可以增長孩子的見識,提升孩子的閱歷,總的來說,富養是有很多好處的。 可是你知道嗎?
  • 孩子為什麼要精神上富養?
    談到富養,很多父母的第一反應就是給孩子多花錢,吃好、穿好、教育好,尤其是女孩子。這樣的「富養」真的好嗎?不一定,這樣的富養很容易將孩子慣壞甚至拜金,以後走出社會不能吃苦、啃老等等...關於富養,知乎上曾有一個回答獲得無數網友的認可:「我在大學裡見過家境很好的女孩為了爭奪一個淋浴間和別的女生光著腚打架,也見過經濟狀況很差的女生悄悄買凍瘡膏送給貧困學生」。其實,一個家庭窮與富不是關鍵,關鍵是孩子在「養」的過程中伴隨的價值觀教育才是最重要的,這也就是精神上的富養。
  • 女孩子到底是要精神上的富養還是物質上的富養?
    就因為一個話題,同事差點分派吵架......女孩子到底要精神上的富養還是物質上的富養?這個話題是怎麼開始的呢?單位的一個大姐(今年38歲,大娃上小學中,二胎一周歲多)跟另一個女同事抱怨孩子的東西太貴了,一個奶瓶要一百多,並且一個還不夠,要三個才行,一個喝奶,一個喝水,一個...孩子拿著玩......衣服也要買大牌的,嬰兒的一套衣服居然要兩百多!
  • 林心如「富養」女兒,3歲身價就上億,網友:果然投胎是門技術活
    有種「富養」叫林心如女兒,3歲生日禮物價值上億林心如與霍建華結婚才是幾年前的事,然而現在孩子都已經三歲多了,他們夫妻倆對女兒的好可是出了名的。因為她們家的經濟條件不錯,夫妻兩人更是把「富養」發揮得淋漓盡致。
  • 都是養女兒,大S「富養」,小S「窮養」,如今孩子間的差距太明顯
    這樣的教養方式是很普遍的,也有人覺得這樣教養對兒子太不公平,對女兒過於嬌慣會給她們養出一身公主病,所以很多家長也都在糾結孩子到底應該富養還是窮養?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知名女星大S和小S,她們是怎麼養孩子的吧?我們都知道明星的收入都是比較高的,所以他們在教育孩子方面應該都是非常捨得花錢的。
  • 家庭教育中所謂的「富養」,是物質與精神兩手抓,兩個都重要
    關於窮養孩子還是富養孩子,首先應該界定一下這個「窮」和「富」究竟指的是什麼?不外乎就是物質與精神,在我看來,如果一個物質不富裕的家庭,卻始終能給予孩子充沛的愛與精神上的滿足,那麼這個女孩未來一定會氣質斐然。可如果一個富裕的家庭,給予孩子的除了物質別無其他,那麼這個所謂「富養」的女孩最終也會成為一個俗氣的女人。
  • 女孩窮養富養孰優孰劣,星二代成長軌跡揭示「精神富養」很重要
    文|全文共2213字,閱讀時間約4.5分鐘周末同學聚會,大家照例都帶了孩子。哥哥要上擊劍課,我就帶了妹妹去。席間有位同學看到妹妹穿的T恤都卷邊了,笑著對我打趣道:「人都說要富養女兒,你可倒好,姑娘衣服都這麼舊了,錢攢著用來幹嘛啊?」我只好苦笑說:「用來給她買書充電出國玩啊!」
  • 精神富養 才是「富養女」的精髓
    人們總是說「窮養兒子,富養女」。於是家長會在物質上儘量滿足女兒,帶她嘗遍各地美食,穿上最美的裙子,甚至將孩子寵出一身公主病。其實這是對富養的誤解,富養不是一味的物質滿足。  富養女兒指的是讓她生活精緻、無憂無慮,讓優越的生活成為一針強勁的免疫針,讓她以後能抵抗誘惑,明辨真偽,成為知情識趣優雅美麗的女子。
  • 6歲萌娃故宮遇老外,用英語熟練做導遊,這就是富養長大的孩子吧
    文丨福果媽媽今天先給大家講一個別人家孩子的故事。一個6歲的小朋友,和爸媽一起去故宮遊玩,碰到了一對來故宮參觀的外國遊客。萌娃上前和他們交流,全程英文,孩子對答如流,口語地道,詞彙豐富。這個年僅6歲的孩子,可以用英文講解中國的歷史,講解騎鳳仙人等歷史典故,讓老外直呼「amazing」。
  • 窮養、富養都不如教養:規矩立得對,孩子更出色!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有了「窮養兒子富養女兒」的說法,且被很多家長青睞。兩個極端的育兒理念碰到一起,難免會發生一場唇槍舌戰。窮養富養,不如父母有教養現在網上對窮養兒子富養閨女的說法各執己見。其實,富養也好窮養也罷,都不如父母有教養。如今的社會提倡男女平等,再加上生活條件的提高,幾乎不存在絕對窮養的家庭。每個孩子都被父母視作珍寶,打不得,罵不得。孩子就像一張沒有渲染過的白紙,在他們還沒有對是非黑白有一個明確認知的前提下,父母就是他們行為準則的標杆。
  • 物質上的富養不如精神上的富養,父母做好這4點,孩子受益一生
    物質上的富養不如精神上的富養,父母做好這4點,孩子受益一生 01她的前男友是典型窮養大的,不僅總是花女孩的錢,他們去吃飯的時候,女孩點一盤25塊錢的茄子,他都要說半天。自己明明沒什麼錢,卻最怕別人知道自己沒錢,寧願花錢買二手潮牌衣服,也不買一件普通的新衣服。這個男孩家裡是真的窮到不行嗎?應該也沒有。可他的很多行為,的確讓人覺得不舒服。他的行為背後,與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很大的關係。
  • 李玫瑾直言:家長「富養」孩子,無疑是在養廢孩子,抓緊醒醒吧
    最近「富養」這個育兒理念非常紅,但很多人搞錯了富養的內涵,結果養出一個沒有追求、沒有理想的「廢材」小孩。這些父母就納悶了:明明我們這麼起早貪黑地努力奮鬥,孩子也是看在眼裡,怎麼他就一點都學不到父母身上一絲半點的優秀品質呢?
  • 月薪6千,卻想讓孩子讀5萬的幼兒園,窮家富養能擠進「優質圈」嗎
    當時他們家的年收入大概10多萬,而在他上初中的階段,家裡幾乎花光了暫存的所有積蓄。在他們班,幾乎所有的孩子背的都是三四萬的名牌包,穿的名牌鞋,父母開的也基本都是豪車。每次同班同學商量自己明天穿什麼鞋子,大家不要撞鞋的時候,他只能在一旁默不作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