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學生在申請美國博士項目時,面臨的一個比較大的挑戰是「如何找到合適方向的導師」。學校網站信息優勢更新不夠及時,對各位老師的研究方向介紹不夠詳細,一個一個的翻論文,對於申請季時間寶貴的申請者而言,又非常浪費時間。這個專欄希望幫助申請者在短時間內全方位的了解一個學校的運籌學相關博士項目,為大家的申請提供收集信息的快速通道。
申請學校是一種「緣分」,每個學校的項目都有自己的特色和優勢,希望大家都可以找到理想的項目,去到理想的學校。
Lehigh University 的Industrial and Systems Engineering Department(以下簡稱ISE)是全美最早的工業工程項目之一。ISE具有良好的聲譽。在2021年US News & World Report 排行榜上,該系的工業與系統工程研究生項目排名全美第20。ISE目前提供工業與系統工程(M.S/M.Eng in Industrial and Systems Engineering),管理科學與工程(M.S/M.Eng in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健康系統工程(M.Eng in Healthcare System Engineering) 3個碩士項目和工業與系統工程(Ph.D in Industrial and Systems Engineering)1個博士項目。
ISE的博士生需要滿足包括滿足課程要求,通過資格考試,全面評價等8個條件才可以完成博士階段學習並獲得博士學位,以下進行詳細說明。
ISE 的博士項目學生在博士第一年和第二年,需要完成下表中的所列課程。除此以外,博士生還需選擇5門3學分的博士選修課程。(一般情況下,「ISE 4xx」的課程為博士難度課程,具體某門課程的難度等級,學生需要向系裡進行二次確認)。ISE的博士生在徵得導師同意後,也可以選擇ISE或其他院系的非核心課程來滿足博士生選修課要求。
博士生在第一年結束後,需要參加資格考試(Qualifying Exam)。資格考試有3組問題,考試為期兩周。博士生需要撰寫報告並接受由3位教授組成的委員會的口頭答辯。
博士生在第一學年結束後還需要參加一個綜合評價,主要包括以下四個內容:
1)第一學年成績測評
2)資格考試結果
3)科研項目進展
4)其他相關內容
全面評價有三種結果:通過(pass),有條件通過(conditional pass)或未通過(fail)。測評結果由教授們投票表決決定。「通過」表示學生可以繼續進行博士項目學習並開始組建畢業答辯委員會;「有條件通過」表示學生在滿足一定條件(例如,重新參加資格考試,撰寫科研報告,完成額外的課程任務)的情況下,可以繼續進行博士學習;「未通過」表示學生無法繼續就讀博士項目,需要轉為碩士生或者離開ISE。
4. 確定畢業論文指導老師和畢業論文題目,組建博士答辯委員會。向答辯委員會提交報告並完成答辯
這一答辯通常在博士第二年結束和第三年開始時進行,目的在於檢查學生的研究進展情況。
Lehigh ISE 主要有四位具有代表性的老師,下面對這四位老師的學術背景和研究方向進行逐一介紹。
1. Prof. Luis Nunes Vicente
Prof.Luis是Lehigh ISE的教授。他從2018年起擔任ISE系主任。2015年,他獲得了Society for Industrial and Applied Mathematics(SIAM)和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Society(MOS)頒發的拉格朗日獎,以表彰他在無梯度優化(derivative-free optimization)領域的傑出貢獻,和他一同獲獎的還有時任ISE教授,現在在Cornell University任教的Katya Scheinberg。Prof.Luis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連續性優化和無梯度優化, 計算科學,機器學習和數據科學。
個人網頁:https://coral.ise.lehigh.edu/lnv/
2. Prof. Lawrence.V.Snyder
Prof. Snyder是Lehigh ISE的教授。他畢業於美國西北大學,師從現任Management Science 主編 Prof. David Simchi-Levi。他是Lehigh數據,智能系統和計算研究所(Institute for Data, Intelligent System and Computation, I-DISC) 的主任。他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申作軍(Max Shen)教授一起編寫了供應鏈工程領域非常受歡迎的教材《Fundamental of Supply Chain Theory》。Prof.Synder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優化應用領域,主要包括供應鏈優化(在存在中斷和不確定風險的情況下的供應鏈模型)和能源系統優化(智能電網和可再生能源,特別是海浪能源)。
個人網頁:https://coral.ise.lehigh.edu/larry/
Prof. Curtis是Lehigh ISE 的副教授,研究生項目的主要負責人,也是ISE Optimization and Machine Learning (OptML) 研究組的核心成員。優化板塊的主編覃含章在知乎回答關於「優化理論能給深度學習帶來怎樣的革命?」這一問題時,引用了Prof.Curtis參與發表的論文《Optimization methods for large-scale machine learning》。2018年,憑藉在非平滑優化的梯度採樣方法(gradient sampling methods for nonsmooth optimization)的貢獻獲得了INFORMS Computing Society Prize。Prof.Curtis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非線性優化(nonlinear programming)及其應用上。主要工作包括:設計算法,證明收斂性以及發展相關軟體解決相關優化問題。
個人網頁:
https://coral.ise.lehigh.edu/frankecurtis/
Prof. Terlaky是Lehigh ISE的教授,他於2008-2017年擔任系主任。他是Society for Industrial and Applied Mathematics(SIAM)和INFORMS的院士(Fellow)。2017年,他帶領的研究團隊,憑藉和賓州懲教署(Department of Corrections)合作的犯人分配決策支持系統(the Inmate Assignment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IADSS)獲得了The Institute for Operations Research and the Management Science(INFORMS)頒發的Wagner Prize(這一獎項用於表彰在運籌學和分析領域的傑出實踐項目,2019年的獲獎者是滴滴出行) 。2019年,ISE 成立了The Quantum Computing and Optimization Lab (QCOL),Prof. Terlaky是這個實驗室的核心成員。Prof.Terlaky的主要研究主要集中在: 高性能優化方法(high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methods),優化建模(optimization modelling) ,工程科學中的優化問題(optimization problems in engineering sciences)和量子計算優化(Quantum Computing Optimization)領域。
個人網頁:https://coral.ise.lehigh.edu/terlaky/
1. 地理位置:Lehigh University 位於賓夕法尼亞州伯利恆,距離紐約和費城大約1個小時車程,臨近賓州第三大城市Allentown。伯利恆是一個鬧中取靜,環境清幽的城市,十分適合學習和生活。因為距離紐約和費城較近,學生周末想要前往大城市改善夥食也很方便。
2. 根據phdstipends.com收集的數據,2016-2017學年度,ISE的在讀博士生年收入27140刀。除此以外,學校會負擔學生保險的一半費用。
1.基本條件:申請者需要具備相關學科學士學位;
2.GRE和託福成績: 申請者必須提交GRE成績。在美國取得學位的申請人可以免除託福成績,託福成績最低分為79(閱讀:20 聽力:15 寫作:20 口語:20)。接受雅思成績申請,最低分為6.5(閱讀:6.5 聽力:6.0 口語:6.5 寫作:6.0);
3.成績單:非正式成績單需要上傳至網申界面。如果可能,請儘可能提交4.0 標準的成績單;(4分制下, 學分績不低於2.75,或12學分以上的研究生項目中,GPA不低於3.0)
4.2020-2021學年的申請截止時間:12月15日。
整體來說,Lehigh University ISE是一個比較偏向數學優化的院系, 對連續性優化(特別是非線性優化)有濃厚興趣,希望在機器學習、量子計算和運籌學交叉領域從事研究工作的同學會比較適合這個項目。值得一提的是,ISE的官方網站,以及各位老師的個人網站信息更新都非常及時,個別老師還在個人網站上明確列出了申請者的學術背景要求。學校博士生培養方案對於「已經獲得碩士學位的同學,如何減免先修課程要求」等特殊情況都有針對性說明,對這個項目有興趣的同學可以進一步仔細了解。
關於Lehigh University ISE 博士項目培養方案等相關信息,請點擊「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