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王佳寅
沒有什麼比數據更能說明問題。
哨位君從多個信源了解到,2020年各地面向退役士兵的定向招錄,將為近年來規模最大數量最多的一次。
首先是山東,4月24日發布公告,面向政策內服務基層項目人員以及在部隊服役5年以上的高校畢業生退役士兵,招錄公務員115名。同時,定向招錄退役軍人151名。
而在2019年,山東省定向招錄的退役大學生士兵名額為99名,增幅明顯。
然後是四川,6月1日發布公告,面向服務基層項目人員、事業編制人員和退役士兵(含高校畢業生退役士兵),定向考錄公務員615名。
而在2019年,四川省定向招錄的相關名額為552名,同樣有了較大增長。
目前還有很多省市尚未發布公告,或即將發布公告,面向退役士兵定向招錄名額普遍增加的趨勢已能確定。
中部某省一位退役軍人事務系統工作人員
給哨位君發來的微信
這次規模很大,指的不僅僅是定向招錄名額的增加,還有崗位質量的提升。
多年以來,退役士兵的安置很多集中在事業單位的工勤崗。
相比管理崗位、專業技術崗位,工勤崗往往自我發展受限,只能通過評職稱的方式實現晉級,整體待遇偏低。
而從近兩年的情況看,定向招錄的崗位質量也越來越高。
比如5月初,青島市各級機關就面向退役軍人招錄10名公務員,消息一出立馬引起廣泛關注。
前不久,海南省在退役軍人工作會議中,首次將黨政機關明確作為安置接收退役士兵的單位之中。
今年的定向招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貫徹了「服役越久越吃香」的原則。
服役5年(含5年)以上,成為一道「門檻」。
5月15日,湖北省委、省政府、省軍區聯合印發《關於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徵兵工作的實施意見》中,就反覆體現了這一點。
而另一個顯著特點,則是面向基層,特別是鄉鎮、街道。
比如今年3月,重慶市渝中區定向招錄25名退役士兵為專職社區工作者。
這次疫情中,大批退役軍人已經用行動證明,他們在基層的執行力和戰鬥精神,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同時,在鄉村扶貧中,還有大量退役軍人村幹部的身影。以往他們只能通過公務員考試去獲取「上升通道」,由於學歷知識不佔優勢,往往缺乏競爭力。
而現在定向招錄越來越傾向於他們,也會激勵越來越多退役大學生士兵去基層去鄉村。
這裡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定向招錄不是一個孤立的「優待政策」。
今年徵兵,已明確提出要提高應屆畢業生比例。而影響應屆畢業生參軍及長期留隊積極性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出路問題。
由於入伍年齡偏大,他們如果不能在部隊呆到轉業年限或提幹,重返社會將面臨很多不利局面。
出口決定入口。
定向招錄「擴編」,以及」專項碩士規模擴大」「專科生免試讀本科」等政策,將極大地緩解應屆畢業生入伍的後顧之憂。
現在再來完整地看看,一名未到轉業年限的退役士兵重返社會後,如果想進入政府機構或事業單位,有多少種「定向招錄」的選擇?這類招錄人數最多,且學歷要求相對低一些(很多地方高中及以上學歷即可),而且因為專業要求與部隊聯繫緊密,退役士兵招錄成功比例較大。不少地方給退役軍人留有社區工作崗位專項比例。特別是退役軍人事務系統的各級單位,是目前退役軍人最偏愛的「家」。當然工資可能不會太高,更重要的是以此為「跳板」考取專項招錄的公務員。扶貧,是今年國家工作的重點之一。從過往看,有大批退役軍人村幹部已經證明了他們在鄉鎮扶貧中的不可替代性。對基層扶貧人員,國家優待政策很多,也是定向招錄的重點人群。定向招錄不是定向安置,它是一種「有限競爭」。崗位來了,也是能者居之。定向招錄網絡報名時間,往往都在一周以內,錯過了未免可惜,哨位君也會在第一時間發布相關訊息,請持續關注。點擊下方進入哨位生活館
挑選精美軍旅紀念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