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媽媽喜歡給孩子買進口的東西,總認為國外的東西會更好一些!國外的人比較少,所以做的東西確實會精緻一些,但是孩子吃進嘴的東西,菁媽建議一定要慎重再慎重。
沒有哪個國家的東西敢說自己絕對沒有問題,絕對安全,日本有一款很受本土和海外喜歡的兒童感冒糖漿,這段時間發生了大規模的召回,今年10月份到2023年7月之間的所有產品,數量達到775萬瓶。
這款產品在我國的電商平臺上也有銷售,家長看一下家裡面有沒有這款產品,有的話快點寄回去給廠家,並可以要求賠償。
孩子感冒可以伴隨著孩子的成長,孩子6個月後幾乎是每隔兩個月會感冒一次,可以說是非常常見的一種病。
所以感冒藥也成了有孩子的家庭居家必備的一種藥物。
而菁媽作為一個執業藥師和兒童保健諮詢師,想和大家聊聊關於孩子藥物使用的幾個注意事項。
家有孩子,家長用藥的五個誤區要注意避免,中招的快改正
第一個誤區:別輕易自己給娃吃剩下的藥
不少家長說孩子去醫院開的藥都是比較大瓶,有時候吃不完就好了。所以孩子下次生病時看著好像跟上次的症狀差不多,就把上次的藥直接拿給孩子吃。
但是這樣是很危險的。比如上次感冒,醫生驗血發現孩子是細菌感冒,就給孩子開抗生素,而這次感冒只是病毒感冒,家長卻給孩子吃了上次剩下的抗生素,這就是過度治療了。
對孩子的病情沒有幫助,反而會影響到孩子的身體健康。經常沒有細菌感染也給孩子用抗生素,會導致孩子產生耐藥性,等孩子下次真的出現細菌感染時,就得用更高級別的藥,對孩子的身體來說就是一種傷害。
每一次孩子生病去醫院之後,醫生可能會做一些相應的檢查,使用什麼樣的藥,要用多少劑量,這些都是非常有講究的,所以如果說孩子去看病之後,剩下的藥不建議家長自行給孩子吃。
醫院開回來的藥如果吃不完,再帶孩子去看醫生,開藥時告訴醫生家裡還剩下什麼藥,這樣醫生就會少給你發這種藥。
一般現在孩子生病去醫院,醫生也會問,家裡有沒有什麼藥。而且還是告訴你怎麼吃。
第二種誤區:開了的藥還按原保質期來使用
小玉的兒子在外婆家發燒,買了一瓶退燒藥布洛芬,給孩子吃了兩次後就放在外婆家,等小玉過了一年多再回娘家裡,孩子又發燒了,看看那個藥還沒有過期,就直接給孩子吃了,沒想到孩子的燒壓根就退不下來。
後來去醫院,醫生才說,退燒藥開了太久,有效性會下降,一般建議退燒藥開了半年之後就不要再使用了。
特別是有些藥開了之後還會受到汙染,沒有用甚至還會影響孩子的健康,建議給孩子買藥的時候儘量買小劑量的,最好一次可以吃完,如果是一小包的分開三次四次吃的,這次吃不完就不要了。
第三種誤區:給孩子買網紅藥
網紅藥就是在國內外評價比較高的,事實上網紅藥真的好嗎?
比如說有些評價就說我的孩子超級喜歡喝這個,像日本這次被召回的麵包超人兒童感冒糖漿,因為有草莓味,蜜桃味,所以孩子喜歡喝。
孩子喜歡喝不代表就好,之前有一網紅的維生素AD,是水果軟糖類的,很多孩子都愛吃,一個朋友說她剛買回家半個月,孩子就自己吃完了(是兩個月的量)而奶奶在家裡帶娃,娃說吃就給吃。
把朋友嚇到了,這些營養品吃多可是有可能中毒的啊!
兒童的藥確實要考慮孩子願意喝,不然餵藥也是一件麻煩的事,但是我們給孩子吃藥並不能說只要孩子喝的下去就行了,還得這個藥有效,還得對孩子的身體傷害少。
而且現在的網紅藥大多是國外的,不同國家的語言,你自己都看不懂說明書就給孩子吃,看把孩子當成了小白鼠養了!
第四個誤區:孩子一感冒就吃藥
感冒大多是病毒引起的,是一種自愈性疾病,也就是我們吃藥一周好,不吃藥一個星期好,沒太大的區別。
孩子小時候之所以經常感冒,是因為感冒就是最好的鍛鍊孩子身體免疫力的方法。孩子的免疫力和病毒打架,打架打多了孩子的免疫力就變強了。而如果藥物強行介入,反而不利於孩子免疫力的訓練。
孩子感冒一般會流鼻涕,打噴嚏,輕微的咳嗽和輕微的發燒,只要不影響孩子的睡眠飲食,不影響孩子的生活。家長不需要動不動就要給孩子吃感冒藥。
不少兒科醫生發現,疫情期間,自己少了很多病人,不是孩子沒感冒沒生病,而是病得不嚴重時一般都不會上醫院,在家養著養著也養好了。
第五個誤區:孩子生病吃藥時,不宜頻繁的換藥
有些家長帶孩子去看病,醫生開了三天的藥,讓吃完回來複診,結果給孩子吃了兩天感覺沒有用,家長就覺得這個醫生不行,這個醫院不給力,又去是另外一個醫院換幾種藥,反而會導致孩子的病情越來越嚴重。
事實上孩子的感冒一般都需要一個星期左右,而且很多症狀會反覆,有時候藥物可以讓病情輕一些但是也很難達到藥到病除。
建議家長不要頻繁給孩子換藥,這樣反而不利於孩子病情的康復。
菁媽寄語:孩子的藥不是玩具,不是零食,安全針對才是王道,家長別亂買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