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回頭的旅途,無法再次獲得的寶物,無法死而復生的生命,這個世界上大部分的事物都是無法恢復原狀的,人們熟知這一點,至今也在一步步地前行,為了看到未曾見過的風景,從未停下腳步。
——Made in Abyss
上次大概介紹了一下劇情,今天小編淺談一下自己的一些感性理解。
意義
如果說最開始進入阿比斯之淵的初衷還是營救母親,或者一圓身為探窟家的夢想,可到了故事的一半(沒錯雖然只有十三集但是節奏卻快得飛起)的時候,莉可知道了一個足以擊碎她三觀和信念的秘密,甚至連存在的意義都被抹去了。
(以下輕微劇透,慎入)
原來,莉可的媽媽當年生下她的時候,就發現這個孩子已經是個死嬰了,可即便拋棄所有珍貴的遺物也要把孩子送出深淵,也無法改變莉可不再是活人的事實。莉可被這個事實摧毀得體無完膚,敘述角度卻狡詐地只寫了不動卿(媽媽的師父)冷嘲熱諷的態度和男主角雷格崩潰的哭喊。
莉可呢?她知道了自己對深淵狂熱的追求不是因為繼承了最強白笛母親的遺志,也不是因為身為探窟家的天賦,而僅僅只是因為——所有被深淵復活的東西,終究都要回到深淵去。
意外的,沒有嘴炮也沒有熱血,沒有崩潰也沒有絕望,太陽照常升起,旅途重新啟程,這裡恰到好處的留白讓我們知道,對於深淵來說,痛苦或者停下腳步都沒有意義(其實是沒有虐夠)。
生骸
生骸大概是來自深淵中最拷問人性的設定了,在莉可瀕臨死亡之際,一個看起來像兔子一樣可愛的小女孩娜娜奇出現了。醫術高超卻只會煮終極黑暗料理的娜娜奇成了莉可和雷格的朋友,還有娜娜奇身邊的畸形怪物米蒂讓劇情暫時溫馨了那麼一下下。
可時間線回到過去,在娜娜奇的回憶中,米蒂還不是那個只會怪叫和蠕動的怪物,還是那個活潑可愛的女孩,她把娜娜奇從人堆裡找出來,相依為命,彼此救贖。「我好不容易找到屬於我的寶物,可是上天啊,你為什麼要這麼快奪走它?」
罪魁禍首黎明卿自然是千夫所指,他用溫柔的外皮蠱惑了眾多無依無靠的孩子,卻喪盡良知地用他們的屍體堆築起往返絕界唯一的通道,到這裡莉可才明白,越來探窟家並非世人所景仰的那般身披正義與榮耀,絕大多數白笛們早已手染鮮血,摒棄人性。
要問何以至此,只能說無論財富功名,終究敵不過一念欲望。
人類
這和人類正有相似之處,其實上萬年來對自然和宇宙的探索不正如同對阿比斯的探索一樣麼。每當科技又前進了一步,每當對這個世界的了解又加深了一步,我們無法知道有多少白骨在背後鋪開了道路,而這個世界哪個角落不比阿比斯更加兇險?
可要說作者是在借作品來歌頌人類對未知的探索,我看倒也未必如此。如果說正義與道德是人類文明已經發展到一定程度從而產生約束與規範社會的產物,那麼在物質世界裡,便只有前進與否的意義了。
探索未知是一個太大也太難討論的話題,我們無法用狹義的是非觀來究其對錯,我相信作者只是想寫這麼一個故事,或引人深思或催人淚下,不扯三觀不反社會,觀眾只需找準自己心中的哈姆雷特,感受新鮮的玻璃渣和刀片就好啦。
今天的安利,你吃了嗎。
歡迎向小編投擲各種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