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份,我來到了一所偏僻的農村小學,度過了一年特殊而豐富的支教生活。這一年裡,我從事一年級語文、數學等所有學科的教學工作,一天7節課都是我的,一節課還是45分鐘,從早到晚都在上課,一周35節滿課教學。我剛接一年級時班裡12名學生,我想:雖然課多,可學生少,也還行。但是,到第3周的時候班裡增加到23名學生,工作量一下子增加了一倍,白天一天都是課,沒有喘息的時間,都是每天晚上備課、改作業。那時,我真的感覺到了累,但我依然快樂地前行。
支教的第二周,李校長就找到我說:「盧老師,咱的學生流失太嚴重,你面向全體家長做一節公開課吧!」剛開學,我講了一節拼音教學科《gkh》,運用多媒體,插入兒歌,轉盤遊戲等,得到家長的一致好評。第六周又面向全體教師做了一節公開課《升國旗》,因為他們學校老師平時很少用多媒體,應老師的要求這節課我就沒用課件,在黑板上畫了一根旗杆頂端一面迎風飄揚的國旗,在教學中和孩子一起唱國歌,老師們說不課件,課堂也可以這麼精彩。李小敏校長和劉春霞老師聽了我的隨堂識字課說:「原來生字還可以這麼教」。第十一周,受太平鎮二中邀請去講了一節書法課。今年五月份,我校範瑞晴創新工作室的送教活動像一縷春風吹進了辛口小學,讓整個太平鎮小學教學煥發了勃勃生機。
從支教的學校到我們家開車需要兩個多小時,做公交車得倒3次車,要四個多小時,我就以校為家,兩周回來一次。2019 年5月25日,我在家不小心刀把腳割破了,去醫院縫了6針。醫生說:「回家不要下地走路,腳要墊高。」我立馬從病床上坐起來說:「我還得上班呢?」醫生說:「你不想要腳指頭了!」辛口小學六個年級六個班,一共只有8個老師,我不去班裡怎麼辦?經過深思熟慮,借了一輛輪椅,讓老公請了兩周假,陪我開啟了兩個星期的輪椅教學生涯。
一年的支教,我克服重重困難,勤勤懇懇、任勞任怨,順利圓滿地完成各項工作。我幸運地被評為新鄉市優秀支教先進個人。在支教這條路上,我成長著,收穫著,累並快樂著。它將是我教學生涯上濃墨重彩的一筆,支教生活所煥發的光芒將照亮我今後的人生道路。
花開一地,散落成歌。在收穫豐收喜悅的同時,我也深深地知道:要想成為一名真正合格的老師,奮進的腳步是永遠不能停止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教育這條路上,我會用我的愛心和堅持走下去,愛我所愛,無怨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