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幼兒園陸陸續續復園了,家長們也面臨很多問題。有家長問幼兒園預計6月中旬開學,但7月份就要放暑假了,還要不要把孩子送過去?這個問題需要考慮幾個方面:
第一,孩子的意願
孩子有多大?自己想要去幼兒園嗎?
如果孩子年齡偏小,或是孩子不願意去幼兒園。那麼6月中旬開學時把孩子送去,孩子又需要經歷一段時間的「分離期」,年齡小的孩子可能又會產生新的一輪「分離焦慮」,不願意去幼兒園的孩子也需要一段時間的情緒安撫,這個「分離期」至少需要一周的時候,等到孩子適應得差不多了,又面臨著放暑假,非常折騰。
如果孩子在5歲以上,或是自己很願意去幼兒園,因為去幼兒園可以有很多的小朋友可以一起玩,這是在家裡不可能實現的,那麼這類孩子出現「分離期」的可能就比較小,家長可以考慮送孩子去幼兒園。
第二,家長的意願
家長是否希望把孩子送到幼兒園?
因為現在有不少家長已經復工,面臨著家中無人陪伴孩子的問題。這種情況下,幼兒園開學,無疑是能夠幫助家長解決當務之急的。還有部分家長,覺得孩子長時間在家,生活作息行為規範都已經混亂,也希望能夠把孩子送到幼兒園去接受老師的教育和引導,這兩部分家長是可以考慮把孩子送到幼兒園去的。
如果家長有精力或是家裡有人可以照料孩子,也不存在擔憂孩子作息和規則問題的問題,則可以持續讓孩子留在家裡,到秋季開學時再讓孩子按照正常的上學時候開始幼兒園生活。
第三,環境因素的考慮
幼兒園是否已經達到復園標準?是否有完善且能夠執行到位的各種預防措施?復園這半個月對於孩子園內生活和學習有什麼規劃?同班有復學意願的孩子大概有多少?這些方面家長也可以著重進行考察,作為考慮的依據。
復園標準和預防措施這些肯定是家長們最為關心的,幼兒園階段的孩子身體抵抗力都不及成年人,家長多少都會擔心孩子復園之後的健康防範工作,這也是為什麼會出現「上海幼兒園開學,只有一個孩子小學」的最主要原因。但如果真的出現了全園只有一個孩子上課的情況,送孩子去幼兒園的意義是什麼呢?是有專業的老師可以看護孩子嗎?孩子內心會有什麼感受?這是需要家長關注的,畢竟兒童的心理也特別奇妙,一些很小的細節都會對孩子的情緒想法產生影響。
個人認為,如果只是復園半個月就面臨放暑假,那麼送孩子去幼兒園的意義並大。其實幼兒園可以考慮推遲暑假開始時間,適當延長復園時間,讓孩子有充分的適應和過度的階段,也能夠制定一些更完善深入的教學計劃,這樣可能對孩子來說會更好一些。
如果家長選擇把孩子送到幼兒園,要就注意觀察孩子的情緒和身心變化,提前用遊戲或繪本故事的形式跟孩子談論關於幼兒園生活的話題,調整好孩子的生活作息,並做好陪伴「分離期」孩子的心理準備。
如果家長選擇把孩子留在家裡,等到秋季開學之後再送幼兒園,那麼也需要在家裡引導孩子建立良好的生活作息,展開一些符合孩子年齡段的遊戲式學習生活,多帶孩子進行戶外運動,避免放任式養育,造成孩子未來回到幼兒園之後,不適應有規則的集體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