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坐為什麼要五心朝天

2020-12-13 水往雲來

很多人對打坐很感興趣。在佛教道教,甚至過去的儒教,都是要講究打坐的。佛教和道教對打坐的講究不同,是因為他們的修法不同的緣故。佛教講究的是五心朝天,而真正的道教打坐卻不講究五心朝天。既然修行都講究打坐,那麼這個打坐裡面到底存在著什麼奧秘呢?

佛教中有的法門將打坐稱之為禪坐,主要原因是受禪宗的影響。因為禪宗歷來都講究打坐。特別是許多的佛像造像中,佛陀的姿勢通常都是雙盤的,也叫跏趺坐。禪宗中,對於打坐的要求很多。不過多數都是要求心要靜,不能胡思亂想。在打坐中甚至要求達到物我兩忘的狀態。

很多人知道打坐是要求五心朝天的,這五心是哪五心呢?當然不同的法門說法也不同。我們根據它們在打坐起作用的原因,通常是指兩手心、兩腳心和頭頂心。這個頭頂心指的是我們頭頂的百會穴。

佛教中講究五心朝天,但是道教中不講五心朝天。他們之間對於這種打坐的姿勢要求是不同的,不同在哪裡呢?

因為我們打坐,入靜修持,目的是要使自己的思維不散亂。修佛的人,平時念經,思考問題,或者在與別人的交往當中,心神很容易被外界所帶動。這種帶動,其實就是心神在向外發散。為了使外放的心神收回來,就要想辦法使自己的心安靜下來。這裡用一個專業的術語叫做「攝神」。就是要收攝自己的心神,不再使它外放。

因為任何東西過度的損耗,如果沒有及時進行修復的話,就容易受到傷害。用《道德經》裡的這樣一句話舉例,大家或許比較容易理解一些,就是「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很多人以為這裡損有餘而補不足,說的是損耗太多了,沒有辦法補充齊全。其實它的意思是,天的運行大道,就是要消耗掉多餘的部分,同時也要補充不足的部分,始終使自身達到平衡。

而打坐其實就是這個原理。在打坐中,就是要補充我們平時過度消耗的心神。只有打坐按要求達一定的程度,損耗的心神就會得到充分的還原。只要心神還原了,人的思維才能達到一種高度的敏銳。這才是打坐的目的。

打坐除了「補充」心神外,還可以吸收天地能量來補充我們的身體所缺少的物質這一部分。因為佛教中經常講,身體是修行的資糧。如果沒有這個身體,是沒有辦法修行的,所以要愛惜這個身體。除了我們平時的營養攝入外,還要及時的調養。但是佛教中的調養,不是去用藥物調養。而道教就喜歡自己煉製丹藥進行調養。

在原始的佛教中,哪怕包括現在的東南亞的佛教也是一樣,他們都是用打坐來調養自己的身體的。因為打坐的時候,只要打坐按照正確的姿勢方法,就可以達到調養身體的目的。怎麼調養呢?

我們人在打坐的時候,思維是不容易散亂的。如果在打坐前念誦某些特定的咒語,使自身和天地能量溝通了,打坐時天地的能量就可以進入我們的身體。這種能量,就是我們古代道家所說的「炁」。這種能量進入我們的身體後,就可以起到補充身體各個部分運作所帶來的損耗。

不管佛教道教,打坐都是這樣一個原理。

在打坐中,佛教要求是五心朝天的。原因是佛教講究普度眾生,也就是在使自己身體補充滿足了以後,還要將吸收的天地能量用來普度眾生。我們的頭頂心是用來吸收天地能量的,而我們的手心和腳心是用來發放能量的。當身體內的天地能量補充到一定的程度後,就會通過手心腳心向體外發散。這些能量發散到哪裡,哪裡就會同時帶有能量的。

舉個例子,很多人覺得那些高僧的用具或者是菩提串擁有很強的能量,摸起來很舒服,就是因為平時他們在打坐的時候,自身的能量都散發到那個東西上面去了。因為它帶有能量,所以才會感覺很舒服。

也就是說,佛教的打坐,不光是要自己吸收天地能量,同時還要用這些能量來普度眾生。這是他們要求五心朝天的真正原因。

佛教講五心朝天,但是道教不講五心朝天,道教不光不講五心朝天,還要將手心腳心封閉起來的。怎麼封閉呢?

道教真正的打坐,兩隻腳心是要互相壓住的。同時,雙手要互相掐住,扣在丹田部位的。因為整個人體如果在通透的情況下,都是可以發放能量的,只是五心發放的能量最大,除此之外,心口和丹田還有印堂這三元宮相對應的部位發放的能量也是很強的。為了讓丹田的能量不外放,從而在丹田宮裡演煉不同的丹,就要將丹田扣住。

因為道教和佛教不同,他們不講究普度眾生。自己達到長生的目的後,自己再一個徒弟一個徒弟的帶,帶成一個徒弟是一個徒弟,所以不講究普度眾生。所以,他們在修煉方面,也是遵循著這個原理的。因為大道至真,就是這個道理。

我們很多人也想打坐,覺得自己也可以溝通天地的能量。從理論上講確實是可以的。但是真正的東西,根本不像一般人想的那樣。一般人打坐,也僅僅只是起到一般的鍛鍊身體而已。當然也可以使心情安寧,這些是可以做到的。不過,真正的修佛修道中的打坐,並不像普通人想像的那麼簡單,他們是有很多各種要求的。

因為每個法門對打坐的要求都不同,有的講究念咒,有的講究調息,有的講究觀照、內觀等等。那些修法當中,有些地方會出現一些情況,如果沒有人告訴你怎麼及時處理那些情況,就會對身體或者心神造成一定的傷害。所以,對於打坐,我們平時練練、作為一種鍛鍊身體的方法就好,千萬不要太過於執著。

比如過去我們知道,在佛陀成道之前,就苦修了六年時間,其中包括長期的打坐。在那種方式的修行下,對身體所造成的傷害是不小的。那還是在有人指導的情況下造成的,我們如果沒有人指導,更不能輕易地去嘗試。

很多修行中的東西,我們普通人如果不知道其中的奧秘,就不要輕易的去嘗試。對於那些神秘的東西,也不要起什麼好奇之心。而且,現在社會上各種騙術層出不窮,我們千萬不要因為自己有了強烈的求道之心而上當受騙。只要我們平時多行善積德,自身多點正能量,就已經是非常好的表現了。

本文由百家號/水往雲來獨家原創發布。

相關焦點

  • 無法做到五心朝天,該怎麼辦?要繼續打坐修行嗎?
    當一個人真正要修行,就要做好長期修行的打算。沒有任何一個人,在極端的時間內,做到立地成佛成道。當心中有了長遠的打算,那麼,剩下來的,就是如何去修行了。有的人喜歡打坐,身體是修行的資糧,打坐能令身體變得舒適、輕鬆。身體好了,修行起來,事半功倍。這就是為什麼佛家道家都講究打坐的原因。
  • 打坐,怎樣才能正確溝通天地能量
    按照道家的說法,要想成道,就得去修道。也就是說,按照道家打坐的方法,就可以做到修道的基本標準了。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到底要怎樣打坐。今天,雲來就和大家分享一下關於打坐,怎樣才能正確溝通天地能量的問題。首先,打坐要講究姿勢。如果姿勢不正確,一個是容易造成身體出現不舒適的問題,不舒適就無法讓自己將打坐堅持得更加長久。
  • 打坐的8個基本要求,看看你做對了幾個?
    由於不同的門派,對於打坐的要求不同,所以姿勢也都不盡相同。但是總的來說,他們在絕大部分方面的要求,都是一致的。今天,就由本文與大家分享一下打坐的8個基本要求。同時不妨看看,這些要求。你做對了幾個?1、身體要放鬆打坐的時候,身體要放鬆。
  • 三個正確打坐修行的常識,你能做到幾個?
    今天,就由本文與大家從三個方面來說說正確打坐修行的常識。這些常識,打坐修行的人,一定要知道!一、打坐的姿勢要正確。很多人為了圖方便,隨便找個地方一坐,他就以為可以達到打坐的目的。打坐的時候,要儘量選擇清靜的環境。一方面自己不會打擾到別人,二來,你在打坐時,也不會打擾到別人。
  • 打坐與修行,它們之間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關係?看完你就明白了
    也就是說,真正的修行,就是修心,但是修行,到底要如何修心?很多剛剛開始修行的人,會覺得很困惑。特別是那些想通過打坐來修行的人,要如何運用打坐來修心,會感覺到特別茫然。帶著這個問題,本章節就與大家重點分享一下,打坐與修行,它們之間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關係?如果你能看完本章節內容,可能你就會真正弄明白。
  • 打坐必讀:關於打坐的五大誤區
    現在很多道場,都提倡一個勁的打坐!是的,人體打坐本身是科學而又神奇的,比如從外看金字塔是神奇的,向內找,人的身體比金字塔不知要神奇多少倍。如雙盤腿打坐的時候,雙手放在膝蓋上,叫五心朝天(兩手心、兩腳心、頭頂百會穴)。
  • 長期打坐腿痛,這種現象是否正常,真實原因到底是什麼?
    從打坐的姿勢(五心朝天)來看,一條腿壓住另一條腿,腿部總不是自然放鬆的狀態。在這種情況下,造成腿痛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很多人打坐腿痛,也證明了這一點。同時也說明,打坐腿痛,是一件極其普遍的事。打坐時腿痛的程度以及持續時間會因人而異。但這並不是說,每個人的腿疼時間是固定的。俗話說:人上一百,種種色色。
  • 打坐的功德有多大?大的簡直不可思議!
    打坐,又稱坐禪、禪修、靜坐,它是佛教中的一種基本修煉方式。事實上,早在五千年前的中國黃帝時代,就有了靜坐養生功法。據《莊子》一書記載,黃帝曾向當時已經1000多歲的廣成子學習長壽之道,廣成子說:「無視無聽,抱神以靜,形將自正。
  • 打坐為什麼要閉眼?能靜心調神?打坐的科學性
    隨著物質生活的豐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對打坐感興趣,但在網上讀了很多文章,看了很多視頻,依舊不了解打坐,雲裡霧裡。說到打坐,很多人可能會想到打坐能靜心、能調氣、能凝神等等。說的對不對?很對,但是,為什麼打坐能夠靜心、調氣、凝神呢?給大家舉幾個例子。
  • 為什麼頂級網際網路公司要給員工培訓打坐冥想?
    為什麼?內觀己心 外察世界「坐禪」又稱禪修、靜坐、打坐。一定要安靜,一定要清淨,不要勞累形體,不要耗費精力, 這樣就可以長生。眼無所見,耳無若聞,心無所知,讓你的精神保住形體,形體就可以長生。莊子所論述的長生之道,也是「坐禪」之道。
  • 打坐一定要盤腿嗎?通過打坐的本質來了解打坐是否就是擺姿勢
    打坐一定要盤腿嗎?一定要擺個標準姿勢嗎?關於這點,我們必須了解打坐到底是什麼?知道它的本質後,才會明白在什麼地方下功夫。有的,那就是打坐。我們打坐,要保持身體姿勢儘量不動、舒適、閉上眼睛、安靜的環境去打坐。避免眼睛所看、耳朵所聽、身體晃動等這些因素對我們的思維產生影響,然後怎麼樣,通過觀呼吸、觀慢動作等方法調整我們的思維,進入到一種非常放鬆的深層次潛意識狀態。
  • 打坐時為什麼要舌抵上顎
    一、為什麼練功靜坐時要「舌抵上顎」?「舌抵上顎」是指在練習打坐、太極拳、八段錦、五禽戲、易筋經等內家拳以及靜氣功等時,舌尖須輕輕抵住上顎。二、進一步看舌抵上顎的功效  我們在打坐時都是把舌抵在上顎上。這是為什麼?這是生精補漏體的方法,是由後天返先天的方法。舌根處有兩穴,左為金津穴,右為玉液穴。
  • 佛教:打坐是為了入定,那麼入定又是為了什麼?佛陀這樣開示!
    喜歡修行的朋友可能就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無論是道教還是佛教,都是要講究打坐的,道教叫做「坐忘」,而佛教叫做「禪定」,兩者卻是殊途同歸。這個是修行的體現。但是在中國的古代也是很多的人喜歡打坐的。但是就沒有真正修行人有那麼多的講究,她們只是追求靜心,修心養性用的。
  • 打坐為什麼不需要換腿?
    果空師父:這個打坐,不需要換腿。你們有個誤區在裡邊兒,認為坐完左腿呢,單盤再坐右腿。有人雙盤想如意座,又想金剛座,總以為這樣才能夠打開(中脈),其實這是一個誤區。只要你中脈開了,慢慢的任督二脈就都跟著開了,所以你們管的有點兒太多了。就是說,你們真正要管的事情就是要你的腿能夠坐住。你才能夠把這個經脈打開,你才能夠真正去實現你想要的目標,知道嗎。
  • 為什麼你打坐時容易「走神」,要如何解決?
    眾所周知,打坐可以用來冥想。真正的修行,並不叫做冥想,而是叫「守一」。所謂的「守一」,就是讓自己的思想意念集中在某一處。無論中途來了任何想法,都要「打」下去。正因為是在打坐的時候要「打」下去自己多餘的念頭,才將這種靜坐的方式稱之為「打坐」。
  • 寫給寶寶的為什麼(35)為什麼河馬的鼻子要朝天上長呢?
    34寫給寶寶的為什麼34(爸爸,媽媽編的為什麼)34為什麼河馬的鼻子要朝天上長呢?河馬,斑馬,野馬三匹馬聚集到一起,他們認真地討論起來。河馬先問到,你們應該都聽說過千裡馬吧。最後河馬說話了:「你們說的都對,可是你們想啊,他叫千裡馬,一天要走上千裡路,上千裡路啊,這上千裡路一定有水路和陸路,兩種路呢都要走。肯定特別累,所以首先他必須要像我一樣強壯,其次呢,它需要在水裡走路,所以他必須要有朝天的鼻子,要不它沒有辦法在水裡呼吸,你們說是不是這樣呢?親愛的同學河馬到底為什麼要把鼻子朝天上長呢?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喜歡打坐?每天打坐30分鐘,有哪些好處?
    說到打坐,是修道之人每天必做的事情,在電視劇中也會看到很多道士、僧人會通過打坐約束自己。如今,打坐是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做的事情,通過打坐獲得健康,注重養生保健的人,也會採用這個方式,讓身體得到改善,為什麼人們喜歡這個方式呢?以每天打坐30分鐘來說,對身體有哪些好處?
  • 打坐為什麼不能睡覺
    打坐作為一種特定地修行方式,能讓人身體健康,心態清淨。作為修行的人來說,打坐後心情清淨,這讓人在看經書的時候,可以更加的集中精神。因為在打坐時不斷去除心中的妄念,打完坐後,思想中的妄念就變得少之又少了。有人覺得打坐時不想事情了,就很容易進入睡眠狀態。嚴格來說,打坐是不能睡覺的。
  • 打坐入定要注意的事項
    我們都是人,是人就會有七情六慾,就會有各種各樣的想法,所以在初練打坐時產生雜念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因為在打坐時心中的浮現的想法往往都是我們內心深處最真實的想法或是想要成為的人,但在打坐時,這些個想法卻是我們最大的敵人,因為這些想法不但會使我們無法達到打坐的目的,還會嚴重的還會影響身心健康,有的人因此而落下病根,還有的人甚至因此而精神失常。那麼在打坐中產生了雜念應該怎麼辦呢?
  • 打坐有什麼好處?打坐的好處一覽
    打坐有什麼好處?打坐的好處一覽  放鬆身心  細心的人我們會知道嬰兒的坐姿是很像散盤,也就是盤腿而坐的。要知道嬰兒的重心比成年人的要高,是很容易出現前傾後倒的。他們天生就會盤腿而坐,大概是因為盤腿而坐是最容易把握平衡的吧。這就是人生來的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