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國產網絡動畫《如果歷史是一群喵》的創作者肥志在B站發布動態,表示就近期發生的事件給觀眾道歉,同時在當季動畫結束後,將停止更新《如果歷史是一群喵》動畫。
《如果歷史是一群喵》是以貓擬人萌化的角色,結合歷史典籍創作出的動漫作品,正在播出的第四季動畫講述的是東漢末年群雄崛起的故事。在三國劉備登場的第十集和第十一集,觀眾指出動畫刻畫曹操的內容較多,而劉備出場戲過少,創作者甚至有「抹黑」劉備的嫌疑。
所謂「萌番是不可能討論殘酷的歷史事件的」。
《如果歷史是一群喵》這部作品,賣點本不在「喵」上,而是在「歷史」二字。吃著歷史的飯,卻又不對歷史負責,這種態度難道可取麼?
不想談論殘酷的歷史,那就勞煩別掛著「歷史」的字號唄。您認為殘酷的歷史會給兒童帶來不好的影響,那避開殘酷的歷史就不會帶來不好的影響了麼?兒童們難道就不會因此認為歷史就是一群喵在舞臺上玩玩鬧鬧,就不會認為主角就是偉光正高大上毫無瑕疵?前有《喜羊羊》教會了兒童砸電視機打狼,後有《熊出沒》教導孩子們人類可以與狗熊零距離接觸,一樁樁一件件就不觸目驚心、令人髮指麼?
作為一部萌番,既然掛了歷史向的招牌,怎麼能只聚焦於歷史人物的優點,記功不記過,隱惡而虛美?這是對歷史負責的態度麼?歷史是可以允許你這樣選擇性創作的麼?文學本就是一種刀筆,你選擇性地敘述好人的惡處,或者選擇性地敘述壞人的好處,都會導致輿論久而久之偏離正確的是非觀,給社會帶來不可估量的破壞,正如現在大行其道的嶽飛北上抗金是阻礙民族大融合、秦檜賣國求榮是為了兩國和睦百姓安居,再或是和大人的一番高談謬論(如果沒有最近的切膚之痛,恐怕很多人還沉迷其中呢)。
做歷史向動畫之前,不先自己樹立一個正確的歷史觀,倒是學會了巧言令色,對歷史敷衍了事,以作為自己盈利的工具,這樣的做法就對了麼?
另外我實不敢苟同您「萌番不能討論殘酷歷史事件」的說法。看看這方面日本的動漫人是怎麼做的?國內的動畫人和人家相比,缺的不只是技術,還有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