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將盡,異地戀的大學生小情侶們又要面臨分別的苦惱。花前月下的滋味尚在,離散的悵惘糾纏潛生。異地戀,本身就意味著犧牲,但是,這種犧牲換來的成功率有多少?又該怎樣成功地保證你異地戀?
1、一盆冷水:異地戀的成功率不超過3成
調查顯示,超過七成的大學生可以接受異地戀。51%的同學認為利用便捷的通訊工具,比如視頻、煲電話粥、聊天軟體可以彼此之間保持暢通,而且倆人各自保持自由的空間,能夠更加理性思考對方的優缺點,在畢業後面對感情問題時會更加理性。
但與以上數據矛盾的是,同樣有73%的大學生認為異地戀結果是分手和失敗,甚至有不足2%的學生認為,異地戀維持的時間不會超過「一個學期」。失敗的主要原因是長時間不見面、缺乏溝通,最後信任度降低,然後分手。
兩人之間維持異地戀難,發展到訂婚更難,因為涉及到雙方家長的觀點;升華到結婚過日子難上加難,因為這已經牽連到工作和家庭的日後生活。所以,許多現實事例表明:雖然有25%的大學生認為異地戀不會影響彼此的感情,但大數據說明,異地戀大概率經受不住長時間和空間跨度考驗,「距離產生美」並不適用於異地戀,異地戀的失敗率超過70%。
尤其是畢業後的大學生,經過一段時間與社會接觸,會重新定位思想和價值認識,這是考驗異地戀的關鍵時候,也是多數大學生調侃「異地戀情侶十對有九對最後分手」的主要時間。異地戀確實是愛情的試金石,如果異地戀能夠經過考驗,值得彼此好好珍惜。
2、大學生怎樣保證異地戀的成功
要保證戀情不降溫,保持每天的聯繫必不可少。86%的大學生認為有效溝通,能更好的消除彼此之間的「不信任」,避免「因為懷疑產生的冷淡」。異地戀分手的原因裡,有50%認為「長時間不見面,缺少信任」產生的,25%是因為「缺乏溝通」分手的。
「缺乏溝通」會造成不能及時掌握對方的變化情況,如果遇到一方無法清楚解釋事情的來龍去脈,處於感情興奮期的一方難免心生不滿,而另一方索性不再解釋,於是,兩人之間便產生不信任,最後吵架分手。異地戀被大同學們稱作「感情的試金石」確有道理。
因此,如果哪一天,對方突然沒有熱切的回應你的詢問,該怎麼辦?「見面說清楚」被大學生認為是最好的解決方式。那麼,多久見一次面,才能維持「感情」,避免「感情生隙」?有接近35%的大學生認為應當一個月見一次,接近30%的大學生會半個月見一次;僅有10%的認為可以一周見一次,前提是需要有一定的時間和經濟實力做保障。
有意思的是,如果產生矛盾,解決方式通常集中在四種:有83%的大學生認為應當見面解決,63%的同意可以通訊解決,還有21%的建議送一點禮物表達自己的歉意,18%的會找中間人幫助和解。
3、感情是基石,經濟是基石的搬運工
異地戀出現問題,無論利用哪種方式解決,最根本的是歸結到雙方要有共同的理想和價值觀,彼此信任,同時,又要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做保障。「有情飲水飽」,異地戀的最終目的是「在一起生活」,即使彼此相互欣賞,各方面都產生共鳴,但如果沒有經濟基礎做後盾,在實現的一系列問題面前,異地戀依舊難以結出果實。因此,感情基礎再好,也需要經濟夯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