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洛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發布《關於印發洛陽市進一步激發文化和旅遊消費潛力創建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示範城市實施方案的通知》。
方案提出總體目標:推動全市文化旅遊產業繁榮發展,加快建設國際人文交往中心和國際文化旅遊名城。到2022年,實現全市居民人均文化娛樂支出佔消費支出的比例超過6%,旅遊總收入增速持續保持10%以上,培育1個在全國有影響力的旅遊精品演藝項目,建成1-2個國家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創建成為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示範城市。
具體措施有:
發展特色鄉村旅遊,建設鄉愁博物館,培育發展嵩縣三合村、孟津衛坡古村落、洛寧三彩陶藝村、宜陽趙老屯、伊濱倒盞村等特色文旅村落,構建匯集家風家訓、鄉愁體驗、鄉村精品民宿、農耕研學、休閒觀光園區、鄉村美食等多種功能的特色鄉村旅遊產品體系。
到2022年,打造30家市級研學旅行專題類基地、50個鄉村旅遊特色村、30個A級鄉村旅遊景區、10個特色旅遊小鎮、50家精品民宿。
打造文旅特色街區。以特色唐風文化打造龍門古街,以特色非遺街區打造洛邑古城,以特色小吃餐飲文化打造老城十字街、西工小街,以特色休閒娛樂打造廣州市場步行街,以輕奢為基調打造關林步行街等,建設一批文化創意集市、文化產品展銷店、文旅消費集聚區。
推動文化旅遊與康養融合,依託南部伏牛山和北部黃河生態資源,推動文化旅遊與健康、休閒、養老融合發展,實施白雲山、重渡溝、青要山、在河之洲等一批旅遊度假區和旅遊綜合體項目,打造健康養生休閒度假旅遊目的地。
建設伏牛山中醫藥博物館,打造集中醫康養、文創產品展示、養生產品展銷等為一體的地方特色文化旅遊產品集散地。
推動文化旅遊與體育融合,依託汝陽恐龍谷漂流、宜陽鳳凰嶺體育公園、伊濱萬安山、嵩縣陸渾湖等資源發展特色體育旅遊。叫響中國圍棋「棋聖戰」賽事品牌,策劃舉辦洛陽國際馬拉松比賽。
以欒川伏牛山滑雪度假樂園、嵩縣木扎嶺滑雪場、洛寧神靈寨滑雪場等為載體,打造區域性滑雪度假旅遊精品。
推動文化旅遊與工業融合,改造利用工業園區、工業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街區、老舊廠房等資源,謀劃建設主題突出、業態豐富、產品眾多的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規劃建設工業遺產博物館。
到2022年,形成中鋼耐火、中信重工、中國一拖等工業旅遊線路,開發杜康釀酒工藝文化體驗等工業遊產品。
打造以龍門石窟、隋唐洛陽城為代表的高品質歷史文化景區,以老君山、龍潭大峽谷、小浪底為代表的高品質生態山水景區,以白雲山、重渡溝為代表的高品質休閒度假區,推動小浪底、黛眉山等沿黃重點景區創建5A級景區。
到2022年,全市5A級旅遊景區達到6家,4A級旅遊景區達到30家,3A級以上景區實現5G全覆蓋,5A級景區全面實行門票預約制度。
附全文:
洛陽市進一步激發文化和旅遊消費潛力
創建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示範城市實施方案
為進一步激發文化和旅遊消費潛力,提升文化和旅遊消費質量水平,創建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示範城市,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激發文化和旅遊消費潛力的意見》(國辦發〔2019〕41號)和《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進一步激發文化和旅遊消費潛力的通知》(豫政辦〔2020〕17號)精神,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工作目標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指示精神,順應文化和旅遊消費提質轉型升級新趨勢,以創建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示範城市為抓手,著力推進文旅融合發展,深化文化和旅遊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豐富文化旅遊消費產品供給,改善文化旅遊消費環境,不斷激發文化和旅遊消費潛力,推動全市文化旅遊產業繁榮發展,加快建設國際人文交往中心和國際文化旅遊名城。到2022年,實現全市居民人均文化娛樂支出佔消費支出的比例超過6%,旅遊總收入增速持續保持10%以上,培育1個在全國有影響力的旅遊精品演藝項目,建成1-2個國家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創建成為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示範城市。
二、重點任務
(一)豐富文化旅遊消費供給。圍繞擦亮「古今輝映,詩和遠方」城市名片,充分挖掘展示豐厚的歷史文化資源內涵,提升龍門石窟、白馬寺、關林等「老三篇」,叫響隋唐洛陽城國家歷史文化公園、東方博物館之都、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等「新三篇」,打造具有國際水準和洛陽特色的文化旅遊品牌。發展特色文化旅遊。培育研學旅遊,將研學旅行納入學校教育教學計劃,落實中小學生研學旅行門票優惠政策,開展研學旅行導師培訓和認定管理工作,公布一批有資質、信譽好的研學旅行服務機構。發展紅色旅遊,深入挖掘中共洛陽組誕生地紀念館、八路軍駐洛辦事處紀念館、中信重工焦裕祿事跡展覽館等紅色旅遊資源。發展特色鄉村旅遊,建設鄉愁博物館,培育發展嵩縣三合村、孟津衛坡古村落、洛寧三彩陶藝村、宜陽趙老屯、伊濱倒盞村等特色文旅村落,構建匯集家風家訓、鄉愁體驗、鄉村精品民宿、農耕研學、休閒觀光園區、鄉村美食等多種功能的特色鄉村旅遊產品體系。到2022年,打造30家市級研學旅行專題類基地、50個鄉村旅遊特色村、30個A級鄉村旅遊景區、10個特色旅遊小鎮、50家精品民宿。打造文旅特色街區。以特色唐風文化打造龍門古街,以特色非遺街區打造洛邑古城,以特色小吃餐飲文化打造老城十字街、西工小街,以特色休閒娛樂打造廣州市場步行街,以輕奢為基調打造關林步行街等,建設一批文化創意集市、文化產品展銷店、文旅消費集聚區。加大文創產品開發。舉辦文創設計大賽,挖掘活化洛陽歷史文化IP,開發博物館文創產品,打造「洛陽禮物」「洛陽牡丹」「洛陽源耕」「博禮文創」「欒川印象」「心安禮得」「洛水山餚」等特色產品品牌,推動文創產品進景區、進酒店,進服務窗口、進線上平臺。
牽頭單位: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
責任單位:市教育局、市文物局、市商務局、市農業農村局,旅發集團、文保集團,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二)推進文旅產業融合發展。推動文化旅遊與科技融合,運用大數據、5G、區塊鏈等新技術,建設「數字龍門石窟」「數字隋唐」「數字博物館」等一批數位化景區。發展基於5G技術和人工智慧、增強現實、虛擬實境等技術的新一代沉浸式體驗型文化和旅遊消費項目。到2022年,全市文化旅遊業各領域與網際網路實現全面融合,網絡化、智能化、協同化智慧文旅公共服務平臺基本形成。推動文化旅遊與康養融合,依託南部伏牛山和北部黃河生態資源,推動文化旅遊與健康、休閒、養老融合發展,實施白雲山、重渡溝、青要山、在河之洲等一批旅遊度假區和旅遊綜合體項目,打造健康養生休閒度假旅遊目的地。建設伏牛山中醫藥博物館,打造集中醫康養、文創產品展示、養生產品展銷等為一體的地方特色文化旅遊產品集散地。推動文化旅遊與體育融合,依託汝陽恐龍谷漂流、宜陽鳳凰嶺體育公園、伊濱萬安山、嵩縣陸渾湖等資源發展特色體育旅遊。叫響中國圍棋「棋聖戰」賽事品牌,策劃舉辦洛陽國際馬拉松比賽。以欒川伏牛山滑雪度假樂園、嵩縣木扎嶺滑雪場、洛寧神靈寨滑雪場等為載體,打造區域性滑雪度假旅遊精品。推動文化旅遊與工業融合,改造利用工業園區、工業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街區、老舊廠房等資源,謀劃建設主題突出、業態豐富、產品眾多的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規劃建設工業遺產博物館。到2022年,形成中鋼耐火、中信重工、中國一拖等工業旅遊線路,開發杜康釀酒工藝文化體驗等工業遊產品。推動文化旅遊與節會融合,以中國洛陽牡丹文化節、河洛文化旅遊節、中原國際文化旅遊產業博覽會、世界古都論壇等「兩節一會一論壇」為重點,辦好重大文旅活動,形成強勁聚客效應。通過國際合作、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等方式,吸引更多高端國際會議、國際賽事落戶洛陽。到2022年,創建1個國家文化產業和旅遊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區,進一步提升產業融合發展水平。
牽頭單位: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
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體育局、市節會服務中心,旅發集團、文保集團,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三)推動旅遊景區提質擴容。挖掘豐富歷史文化資源和南部伏牛山、北部黃河等生態資源,推動景區設施更新換代、產品項目創新升級,優化景區遊覽線路,注重融入文化元素,推動內涵式發展。打造以龍門石窟、隋唐洛陽城為代表的高品質歷史文化景區,以老君山、龍潭大峽谷、小浪底為代表的高品質生態山水景區,以白雲山、重渡溝為代表的高品質休閒度假區,推動小浪底、黛眉山等沿黃重點景區創建5A級景區。策劃推出文化尋根之旅、古都研學之旅、都城遺址之旅、非遺文化之旅、博物館之旅、國花牡丹之旅、自然山水之旅、休閒康養之旅、紅色印記之旅等旅遊精品線路。加快推進3A級以上景區智慧化建設。到2022年,全市5A級旅遊景區達到6家,4A級旅遊景區達到30家,3A級以上景區實現5G全覆蓋,5A級景區全面實行門票預約制度。
牽頭單位: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
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旅發集團、文保集團,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移動、聯通、電信、鐵塔洛陽分公司
(四)發展繁榮夜間經濟和假日經濟。持續叫響「古都夜八點」文旅促消費品牌,培育高品質夜間文旅經濟項目。試點推廣博物館夜間開放,提升龍門石窟、天堂明堂、九洲池、應天門等景區夜間遊覽服務。打造老城十字街、洛邑古城、西工小街、關林步行街、環開元湖商圈等「夜經濟」地標,培育天心文化產業園、大北門文化公園、東方文創產業園等文旅消費集聚區,打造洛陽夜間文旅消費網紅「打卡地」。挖掘歷史文化資源,打造推出1個旅遊精品演藝項目。依託元旦、春節、「五一」「十一」、中秋等重要節日,組織全市景區景點、文創企業、星級飯店、旅行社等策劃開展營銷活動,延長遊客停留時間,帶動餐飲、交通、購物、住宿等二次消費。加大節假日期間高速公路和景區道路的交通管理,開通延時運營公交線路,及時發布景區擁堵預警信息,保障節假日出行順暢。到2022年,建成3個省級夜間文化旅遊消費集聚區,將隋唐洛陽城國家歷史文化公園、老城區打造成國家級夜間文化旅遊消費集聚區。
牽頭單位: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
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市節會服務中心,旅發集團、文保集團,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五)發揮文旅消費示範引領。唱響文旅消費四季歌。春季以中國洛陽牡丹文化節為龍頭,策劃舉辦鬱金香、梨花、杜鵑花、油菜花、桃花等系列賞花活動。夏季在老君山、雞冠洞、白雲山、龍潭大峽谷、神靈寨等景區,開展自駕遊、親子遊等活動,舉辦夏日避暑節、啤酒音樂節等,吸引人氣,促進消費。秋季結合中秋、國慶等節日,開展洛陽金秋購物月、採摘節、主題攝影活動等。冬季整合溫泉、冰雪、廟會等資源,舉辦「春節之源﹒洛陽過年」等主題文旅活動,帶動地方特色美食、特色民宿、文旅商品等消費。舉辦系列促消費活動。圍繞「美食、健康、文化、藝術、品鑑、旅遊、娛樂、青春、科技、美麗」十個主題,開展「古都新生活」促消費活動,提升河洛文化大集、小浪底觀瀑節、河洛文化旅遊節、中原國際文化旅遊產業博覽會等節會水平,舉辦文化和旅遊消費季、消費月活動,培育文旅消費增長點。搭建文旅消費大數據平臺。依託「享遊洛陽」等文旅消費平臺,整合共享數據資源,建立文化和旅遊消費數據監測體系,開展消費數據監測分析,為及時準確調整完善文化和旅遊消費政策提供依據。
牽頭單位: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
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衛健委、市商務局,旅發集團、文保集團,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六)推出文旅消費惠民舉措。實施景區降價惠民。推動國有景區門票更大範圍和力度降價,鼓勵公共資源型景區免費開放,實施景區門票減免、淡季免費開放等惠民措施。實施文旅消費惠民。開展優秀劇目展演等活動,實施門票打折、對特殊人群免票等惠民舉措。全市各大影城影院開展「觀影月(周)」「觀影團」、早晚場特惠觀影、學生特惠觀影等活動,重點吸引年輕群體消費。開展書店、書屋積分換書、打折購書等活動。持續開展「乘高鐵半價遊洛陽」活動,提高參與活動景區和酒店的服務質量,推出優惠券、會員卡、免費體驗等優惠措施。推行旅遊年票惠民,鼓勵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辦理旅遊年票,與洛陽都市圈城市推行旅遊年票一卡通,拓寬年票市場,開通洛陽旅遊年票直通車,帶動文旅消費。到2022年,旅遊年票景區增加到50個以上,發行年票突破80萬張。
牽頭單位: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
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城市管理局、市文物局,旅發集團,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七)開展文化旅遊交流推廣。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城市、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重點客源地的合作,舉辦文化旅遊推介、營銷推廣、旅行商踩線、現場體驗等活動,吸引更多遊客來洛觀光旅遊。加大洛陽文化旅遊和城市形象對外推介力度,通過媒體、微信、抖音、快手等推廣渠道,打造更多受眾多、熱度高的地方文旅IP。加強對外交流合作,承辦「一帶一路」國際旅行商採購大會,舉辦世界古都論壇等國際性文化活動。在全球知名社交網絡平臺開展境外線上推介,鞏固擴大日韓、歐美主要客源市場,培育拓展俄羅斯、馬來西亞、泰國等新興市場,開通洛陽至日本、韓國、越南等國家直飛航線。出臺入境遊獎勵政策,根據入境遊客數量對組團旅行社給予獎勵,拉動入境遊客持續增長。
牽頭單位: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
責任單位:市委宣傳部、市委外事辦,市財政局、市文物局,旅發集團,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八)優化文旅消費服務環境。提升文化旅遊服務品質,優化城市文旅環境,實現全景引客、全時迎客、全民好客、全業留客。建設城市國際化、標準化標識系統,完善旅遊集散服務功能,實施旅遊星級飯店、精品民宿提升工程,引進國際高端知名品牌,建設一批高星級旅遊飯店。支持外資旅行社落戶自貿區,提升洛陽旅遊官網外向度。在全市3A及以上景區推廣購票、停車、餐飲、住宿、購物、娛樂等旅遊全過程線上支付。在全市4A及以上景區推廣線上購票,掃碼、刷臉入園,引導演出、文化娛樂場所廣泛應用網際網路售票、二維碼驗票。到2022年,全市文化和旅遊消費場所實現銀行卡或行動支付,線上售票覆蓋率超過90%,5G網絡覆蓋率100%。
牽頭單位: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
責任單位:市城市管理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移動、聯通、電信、鐵塔洛陽分公司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創建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示範城市工作領導小組,市長任組長,常務副市長任常務副組長,分管副市長任副組長,市政府分管副秘書長和宣傳、發改、商務、財政、文廣旅等相關部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主要領導為成員,協調推進創建工作。各相關單位做好協同配合,推進文化和旅遊消費工作的組織實施、調度協調、督促落實。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負責對本方案落實情況進行跟蹤分析評估,督促指導各縣(市、區)部署落實有關任務,形成工作合力。各縣(市、區)政府要將文旅消費工作納入年度考核體系,廣泛組織動員轄區內文化企業、旅遊景區、商戶參與相關活動,提高消費水平,擴大社會影響。
(二)提供政策支持。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積極支持文化和旅遊消費示範城市所需資金。用好各類資金支持文化和旅遊基礎設施建設,鼓勵利用老舊廠房改造成為文化和旅遊消費場所。落實土地支持政策,完善用水用電用氣等方面的優惠政策。各縣(市、區)政府結合實際,出臺門票優惠、餐飲住宿優惠等政策措施,對本區域文旅消費項目實施門票、租金等補貼,拉動更多人氣消費。結合洛陽四季文化旅遊特色亮點,策劃應季營銷活動,推出有影響力的營銷活動,吸引更多關注參與。評選表彰一批文化旅遊消費示範區、示範項目和優秀企業、商戶、產品。
(三)嚴格市場管理。持續開展文化旅遊市場綜合執法「閃電」行動,加大文化和旅遊市場監管力度,嚴厲打擊違法違規經營行為。加強對文化和旅遊市場的安全管理,強化對文化娛樂和旅遊設施的質量安全監管。藉助全國旅遊監管服務平臺的推廣應用,完善文化旅遊企業和從業人員信用記錄,強化與其他行業信用共享平臺和信息系統共建,提高文化旅遊產品和服務質量,營造和諧穩定的文化旅遊市場環境。
附件:洛陽市創建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示範城市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名單
組 長:劉宛康 市委副書記、市長
常務副組長:王琰君 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
副 組 長:魏險峰 市政府副市長
成 員:柴洪濤 市政府副秘書長
謝中嶽 市委宣傳部副部長
王夏曄 市委外事辦主任
胡大鵬 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局長
王 瑞 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
王國輝 市財政局局長
呂宗樂 市商務局局長
趙站偉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
裴萬贏 市農業農村局局長
餘 傑 市文物局局長
易 勳 市城市管理局局長
盧鐵軍 市體育局局長
彭仁來 市交通運輸局局長
代 伐 市科技局黨組書記
牛 駟 市節會服務中心主任
於曉峰 偃師市市委副書記、代市長
趙 莉 孟津縣縣長
王 智 新安縣縣長
袁 劍 伊川縣縣長
張漢智 宜陽縣縣長
趙振峰 汝陽縣縣長
周東柯 洛寧縣縣長
王明朗 欒川縣縣長
宗玉紅 嵩縣縣長
王 燁 澗西區區委副書記、代區長
史千靈 西工區區長
夏 磊 老城區區長
買允健 瀍河區區長
韓建軍 洛龍區區長
馬曉平 吉利區區長
柴 強 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
張向陽 伊濱經開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
李金樂 龍門園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
崔光焱 洛陽旅發集團董事長
辛俊峰 洛陽文保集團董事長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胡大鵬兼任辦公室主任。
(來源:鑑聞)
原標題:信息量大!事關5A景區,河南這一地出臺重磅方案
編輯 施尚景 劉夢鴿 首席編輯 華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