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側 「關注」 按鈕,每天為您帶來高考報考乾貨和優質的教育、科普文章~
文 | wx彣尚教育
大學專業,永遠是一個讓人頭疼的話題。專業這個 「小妖精」 不僅在你報考時候折磨你,還有可能會在入學後讓你 「後悔」。
對專業不滿的原因有很多種,但是「後悔」的原因大概的原因有兩點:
一是有些小夥伴是當初沒深入了解,隨便選的專業,開學之後發現根本還不是那麼回事兒;
二是有些人是選了服從調劑 「被迫」 到這個專業去的,根本不知道這個專業什麼情況。
所以遇到了以上情況,很多人都會說:「沒事兒的,到時候轉個專業不就行了」。
那麼,在大學裡轉專業好轉麼?面對自己不喜歡的專業,真的只有轉專業這一條路嗎?
那麼在這裡,我來給大家提供三種解決方案。
01 有實力,那就轉專業
大部分學校都會提供轉專業的政策,目的就是為了給有需要的同學以便利。因為不同學校對於轉專業的要求不同,所以在這裡也不能詳細的為大家一一說明。
不過基於高校對轉專業的人數和成績等條件的限制,所有院校的轉專業都會有一定難度。
特別像一些院校裡的「好專業」和「熱門專業」對於成績的要求會很高、轉專業的名額很少,再加上他們每年都是轉專業的熱點,報名人數肯定會很多,所以如果選取這樣的專業作為目標,那麼難度會更大。
圖片來源於網絡
另外,有些學校考試並不是唯一的條件。除了學院有特定的要求以外,還會從目前學科的學習狀況、平時表現等方面來進行考量,之後還有可能會轉入學院考核確認候選人名單後報學校教務處審核,審核通過、學校批准後公示,才會正式錄取至申請轉入的專業。
所以,有決心要轉專業的同學,一定要在入學初就了解學校轉專業的相關政策和具體要求,做好充分的準備,努力學習轉專業的考試科目,才能在眾人中 「殺出重圍」,獲取轉專業的名額。
02 有精力,那就輔修或選修第二學位
大學課業相對輕鬆,課餘時間也相對充足。去其他課上旁聽,充分利用學校裡的資源,特別是學校裡評價比較高的課,對自己來說也是一種收穫。所以想轉專業的同學,可以考慮去聽課。如果聽課不方便,還可以選擇輔修。
目前,很多院校都有專業輔修政策(輔修的比例從 20% 到 60% 不等)。但這將對學生提出更高的要求,既要學好本專業,也要花時間學習第二專業。但如果能把握這一機會,將在獲得本專業畢業證書的同時,獲得獲得輔修專業的學位或輔修專業證書。
一般來說,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學有餘力的學生,可申請修讀自己喜歡的專業。這樣既滿足了學生對喜歡專業的求知慾,也拓寬了將來的就業渠道,利於日後的綜合發展。
另一種是選修第二學位,第二學士學位在層次上屬於大學本科後教育,與培養研究生一樣,同是培養高層次專門人才的一種途徑。
第二學士學位授予資格,需經教育部審批,只有教育部批准設置第二學士學位專業的高等學校才有權頒發第二學士學位證書。限在部分辦學歷史較久,師資力量較強,教學科研水平較高的本科院校中試行。
圖片來源於網絡
2020 年 7 月,教育部辦公廳公布 2020 年普通高等學校第二學士學位專業備案結果,名單顯示,全國各地高校共 3426 個專業可招收第二學士學位。
第二學士學位修業年限一般為 2 年。在校攻讀第二學士學位,修業期滿,可獲得由學校頒發的普通本科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
輔修和第二學位這兩種方式對不喜歡本專業的小夥伴來說,都是很不錯的 「曲線救國」 方式。
03 有韌勁,那就考研
如果,你因為轉專業的名額有限沒轉成功,或者其他不可控因素沒有選成第二學位,那這個時候也不要感覺 「前途無望」,畢竟大學四年不是終點,你還可以通過 「考研」 來扭轉乾坤。
考研沒有硬性的專業規定,跨專業考研也很常見。並且在每年考研的學生中,有很多是因為對自己本科的專業不是很喜歡,或者是找工作比較困難的選擇考研來換一個專業。
但是考研相對來說難度比較高,特別是跨專業考研難度更大。
如果一開始就下定決心要跨專業考研,那麼就意味著你不僅要把現有的專業課學好,還要去補充考研學科的專業課知識。考研的專業學科知識要從頭開始學習,還沒有老師的講解,這樣難度很大。
並且每年考研的人數也是眾多,也堪稱百萬人過獨木橋。所以學生要承受心理和精神上的雙重壓力,所以這也就需要學生有足夠的韌勁才可以。
圖片來源於網絡
其實,雖然上面提供給大家幾種方案,但是有些情況下,是沒必要一定轉專業的,如果是順應時代發展的專業、有一定優點的專業,是可以考慮留下來的。
事實上,很多同學會主觀地對調劑到其他專業產生排斥心理。原因是因為該專業在意料之外,此專業原本不在考慮範圍之內;另外對這個專業的不了解或是理解有偏差,排斥心理更濃。
其實,大學裡的專業學習內容,對於新生來都是全新的知識。如果能淡化自己的排斥心理,放大對於新知識的求知慾望,很可能會在接下來的學習過程中,因慢慢了解此專業的內涵、發展現狀、就業領域及將來的前景等,從而會對這個專業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所以無論這個專業是不是自己喜歡的,大家都要學會適應,喚醒自己對專業的興趣。最後,希望大家都可以找到與專業 「和解」 的方法,讓自己大學的生活更加明亮!
你不關注教育,教育也會關心你。
關注我們,你會比昨天更加優秀~
往期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