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報導 實習記者 楊子晴]為紀念5月15日衝繩「回歸日本」46周年、祈願和平,日本衝繩當地居民舉行為期3天的「5 15和平遊行」,並在遊行最後一天進行集會,呼籲日本中央政府珍視和平,同時將「反對美日政府強行強化駐日美軍軍事力量,擴大駐日美軍基地」寫入大會宣言。
據日本《每日新聞》5月13日報導,此次集會名為「守護和平及日常生活的縣民大會」,3500餘人參與其中。日本眾院譯員照屋寬德在會上表示,「四季常夏之島衝繩本來不降雪,卻天天「降下」美軍直升機。美軍直升機零件還時不時掉在學校、幼兒園等地。希望全國人民能理解衝繩人民的處境」。
1945年6月,美國軍隊攻佔衝繩島。1952年《舊金山和約》生效後美軍仍佔領該地,並在島上修建機嘗飛彈基地和兵營。衝繩人民從50年代初開始展開回歸運動。1960年4月28日成立「衝繩縣復歸祖國協議會」。1963年4月28日,開展「衝繩復歸祖國日」活動。日本本土也配合衝繩人民舉行長達100天的海上、陸上示威遊行。
在日本人民鬥爭的壓力下,美日兩國政府開始商討衝繩歸還問題。1965年11月,日本前首相佐藤榮作訪美,與美國總統詹森討論衝繩歸還問題。1969年11月,佐藤榮作再度訪美,與尼克森總統發表聯合聲明,定於1972年把衝繩行政權交還日本。1971年6月,美日籤訂《衝繩歸還協定》,規定美國放棄對衝繩的施政權;衝繩的「美國之音」可繼續使用5年;自協定生效日起的5年內,日本向美國支付3.2億美元,作為接受美國設施、基地工人退職金和撤除特種武器等的費用。
責編:侯興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