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便利店,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或許是7-11、全家、美宜家、羅森等品牌。但是實際上,國內便利店門店數量最多,規模最大的便利店並不在這幾個品牌之中,而是一直深藏在各大加油站中的易捷便利店。根據「2018年中國便利店大會」上公布的數據,中石化旗下的易捷便利店門店總數量達到了25775家,排在第一位;緊隨其後的則是中石油旗下的崑崙好客,總門店數量達到了19000家;美宜佳則以約11659家門店排在第三位。而7-11、全家與羅森這三個來自日本的便利店品牌,門店在我國內地的門店數量並不算多,7-11便利店約有1700家左右,全家便利店約有2200家左右,羅森便利店約有1400家左右。可以說,背靠中石化的易捷便利店才是中國的隱形便利店之王。
實際上,相較於7-11、全家、羅森、美宜佳等便利店品牌,易捷便利店的起步時間最晚,但是擴張速度卻是最快的。在2008年,中石化開始涉足非油品業務,易捷便利店就是中石化旗下非油品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眾所周知,所有的加油站在選址上都避開了鬧市地區,這樣也就意味著位置相對偏僻,周邊基本上不會存在完善的商業配套設施。而對於車主來說,停車加油的同時,購買一些水、零食、紙巾等產品也是一種硬性需求,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易捷便利店順勢而生。
而背靠著中石化這家石油巨頭,易捷便利店的發展速度可以說是飛快。到2012年,依託於中石化旗下的加油站,易捷便利店的門店總數量就突破了2萬家,銷售額突破了110億元。到2015年,一家便利店的門店總數達到了2.5萬家,銷售額達到了248億元。到2017年,易捷便利店的銷售額就達到了519.5億元。實際上,2.5萬家門店,年營收519億元的成績一家算非常突出了,平均下來,單店的業績突破了200萬元。而像大家比較熟悉的美宜佳便利店,旗下1.2萬家的門店,總營收也才突破150億元,單店業績還比不上易捷便利店。
易捷便利店之所以能發展如此迅速,一方面是受益於中石化強大的資金實力,作為國內的三大油企之一,截止到目前,中石化市值達到了7216億元。另一方面,眾所周知,所有的易捷便利店基本上依託於中石化旗下的加油站而建。根據中石化公布的2018年財報數據,截止到2018年12月31日,中石化旗下的加油站總數達到了30661座,其中,自營加油站數量為30655座。如果每一座加油站都配上一家易捷便利店的話,那麼易捷便利店的總門店數量也將超過3萬家。因此,實際上易捷便利店仍然還有擴張的空間。
作為一家依託於加油站而建的便利店,易捷便利店與傳統便利店相比,產品相對要少一些,主要以水、飲料、零食為主。不過近些年來,易捷便利店先後與大潤發、騰訊、京東、順豐等知名企業達成合作,也開始從單一的便利店擴展到電商、物流等領域。
另一方面,近些年來隨著新零售概念的興起,雖然傳統商超受電商行業的影響,引發了一系列的關店潮,但是便利店卻由於規模小、投入少、數量多、受眾面廣等特點反而迎來了蓬勃的發展。在近兩年裡,國內的便利店門店數量與銷售規模均同比增長了15%以上。目前,國內的便利店總數量超過了10萬家,便利店門店數量超過100家的品牌有70個,總銷售額超過了2000億元。受這種大環境影響,中石化旗下的易捷便利店也開始從加油站走出,先是在北京推出了首家對外獨立店,隨後也推出了無人便利店,意圖在新零售這波風口上大展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