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對與孩子學習有關的事太敏感,才被鑽了空子
「接近年末,『技術流』的騙子們也開始變『花樣』了。」清江浦公安分局白鷺湖派出所辦案民警告訴記者,他們29日一天接到兩起「騙子混進家長群冒充班主任收費」的報案。記者注意到,近一個月,淮安市發生多起此類案件,12月20日,本報就曾刊一則「不法分子混進班級QQ群,冒充班主任收費詐騙家長」的報導。
●780元,398元,2300元……家長接連被騙
12月27日下午3點,清江浦區某小學班級QQ群內,學生家長鄭女士收到了QQ群中「班主任」的私信,對方稱需要交學習資料費,並將微信收款二維碼和蓋有公章的收費通知發至群裡。鄭女士毫不猶豫地通過微信掃碼的方式轉帳了780元。晚上6時許,鄭女士詢問放學回家的孩子學習資料在哪裡,孩子稱老師沒發資料。向學校求證後,發現自己被騙,鄭女士報警求助。
家住清江浦區的龐女士也在當天收到QQ群中「班主任」的交費信息,對方稱需要交元旦表演的服裝費,並將微信收款二維碼和蓋有公章的收費通知發至群裡。雖然班主任吳老師迅速將騙子清理出群,並在群裡發消息提醒家長,但在此之前,龐女士還是通過微信掃碼的方式向對方轉帳了398元。
「就是因為對與孩子學習有關的事情太敏感,才被騙子鑽了空子。」12月24日,市民馮女士向清江浦公安分局西園警務站報警,稱被家長群裡一名「高仿老師」騙走了2300元的課餘輔導費。
馮女士告訴記者,兒子小趙正讀初三,面臨著即將到來的升學考驗,因此她從這學期開始就特意專職在家陪讀,「希望可以照顧好他,為他創造最好的學習環境,考一所重點高中,這是我最大的心願。」馮女士坦言,這次之所以被人以簡單的騙局行騙,完全是因為對方利用了她作為學生家長對孩子提高成績的焦慮、迫切。
據馮女士回憶,12月24日8時53分許,她的手機QQ上收到了一則陌生消息,對方帳號顯示來自於其兒子的學校家長群,且對方的群備註為「英語盧老師」。因為兒子的英語老師確實姓盧,且頭像照片也確實是馮女士在家長會上見過的樣子,因此她並未對對方身份產生懷疑。隨後,這位「盧老師」給馮女士發來了一則培訓通知,稱學校將在課餘時間提供加強課程,每位報名參加的學生須繳納2300元培訓費。「盧老師」稱這類課程對孩子的能力提高很有益處,馮女士立即表示同意。隨後,她根據「盧老師」的要求掃碼支付了2300元英語輔導課程費用。至中午,馮女士向孩子詢問培訓課程的事,卻得知學校根本沒有舉辦所謂的培訓課,她這才意識到自己被騙了,而隨後經證實,盧老師本人並未發過類似信息,馮女士所加的帳號是一個「高仿」帳號。
●警方提醒:別急著交錢,多方求證,切莫輕信
「各位家長,敲黑板!!!31班班級群出現騙子,點對點發消息給家長讓交補課費,還有文件和學校公章,請大家注意,有關繳費的消息一定要跟老師確認哦,以防被騙。」記者注意到,一些學校的班主任已經開始在家長群裡發布警示通知。
警方提醒各位家長,圖片公章容易偽造,很難辨別真偽,一般情況下,接到班主任、各科老師等「熟人」在QQ、微信裡要求轉帳交費時,特別是已提醒「對方帳號嚴重異常,與其發生資金來往可能存在風險」的情況,一定不要直接打款,務必直接與班主任或者老師取得聯繫,多方求證,切莫輕信。如不慎被騙,請及時攜帶證據材料報案。■淮海晚報記者 程凱 吳海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