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葉檀財經
文/時晨晨
匪夷所思,交易員都嚇懵了,圈外竟然沒有一點兒感知!
債市大風暴,到現在都還沒有結束,但是很多人竟然根本不關心!
圈內和圈外簡直是兩個世界,圈外該炒股炒股,A股也慢慢反彈,歐美股市更是瘋狂,甚至還創了近期新高。
要知道,債市是金融市場的基礎,債市風吹草動,整個金融市場都雞犬不寧。
2013年、2014年等等,歷史上無數次經驗都顯示,債市出現問題,股市也難逃一劫。
這一次,什麼情況?
風險醞釀之中,還是這次有不一樣的深意?
債市風暴 牛熊切換 95%的債基下跌!6月2日,債市大跌,中短端利率大幅飆升,市場恐慌情緒迅速蔓延!
2年、5年、10年國債利率分別上行17bp、10bp、6bp;IRS暴跌,1年IRSFDR007單日上行17.25bp。
3年國開利率上行26BP,5年國開上行19BP,1年國開上行18BP,10年國開上行8BP,10年國債上行6BP。
這些數字意味著什麼呢?大波動。
3年和5年國開債單日上行的幅度,創2017年以來最高水平!
債券市場,不能用股票的思維來看,因為債市交易非常平穩,上面這些數字,已經非常罕見,就跟股票指數跌停差不多!
債券交易的是利率,利率變動一點點,整個金融市場的價格就會大幅變化!
再舉個例子。
6月2日,買債券基金的朋友可能會有個疑問,以前都是天天有利息,天天有收益,今天不僅沒利息,為啥還虧這麼多?
如果打開淨值排行榜,衝擊就更明顯!
6月2日天天基金網顯示,831隻長期純債債基中,只有17隻淨值上漲,30隻持平。
其中,有784隻債基淨值下跌,佔比高達94%。
此外,229隻短期純債債基中,218隻債基淨值下跌,佔比達95%。
當天95%的債基都下跌,這就跟股票市場,全線下跌一樣!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風險不是一天累積的,當然風暴也不會一下子全釋放。
實際上,4月30日,債市就爆發了第一波風暴!
從此以後,國債收益率就一路上行,已經基本抹平了4月的所有漲幅。
債市牛熊轉換,2020年初以來的債券大牛市,基本宣告結束,債券正在轉向為熊市!
嚇懵交易員 債市踩踏 風暴形成!先看,這輪債券大牛市是如何形成的。
2019年末,新冠疫情爆發,市場對經濟的擔憂加劇,避險情緒濃厚,許多資金開始進入更安全的債券市場。
再加上此前,全球貨幣寬鬆大趨勢已經形成,所有利率都在下降。經濟遭遇困難後,市場預期各國將釋放更多貨幣,對衝經濟風險。
避險情緒和貨幣寬鬆預期下,債券大牛市形成,10年期國債收益率從3.165%下降至2.489%。
在經歷過艱難的2、3月份後,4月份高頻宏觀經濟數據,比如建材、汽車銷量、挖掘機銷量、重卡銷售等等,開始轉正,數據明顯好轉。
這些都說明,在基建和房地產的帶動下,經濟慢慢企穩回升!
4月29日,領導人會議,決定研究支持湖北的一攬子經濟刺激計劃,同時全國各地的疫情防控全面降級。
這意味著,穩定經濟已經成為下一階段的重點工作,很多人認為,我們已經度過經濟最差的時候,未來的經濟只會一路走高。
宏觀經濟向好,避險需求降溫,這不利於債市走牛。
4月30日,中國官方製造業PMI數據公布,兩大關鍵指標守住榮枯線,大、中、小型企業PMI分別為51.1%、50.2%和51.0%,繼續全面擴張。
這成為壓垮債市的最後一根稻草,當天債市就暴跌,成為債市牛熊切換的轉折點。
5月11日,4月社融數據公布,新增規模高達3.09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1.42萬億元。同時,M2增速也飆升至11.1%。
自此,經濟基本面好轉再也沒人懷疑。債市多頭的唯一希望就是:貨幣寬鬆。
4月份,央行調低IOER至0.35%,市場就預期會進一步寬鬆,隔夜資金利率有可能調低至0.35%。
兩會也提出「降準降息,推動利率下行」的表述,再加上通脹壓力已經大大緩解,市場更加堅信寬鬆會很快到來。
最後,隔夜資金利率中樞竟然逆勢上行,央行100億逆回購利率也沒有下降,而是保持不變,寬鬆預期破滅。
但是4月份,債券牛市並沒有結束,這是為什麼呢?
「男孩子其實很簡單的,只要他足夠愛你,他會自己騙自己的」。
債券交易也一樣,雖然貨幣寬鬆預期不斷落空,但是債券交易員就是不死心,「自己騙自己」:
我不信這是真的,央媽一定會放水來救我的!
結果,6月1日,央行提出直接下場購買小微企業貸款,使用4000億元再貸款專用額度,購買普惠小微信用貸款的40%。
什麼意思呢?
央行可以繞過商業銀行,直接向小微企業這類經濟實體投放貸款!
這個貨幣創新工具,直接把債券交易員嚇懵了!
因為以前的貨幣工具,降準、定向降準、逆回購、借貸便利等等,貨幣傳導機制都是,央行先放水給銀行間,然後銀行間再往下傳遞。
流動性只要經過銀行間,債券交易員多少會「截流」一部分,讓債券市場先高興一陣子。
但是這一次,央媽直接繞過商業銀行,跳過寬貨幣,直接到寬信用,一下子消滅了債券市場的套利空間!
事情來的太突然了,這是要斷債券市場的財路啊!
前期來不及減倉的資金再也等不到合適的點位平倉,貨幣寬鬆信仰徹底坍塌,有序撤退變成踩踏。
債券市場形成大風暴!
央行的心思:防止套利 力挺匯率!之前不是一直都精心呵護流動性的嗎,央行為何轉變態度了呢?
先仔細看看央行這個舉措有何特點?
繞過商業銀行,直接給小微企業發放貸款,這個操作是不是很熟悉?
沒錯,跟美聯儲前一段時間的危機管理工具非常類似!
3月18日,美聯儲推出的商業票據融資工具(CPFF)也是繞過商業銀行,直接向企業和家庭提供信貸。
他們有一個共同特徵:繞過商業銀行。
商業銀行一直是金融系統,重要的金融機構,現在央行為何要繞開它呢?
防範資金套利!
6月2日,央行副行長潘功勝就明確點出,要防範金融機構資金套利:
金融機構要防範道德風險和金融風險,比如說資金的空轉,現在利率比較低,要防止出現資金的套利等等。
所以,邏輯就很清晰了,貨幣邊際收緊,資金成本中樞向上抬升,主要目的就是,防止資金空轉和套利!
如果資金只在銀行間套利,絕大多數人看不到,也不關心,渾水摸魚悶聲發大財就算了。
但是,很多人竟然又想到了歪點子,嫌錢賺的不夠快,賺的不夠多,把資金搞出來,去炒房。
最典型案例的就是,4月份的深圳樓市狂歡,有人轉空子,資金套利,違規加槓桿。
怎麼做的呢?
先有一個在深圳註冊滿一年的公司,如果沒有可以去外面花幾千塊買一個,然後再花幾千塊「買」一些合同。
實在不想做「面子工程」,用剛註冊的新公司貸款也可以,只不過貸款的額度低一點。
企業主拿著自己名下(至少佔股20%以上)公司的營業執照、相關資產證明、銀行流水記錄、購銷合同等資料去銀行,銀行給你評估一下,就能給你放款了。
所以,深圳樓市特別火爆,千萬豪宅被秒光、「百萬喝茶費」、「捂盤惜售」、「惡意加價」等等。
拿著救小微企業的錢,搞資金套利,還是去炒房,這種情況當然忍不了,所以才出手大力整頓套利!
一方面堵住政策漏洞,一方面全面提升資金成本。
所以各期限資金成本持續上升,債券市場價格大跌!
現在央行的態度是,想要量,管夠,但是資金價格不能低,否則又該拿去套利了。
所以,股票市場才如此淡定,這不是錢荒,只是央行給不規矩的人一個教訓而已。
當然,貨幣收緊,還有一個重要考量,那就是人民幣匯率!
當下的形勢是,美聯儲毫無底線的放水,美元信譽遭遇空間打擊,中美也一直在脫鉤,人民幣的信譽必須樹起來!
樹立人民幣信譽,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保持匯率穩定,這是過去十年的經驗。
10年前,人民幣在全球支付貨幣中排名第35名,現在人民幣為全球第五大支付貨幣,排名僅次於美元、歐元、英鎊及日元。
四五月份以來,川普不斷轉移矛盾,把矛頭指向我們中國,人民幣貶值壓力相當大。
5月27日,美元兌離岸人民幣匯率大跌500點,差點跌破7.2關口。
目前,人民幣離岸匯率一直在7.1-7.2附近波動。
為了減輕人民幣貶值壓力,央行選擇提升利率,來增強人民幣的吸引力!
故事還沒有結束,債熊趨勢已經形成,市場風暴未來還會爆發!
當然,今後的故事也越來越「精彩」,樓市、匯率、貿易、中小企業等主體之間,會有各種騰挪和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