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電力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自動控制技術的迅速發展,交流傳動與控制技術成為目前發展最為迅速的技術之一,電氣傳動技術面臨著一場歷史革命,即交流調速取代直流調速和計算機數字控制技術取代模擬控制技術已成為發展趨勢。電機交流變頻調速技術是當今節電、改善工藝流程以提高產品質量和改善環境、推動技術進步的一種主要手段。變頻調速以其優異的調速和起制動性能,高效率、高功率因數和節電效果,廣泛的適用範圍及其它許多優點而被國內外公認為最有發展前途的調速方式。深入了解交流傳動與控制技術的走向,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
一、變頻器調速運行的節能原理
實現變頻調速的裝置稱為變頻器。變頻器一般由整流器、濾波器、驅動電路、保護電路以及控制器(MCU/DSP)等部分組成。首先將單相或三相交流電源通過整流器並經電容濾波後,形成幅值基本固定的直流電壓加在逆變器上,利用逆變器功率元件的通斷控制,使逆變器輸出端獲得一定形狀的矩形脈衝波形。在這裡,通過改變矩形脈衝的寬度控制其電壓幅值;通過改變調製周期控制其輸出頻率,從而在逆變器上同時進行輸出電壓和頻率的控制,而滿足變頻調速對U/f協調控制的要求。PWM的優點是能消除或抑制低次諧波,使負載電機在近正弦波的交變電壓下運行,轉矩脈衝小,調速範圍寬。
採用PWM控制方式的電機轉速受到上限轉速的限制。如對壓縮機來講,一般不超過7000r/rain。而採用PAM控制方式的壓縮機轉速可提高1.5倍左右,這樣大大提高了快速增速和減速能力。同時,由於PAM在調整電壓時具有對電流波形的整形作用,因而可以獲得比PWM更高的效率。此外,在抗幹擾方面也有著PWM無法比擬的優越性,可抑制高次諧波的生成,減小對電網的汙染。採用該控制方式的變頻調速技術後,電機定子電流下降64%,電源頻率降低30%,出膠壓力降低57%。由電機理論可知,異步電機的轉速可表示為:
n=60·f8(1—8)/p
fs為電機定子頻率(也即是電網頻率),P電機定子的繞組極對數,s為轉差率。由上式可知,只要轉差率不太大,可以近似認為轉速n與fs成正比,這就意味著連續平滑的改變電源頻率,就可以實現交流電動機大範圍的連續平滑調速。例如一個額定轉速3000轉/分的電動機,由變頻器供電,若啟動頻率設定為5HZ,那麼變頻器可以運行在5—50HZ之間的任一頻率上,則電動機可以運行在30o——3000轉/分之間的任一轉速上·電動機由市電啟動,啟動平衡,力矩大又節能。
50HZ380V的市電經過整流濾波環節後成為直流電,再經過逆變環節變成了頻率和幅度都可調的交流電。在變頻器主迴路中電能經過了交流——直流——交流的變換,所以這類變頻器稱作交——直——交類變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