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貝殼把老建築「搬」回家

2020-12-19 半島都市報

半島客戶端記者 高芳 谷朝明

百年青島,紅瓦綠樹;百年建築,嫻靜不語,引動很多人心裡產生一個願望:如果把這些美輪美奐的建築帶回家,該是件多麼美好的事情。青島市民紀周統花費30年時間,用五彩斑斕的貝殼蓋起了微縮版的八大青島地標性建築:花石樓、迎賓館、棧橋、火車站……亭臺樓榭、紅瓦尖頂、琉璃窗欞,堪比實景還原。

「從小我就有一個想法:用我的一種方式,表達對青島的感情。」紀周統說。

貝殼做磚瓦,再現老建築

半島記者近日走進紀周統家裡,一進門就看到一座座貝殼建築擺放在客廳的各個角落。鞋柜上方擺放的是青島火車站,客廳的茶几上擺放的是天主教堂、公主樓、基督教堂,電視柜上擺放的是迎賓館,紀周統家裡儼然一座貝殼建築博物館。

紀周統的妻子打趣說:「老周的這些貝殼建築都按照他的想法,放在家裡最顯眼的地方,家裡只要是有平面的地方,都是為它們量身定製的位置,買什麼家具都要量一下能不能放下這些貝殼建築。吃飯、看電視,不管在家裡幹什麼,隨便掃一眼都能看到它們。」

說起對青島建築的感情,紀周統說,自己是土生土長的青島人,從小住在榮成路1號,小時候在嘉峪關學校上學,童年每天都在青島這些老建築群裡來回穿梭,夏天和同學們在第二海水浴場洗海澡。這些紅瓦建築,就像他童年的小夥伴一樣,任時間流逝,他始終深深愛著它們安靜的模樣。

「小時候就想我怎麼把這些建築搬回家,想用我的一種方式,表達青島的特色。」

三年又三年,一幹三十年

「貝殼是青島海灘上隨處可見的東西,它的形狀和顏色具有多樣性。」參加工作後,紀周統有了一個成熟的想法,用貝殼來還原青島老建築。「想法歸想法,但因為還沒有人實踐過,一切都是自己摸著石頭過河。」

光貝殼材料的採集,紀周統就花了3年時間。追回到30年前,20世紀80年代末,青島的交通並不方便,有的地方連公交車也不通,紀周統就自己一路尋尋覓覓,找到了最理想的貝殼材料。「在家具廠找到的貝殼材料是用來鑲嵌桌面畫的,在襯衣廠找到的貝殼材料是用來做紐扣的。」紀周統說,買這些貝殼材料經常要花掉他一個月的工資。

找到了合適的貝殼材料,紀周統就開始摸索製作,琢磨老建築的瓦片、圓頂尖頂如何用貝殼去表現,貝殼材料如何去粘貼,「光粘貝殼的膠水就試了幾十種,最後是自己調製了一種膠水,非常堅固。」摸索工藝,紀周統又花了3年時間,終於在上世紀90年代初,紀周統開始了正式的貝殼建築製作。

「當時青島有八大百年建築,火車站、老市政府、天主教堂、基督教堂、迎賓館、花石樓、公主樓、棧橋。我有一個目標是把它們全部做成貝殼建築,第一個做的是花石樓。」

「每天都是用下班時間來做這些貝殼建築,下午下班回到家裡吃完飯就開始幹,一直幹到下半夜一兩點鐘,周末兩天都是早上7點多就開始幹,一直幹到夜裡12點,平均一天要幹6個小時,一幹就是30多年。」紀周統說自己30多年幾乎沒有任何的應酬,一門心思撲在他的貝殼建築上。

用貝殼做花石樓時,最難的是測量尺寸。「光畫圖紙就用了一個月時間,去測量了200多次,中午吃完飯,下午下了班,反正一有時間我拿著尺子就去測量。」紀周統回憶說,那時花石樓還不是對外開放的景點,而是一處辦公場所,他只能等到沒人的時候偷偷溜進去測量。「一個建築需要繪製十幾頁圖紙。」

30萬片貝殼,建成一座樓

「我做的貝殼建築有3大難點」,說起製作工藝,紀周統介紹說,第一個難點是窗,每個建築都有窗,有些窗框和窗稜按照比例縮小的話還不到1毫米,「做窗是用工時間最長的,用的材料最薄最複雜,因為剪裁的時候貝殼容易碎。」第二個難點是青島的老建築形狀,有的是橢圓形的頂,有的是尖頂,而貝殼材料也是多樣性的,就需要根據建築的特點對貝殼材料進行再加工。第三個難點是屋頂瓦片,「後來我選用了扇貝殼,覺得它的紋理和瓦片比較像。」

紀周統最滿意的作品是迎賓館,它的造型很特別,涵蓋了尖頂、圓的、半圓的、八稜的等各種形態,建築複雜程度是最高的,它的色彩搭配也是最多的,光貝殼材料就用了八九種。紅色屋頂是扇貝殼,正門牆面的淺綠色、淺灰色花崗巖則是鮑魚殼一片片粘貼出來的。「迎賓館用了30多萬片貝殼片,花了兩年半時間才做完。」

說起這30年製作貝殼建築的艱辛,紀周統介紹說,為了有個大點的地方當工作室,「因為租期到期沒法續租等原因,兩三年就要搬一次家,30年裡光搬家就十幾次了。」好在紀周統的妻子和女兒都很支持他,有時間也幫他一起打磨貝殼,家人的陪伴也是他30多年來堅持做貝殼建築的動力。

丨心願丨

讓世界了解青島,傳遞祝福心聲

「生在青島,長在青島,我對青島特別有感情。」紀周統說,他30多年來經常去海鮮市場收集貝殼,每晚創作時一杯啤酒相伴,在每個青島人的餐桌上,海鮮和啤酒已是必不可少的日常,默默融入到城市的血脈裡,與青島的百年建築一起,成為城市人文的標籤。

「2008年世界帆船賽在青島召開,如今,青島再次展現在世界面前,作為一名青島人,我非常自豪也非常榮幸。」紀周統說,他從小在紅瓦綠樹、碧海藍天的薰陶下,青島有這麼多百年建築,他用青島當地的特色貝殼將它們還原,採用的貝殼建築手工工藝也是其他地方見不到的,「我用我的方式去展示青島特色,表達我一個青島市民的祝福心聲,也算是完成自己的心願。」

紀周統說,希望用自己的方式,通過自己做的精美的貝殼建築,讓世界了解青島。「希望青島旖旎的風光吸引更多的友人,來到這裡體驗青島特色。」

相關焦點

  • 今天,1669名小貝殼結束了異地戀!
    今天,1669名小貝殼結束了異地戀!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創 歡迎你回家的
  • 青島市民痴迷貝殼工藝建築製作 還原百年建築(圖)
    紀周統用白色的小貝殼,裝飾棧橋回瀾閣地面。  紀周統一家三口展示部分貝殼建築。  半島全媒體記者 何毅 報導  一個個小貝殼在青島人眼中或許有些不起眼,可是經過市民紀周統巧手加工就變成了藝術品,而且還是帶有青島特色的裝飾藝術品!1月21日,記者來到家住遼寧路上的市民紀周統家中,茶几上、柜子上、桌子上,隨處可以看到青島的特色建築模型,這些都是紀周統用貝殼、木板等材料製作而成。
  • Pergo柏麗地板,把大自然搬回家
    下面,小編給出了一些小建議,幫你「把大自然搬回家」 !例如:選用可再生材料製成的家具和建築材料,使用高效節能的家用電器,節約能源,選購有機食品,杜絕浪費……怎麼樣,學會了嗎?「把大自然搬回家」是不是很簡單?
  • 小貝殼、月球隕石……朝陽大悅城變趣味博物館
    您見過價值8000塊,個頭卻只有一節手指長的小貝殼嗎?您見過只有0.8克的來自月球的隕石嗎?11月9日至15日,果殼在朝陽大悅城舉辦了今年最大的線下活動——「有意思博物館」,將科普活動從莊嚴的博物館搬進了市民身邊的商場。
  • 小巧可愛,暢享音樂,摩米士Pills小貝殼真無線藍牙耳機
    Pills小貝殼真無線藍牙耳機採用了TWS互聯技術,讓雙耳不區分主副,無論哪只耳機都可以實現取出即可自動配對,單耳雙耳都可以使用,也可以兩人使用。實際體驗中,手機來電話,掏出任意一側的耳機都可以配對進行通話。Pills小貝殼的充電盒雖然體積小巧,但是卻有400mAh的電池容量,所以在續航能力上也是無需擔心的。
  • 於大丫把「法國農場」搬回家
    造景有樂趣 好景是享受 風景變招牌 於大丫把「法國農場」搬回家 賣牛 賣豬 也賣景兒 (記者 田蓓蕾) 短評 視野是銀 理念是金 今天讀罷《於大丫把「法國農場」搬回家》的消息,心情久久不能平靜。農村養殖戶多了,普遍都是臭氣燻天,蚊蠅飛舞,用破壞環境來換取一點個人的收入。
  • 小貝殼電商助力後疫情時代,實現零經驗創業新風口
    外界政策的支持,使得許多人員可以在疫情期間待業且創業,實現零經驗也能賺錢的新風口,小貝殼電商由此成立。        小貝殼電商前身為申麥電子商務,從2014年至今運營6年有餘,主要運營亞馬遜平臺和自營獨立站業務,總部位於跨境電商的前沿陣地-上海。截至2019年12月,平臺交易額突破50億元。
  • 李健妻子小貝殼,清華的社會學博士,二人恩愛惹人羨
    李健妻子小貝殼,清華的社會學博士,二人恩愛惹人羨 李健,名字簡潔,生活低調,嗓音清澈,直擊人的心靈,柔和清新,像雨後散發著芳香的田野。當我們唱著他的歌,感慨他的學霸經歷時,卻發現他的感情之路卻是一片空白,他曾經說心裡有一個叫小貝殼的女孩兒,於是小貝殼這個名字被大家知道,但是她是誰我們不得而知。但是最近有人說,李健和小貝殼是一起長大的青梅竹馬,他們的愛情是小時候定的娃娃親!
  • 年輕人首選的耳機,PILLS lite小貝殼2真無線藍牙耳機體驗
    目前在耳機的選購上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會選擇真無線藍牙耳機,畢竟真無線藍牙耳機是真正擺脫了有線耳機的束縛,讓耳機在使用上更加的自由,我作為一名數碼領域的優質博主,最近很多粉絲私信我說有什麼好一點的真無線藍牙耳機可以推薦嗎,最主要的是性價比要高,那麼今天我就為各位推薦一款來自摩米士的PILLS lite小貝殼
  • ...新氣象 新作為·為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南安:小貝殼變廢為...
    [福建衛視新聞]新時代 新氣象 新作為·為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南安:小貝殼變廢為寶 創造綠色新商機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為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南安:小貝殼變廢為寶,
  • 小貝殼做成環保建材 青島萬源生物登陸藍股
    來源:大眾網   作者:李敏   2015-06-25 17:47:00 關鍵詞: 青島;小貝殼  一隻小貝殼在人們的眼裡再普通不過,萬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卻用它研製出了琴島海之源系列貝殼粉原生璧材,採用青島本地天然優質貝殼,用現代生物高科技發明專利技術,在保持貝殼特有甲殼素等生物活性基礎上,生產出純天然、TVOC接近於零的健康環保的產品。
  • 小貝殼闖出海外大市場
    原標題:小貝殼闖出海外大市場   小小的雜色蛤跳出了國門,漂洋過海走進了日本、韓國等地的大街小巷,這便是來自河北省秦皇島市的熟制雜色蛤。
  • 建築可閱讀:設計一份伴手禮,把「上海建築」帶回家
    建築不僅體現城市內涵和特色,更是一座城市的生命與記憶。漫步上海街區,各個時期的歷史建築散落各處,每一幢都像一本無言的書,等待人們去仔細閱讀。在品讀這些建築的同時,總會升起一個念頭:能把它們帶回家就好了。
  • 熱辣鮮香鐵板咖喱魷魚,街邊美食搬回家,現炒現吃料理做法
    熱辣鮮香鐵板咖喱魷魚,街邊美食搬回家,現炒現吃料理做法原料:主料為鮮魷魚300克,要用新鮮魷魚,或者冰鮮魷魚,千萬別用水發魷魚。熱辣鮮香鐵板咖喱魷魚,街邊美食搬回家,現炒現吃料理做法做法:預處理原料①洋蔥和青、紅尖椒切圈,蒜子切片。
  • 5款仙氣飄飄的蛋糕,圖1夢幻,圖4少女心,網友:想把圖5搬回家!
    今天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這5款仙氣飄飄的蛋糕,圖1夢幻,圖4少女心,網友看到最後一張紛紛喊話想把圖5搬回家!2、盛放的鬱金香提起荷蘭最出名的就是鬱金香和風車,荷蘭擁有全世界品種最多的鬱金香,五顏六色多姿多彩,這款蛋糕以不同顏色的鬱金香為主題,層層綻放,頂部是荷蘭的標誌建築風車,這款蛋糕看起來更像是一個精緻的手工藝品。不過這款蛋糕顏色飽和度太高了,太豔麗了。
  • 走進大連老建築
    一個雨後的下午,我探出窗外呼吸新鮮的海風,意外發現目光所及之處有一個圓形廣場,而圍繞廣場的一圈老建築,分明烙下了歐洲各個時期的建築風格。它們是什麼時候建造的呢?又何以集中出現在這一帶呢?  詢問正在那裡玩耍的市民,得知這裡便是赫赫有名的中山廣場,又稱為音樂廣場,是大連最早、最大的圓形廣場。也是中山路、人民路、上海路、延安路、魯迅路等10條主次幹道的輻射中心。
  • 把5大遊樂設施搬回家
    鞦韆擺蕩的刺激感、溜滑梯帶來的速度感、攀巖的挑戰性,各式遊樂設施挑逗著孩子的感官,散發難以抗拒的迷人魔力,讓孩子情不自禁大玩特玩,巴不得直接將它們搬回家,天天獨享。不少疼愛子女的父母,真的請設計師實現了這個心願,將遊樂設施巧妙融入居家設計中,打造出晴雨無休的遊樂場,讓家變得獨一無二,充滿活潑童趣感。現在就一起瞧瞧,那些設施被搬進家裡啦。
  • 在紅線內建房拒絕搬離 鶴城區一違法建築被拆除
    懷化新聞網訊 (記者 李娟芳 通訊員 劉銀師) 7月29日,懷化市城中村棚戶區改造黃古園項目一處違法違規建築被依法拆除。 此處違法建築為簡易水泥磚房,由戴某建設,位於黃古園項目紅線範圍內,系當事人非法買賣土地,違法建房用於居住和燒米酒經營。該房屋於2017年2月按「兩違「建築籤訂了自拆協議,但戴某拒不履行協議約定,繼續居住和經營。今年4月初,黃古園棚改項目啟動,戴某拒絕搬離,並多次無理上訪、鬧訪,威脅工作人員。
  • 如何把酒店體驗搬回家?
    如何把酒店體驗搬回家?下面可以給大家講講五星酒店用的什麼床墊,讓我們把五星酒店體驗搬回家。 同樣的對我們來說,如果想要把五星酒店般的舒適睡感搬回家,價格也是不容忽視的一點。有的五星酒店會使用昂貴的床墊來彰顯酒店的高端,不過家用床墊最主要的還是舒適度和價格。同樣的五星酒店標準的舒適度下,V6 Sleep床墊的價格就比較親民,也適合家庭使用。轉載請註明出處。
  • 從英國「搬」到澳大利亞的歷史建築
    在澳大利亞墨爾本市內的菲茲洛伊花園(FitzroyGardens)內,坐落著一座典型的18世紀英國鄉村風格的兩層樓建築,其門楣石樑上刻著JGC和建造年份1755字樣,這就是當地著名的歷史紀念地和旅遊景點「庫克船長小屋」(Cooks'Cott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