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解質|商機還是投機?「打工人」商標被搶註背後的利益博弈

2020-12-20 閃電新聞

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6日訊 網際網路時代,網絡熱詞接二連三湧現,讓人猝不及防又挪不開視線。而那些短期內躥紅的網絡熱詞,在被商家們搶註成商標後迅速收割流量,不費吹灰之力就獲得了免費宣傳的待遇。藉助這波宣傳的東風,一些有實力的商家能夠迅速造勢,引來投資和快速發展的良機。

近日,「早安打工人」系列話題火爆網絡,成為很多上班族的自稱,越來越多的人還發出了「打工語錄」。截至目前,已經有多家公司和個人看到了商機,爭相搶註冊與「打工人」相關的商標,目的是抓住轉瞬即逝的機會,分得自己的一杯羹。

「打工人」系列商標被搶註

不會「蹭熱點」的商家不是好營銷

閃電新聞記者通過企業信息查詢平臺天眼查和企查查APP提供的資料獲悉,率先申請「早安打工人」商標的為廣州執品貿易有限公司,申請時間為2020年10月20日,當時顯示為註冊申請狀態。僅僅幾個小時之後,「早安打工人」就顯示已被註冊商標,申請人為廣州執品貿易有限公司與廣州九天廣告傳媒有限公司,分類包括餐飲住宿、廣告銷售、通訊服務等。與「早安打工人」極度相似的「打工人」也顯示被註冊商標,申請人為陝西鑫明輝智慧財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劉磊、蕪湖本地頭條科技有限公司,分類包括科學儀器、網站服務、社會服務等。

需要著重指出的一點是,廣州九天廣告傳媒有限公司還在去年4月申請了「大碗寬面」這一商標,並因此被吳亦凡的粉絲戲稱為「蹭熱點狂魔」。「大碗寬面」最早源自2017年吳亦凡參加綜藝節目的一個梗。2019年4月,吳亦凡據此創作了中國風歌曲《大碗寬面》,並且迅速傳播開來。雖然多次被認定為商標無效需要等待實質審查,但廣州九天廣告傳媒有限公司喜歡「傍熱點」似乎已經是公開的秘密。

除了上述公司外,記者還發現,一家位於山東青島的商家也申請了搶註「早安打工人」商標,資料顯示,這是一家名為 「即墨區打工人小賣部」的個體戶。而如果再細分下去的話,已經被申請註冊的「打工人」系列商標,還有「打工仔」「打工一家人」「打工妹」「打工兄弟」「打工管家」「打工釘子戶」等,可以說是琳琅滿目。

搶註網絡熱詞

真是「一本萬利」的好生意?

窺一斑而知全豹。透過「打工人」系列商標成為商家的香餑餑這一事件,我們不難發現,總有思維活絡的商家能在網絡熱詞剛剛開始流行的時候就嗅到商機,進而搶佔流量和經濟利益的制高點。很多「吃瓜群眾」不禁要問:網絡熱詞註冊商標何以擁有如此大的魔力?

首先,網絡流行語多半朗朗上口,貼近絕大多數普通人的生活,或展示某種美好願景,或被拿來自嘲或者概括境遇,能夠在最短時間內被大眾迅速接受,進而藉助網際網路傳播的優勢,獲得爆炸性的傳播效應。因此,不管這個流行熱詞是「陽春白雪」還是「下裡巴人」,用極低的成本搶來做品牌名稱,都是省時省力的捷徑。

根據國家知識產權局給出的商標註冊和審查流程,從註冊—受理—實質審查—初步審定公告—下證,一套完整的註冊流程下來最低只需要270元。即便存在爭議需要覆審,費用大多也能控制在兩三千元範圍內,這對很多企業和個人來說都是可以接受的。

不過,簡單梳理一下此前爆紅過的網絡熱詞,我們也不難發現這樣一個現象:有的網絡流行語怎麼看也不像是一個商標該有的樣子。比如「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再比如「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等,它們印在商品包裝上,多半會讓人產生一種流行廣告語的錯覺,而不會把它當作一個「正經」商標,無形中拉低了這個商標的「身價」。而且,即便有些網絡熱詞被很多商家一致看好「錢景」,最終卻沒有通過相關部門的審核。以2016年開始流行的「藍瘦香菇」為例,儘管當時好多商家申請註冊註冊這個商標,但卻一次次被明確裁決:這個網絡熱詞缺乏商標應有的顯著性,申請均不予受理。對「藍瘦香菇」情有獨鐘的商家們,集體遭遇了「竹籃打水一場空」的境遇。

來自同行間的「暗箭」也不得不防。一般而言,網絡熱詞走紅後往往會引來一窩蜂似似的商標註冊申請。即便自家商標註冊成功了,還很極大概率面對和不同商品重名或者撞衫的尷尬。通過多家搜尋引擎給出的數據我們看到,同樣一個網絡熱詞在成為商標後,往往會有服裝、飲料、藥品、電子產品、化妝品、玩具、餐飲等多個行業迅速「入局」。那麼問題來了:假如360行都有一個「打工人」存在,個體想要獲取鶴立雞群的經濟利益,又怎麼可能輕而易舉呢?

商標搶註後遺症

「後浪」出沒,「蹭熱度」需走心!

正因如此,很多有實力的企業都將自家品牌的效應延伸到了更廣泛的領域。以「剁手黨」們熟知的電商平臺「京東」為例,從最早的「360buy京東商城」到「京東」「JD.com」,京東的主商標越來越多,由「京東」這個品牌衍生出的「奶茶妹妹」「joy狗」等熱詞也曾紛紛被搶註。不堪其擾之下,京東第一時間對與自己相關的業務進行了全類別註冊。目前,京東白條、京東快車、京東生鮮都已經被悉數納入麾下,甚至就連「吉祥物joy狗」的保護工作也做到了極致——中英文商標、各種各樣形態的商標應有盡有。商場如戰場,搶註自家商標起到的防禦效果顯而易見。

天眼查APP顯示,僅10月28日一天,四川海底撈餐飲股份有限公司就新增177條商標信息,包括「池底撈」「撈底海」「粵底撈」「渠底撈」「清底撈」「深海底撈」「海底撿」等。業內普遍認為,這與今年8月海底撈狀告「河底撈」商標侵權敗訴有關。吃了啞巴虧的海底撈終於意識到了搶註商標的重要性,開始建立自己的商標保護矩陣。

2019年4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對《商標法》的修改,加大對侵犯商標專用權行為的懲罰力度,修改條款將惡意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賠償額由1倍以上3倍以下提高到1倍以上5倍以下,並將法定賠償額上限從300萬元提高到500萬元。但這仍不能完全阻止商家碰瓷,「今日油條」碰瓷今日頭條成網紅,以及「你好打工人」的註冊申請仍在不斷增加就是最好的例證。

與企業和商家的運籌帷幄相對,個人根據網絡熱詞搶註商標的行為,多半是為了奇貨可居,日後賣個好價錢,已經和產業布局關係不大,。當然,商標搶註看走眼的案例也不勝枚舉。在流量為王的時代,熱度總是來去匆匆,曾經的流行語也會變得身份尷尬,給人落伍、土氣的印象。想想曾經流行的老鼠愛大米、神馬都是浮雲、元芳你怎麼看……現在都已經泯然眾人矣,更不要提還能帶來多少經濟效益了。所以,網絡熱詞搶註商標,除了下手要快,還需要一雙慧眼。否則,迅速被「後浪」拍在沙灘上,也不過是分分鐘的事情。

閃電新聞記者 楊玉金 報導

相關焦點

  • 現行商標註冊取得制度給搶註商標留下投機的空間且難以解決
    的發生,反映出現行商標註冊取得制度給搶註留下了空間,而商標搶註當然,也甚少談及這一行為對於企業長遠發展而言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商標搶註與「專利海盜」都是在現有法律制度中年利的投機行為如果這些權利人一時沒有將其價值不菲的名稱申請商標註冊,別人自然不會放過這一商機,花幾千元錢成本,獲取幾萬元、幾十萬元甚至百萬元的回報都是可能的。
  • 搶註李文亮商標被駁背後:搶註成功高價轉售
    (原標題:搶註李文亮商標被駁背後:名人易被搶 季奈爾60萬轉售)
  • 秦皇島一公司搶註商標敲詐牟利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這家公司發起的多個商標官司也全部敗訴多位專家告訴記者,通過惡意搶註商標、惡意投訴、職業索賠等方式敲詐牟利的群體依然存在,其背後的產業鏈向數字經濟領域侵蝕蔓延,嚴重破壞公平的營商環境和正常的商業秩序,甚至有成為「商業水軍」的態勢,應予嚴厲打擊。
  • 丁真商標被搶註,遭遇商標搶註怎麼辦,丁真珍珠是什麼
    丁真商標疑遭搶註!網紅商標遭遇花式搶註怎麼辦?近年來,山寨仿冒品牌、商標的問題層出不窮。除了某公司搶註海底撈商標引爭議,還有李佳琦的「oh my god,買它買它!」丁真是誰?12月15日丁真商標疑遭搶註再次衝上熱搜。憑藉著天生的帥氣與清澈大眼,丁真籤約國企,推出宣傳片,瞬間登上熱搜前排。他的爆紅也讓一些企業嗅到了商機。11月14日以來,多家公司提交了丁真商標註冊申請,類別涉及日化用品、教育娛樂、網站服務等。有專家認為這些行為無異於火中取慄。
  • 網紅商標遭花式搶註怎麼辦?專家:規範商標註冊市場
    丁真走紅姓名疑被搶註商標 李佳琦聲音商標申請被駁回網紅商標遭遇花式搶註怎麼辦□ 本報記者 趙麗「oh my god,買它買它!」很多人都熟悉李佳琦在直播間賣貨時的口頭禪。但這能否申請聲音商標註冊,答案出來了。天眼查App顯示,李佳琦作為股東之一的上海妝佳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今年4月申請註冊的「oh my god,買它買它!」
  • 搶註商標=飲鴆止渴
    商標搶註,對於多數中國企業來說,已經不再陌生。這種通過搶在原商標所有者之前在某國(地區)註冊該商標以牟利的行為,不僅違反誠實信用原則、侵犯他人在先權利,更佔有和浪費了寶貴的公共資源。近年來,惡意攀附他人商標聲譽、搶註知名度較高商標、反覆搶註等惡意搶註商標的行為更是愈加規模化、專業化。
  • 「人大校徽商標被搶註」的警示
    (12月9日《中國青年報》)  十年之前,我國一大批高校的校名、校徽及有關重點建築、附屬學校等,紛紛納入商標申請註冊範疇。這主要緣於一些高校的校名、校徽經常被不法商家「借用」,並牟取利益。比如,北京兩家出版社擅自標註「清華」字樣,被告上法庭。「清華大學」註冊為「馳名商標」,就意味著之後任何企業名稱和商品中都不能未經授權而隨意使用「清華」字樣。
  • 搶註商標勒索商家?國家知識產權局和法院出手遏制
    多位專家告訴記者,通過惡意搶註商標、惡意投訴、職業索賠等方式敲詐牟利的群體依然存在,其背後的產業鏈向數字經濟領域侵蝕蔓延,嚴重破壞公平的營商環境和正常的商業秩序,甚至有成為「商業水軍」的態勢,應予嚴厲打擊。搶註商標勒索商家小林是一家情趣用品網店的店主。去年下半年,連同他的店鋪在內的上百家情趣用品網店,被秦皇島某公司以「自衛」商標被侵權為由進行投訴。
  • 國商所 - 騰訊註冊「打工鵝」商標,「蝦仁豬心」
    生活,從不虧待每一個努力向上的人。要說2020年最火的梗,「打工人」絕對算其中之一。「早安,打工人!」「打工人,打工魂,打工都是人上人。」「今天搬磚不狠,明天地位不穩」……隨著這些與「打工人」相關的流行語和表情包席捲網絡,網友們人人自稱「打工人」,以此來幽默自嘲,或者自我鼓勵。前不久,「打工人」還被《咬文嚼字》評為年度流行語之一。
  • 「阿京騰百」商標被駁回背後:搶註商標牟利,還有人專盯韓星
    2019年2月,騰訊作為異議人,阿里、京東、百度作為共同申請人,四家網際網路大廠聯手對「阿京騰百」商標提出異議。「職業註標人」惡意註冊商標牟利,搶註韓國藝人名字註冊一枚商標,需要經過哪些流程?趙佔領告訴南都記者,商標註冊首先需要經過初審,初審通過後商標局會予以公告,在3個月內公告期內,如果沒有人提出異議,則公告期滿後即註冊成功。如果在公告期內有人提出異議,但是異議被駁回,則異議人可以申請覆審,如果覆審仍然駁回異議,則商標也會成功註冊。
  • 搶註商標,是蹭熱度還是不要臉?
    如果世界上還有誰能比自媒體人還會追熱點的話,那一定是追熱度搶註商標的那群人。往往是一個話題剛開始在衝浪選手們的網際網路世界產生痕跡,自媒體人還在觀望時,相關名詞就已經被註冊成商標了。那速度,真是比閃電五連鞭更快。
  • 打擊商標侵權行為,向惡意搶註商標行為亮劍
    相同的名義登記公司並搶註他人名下相同或近似商標,其惡意搶註商標、囤積商標的行為被依法嚴懲,有效地維護了合法商標企業的正當權益和正常的市場秩序,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國家省市三級行政主管部門高度重視及時跟進督辦針對此類案件,專家認為,一個商標的背後,傾注了註冊人及其團隊大量的心血,已經成為企業的隱形財富。
  • 網紅熱詞病態搶註:轉讓申請中的「丁真」商標要價18萬
    另外,近期的網絡熱詞「打工人」,自2020年10月23日起至12月13日,已有142件商標註冊申請;「乾飯人」自2020年11月17日起,已有45件申請。澎湃新聞隨機暗訪了鄭州市文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這家公司是一家註冊資本100萬元的小微企業,於11月17日在43、32類商品上申請註冊了「耗子尾汁」商標,還在多類商品上申請註冊「乾飯人」。
  • 然而「王思聰」商標卻被搶註70次?
    一些商家也從中發現了商機,火速上線了多款「王思聰吃熱狗頭像」手機殼、衣服、包包...,各種五花八門的周邊產品讓人目不暇接。本來大家都以為這件事情已經過去了,近日,有消息稱,王思聰去申請了「吃熱狗」照片的專利。也就是說,如果有人再想使用這張照片進行商業用途,那是必須要給他付費的。
  • 商標被搶註怎麼辦?
    近年來,商標被搶註的現象已經屢見不鮮,商標屬於智慧財產權之一,註冊商標成功等於擁有了一項隱形資產。註冊商標的時機很重要,如果有理想的商標,一定要及時申請註冊,不然很可能會被別人搶先註冊。那如果真的被搶住了,我們該怎麼辦呢?
  • 財經辣評:投機不取巧!喬丹體育敗訴,「傍名人」得謹慎了
    這齣「不允許本尊使用本名」的訴求被駁回背後,實際上是在法律上對「傍名人」商標的權利使用範圍進行了新的界定。這也給更多的企業敲了警鐘:寄希望於搶註名人名字作為商標,進而壟斷名人資源獲取利益的行為,投機卻不取巧,無論是法律還是大眾,都不一定會買帳了。
  • 從商標惡意搶註聊聊商標權利濫用的那些事|天聞說
    作者 | 李淑娟 上海融力天聞律師事務所序言:近期在處理多起商標案件時,遇到商標搶註人濫用權利進行惡意訴訟的情況,這不禁讓我想起了最高院2017年發布的第82號指導案例「歌力思」案,今天想再次老生常談該案;同時因此而檢索了一下,在該案之後商標侵權糾紛中出現的為數不少的類似判決,比如:北京盤古博瑞訴天津首創新港置業「愛這城」商標侵權糾紛,許愛珍訴周玉蘭「翌芙萊
  • 人大校徽商標被搶註或是件好事
    (12月9日《中國青年報》)  十年之前,我國一大批高校的校名、校徽及有關重點建築、附屬學校等,紛紛納入商標申請註冊範疇。這主要緣於一些高校的校名、校徽經常被不法商家「借用」,並牟取利益。比如,北京兩家出版社擅自標註「清華」字樣,被告上法庭。「清華大學」註冊為「馳名商標」,就意味著之後任何企業名稱和商品中都不能未經授權而隨意使用「清華」字樣。
  • 丸龜制面員工竟搶註「龜丸」「丸龜」商標!
    知得失說與以往商標糾紛不同的是,丸龜制面的糾紛發生在上海丸龜制面店鋪和員工之間,因上海一家「丸龜制面」店鋪員工搶註與公司相似的商標,被以違反規章制度、有損公司利益為由解除勞動合同。然而火爆背後隨之而來的是商標糾紛也就多了。◆員工申請「龜丸」「丸龜」商標被開除2019年9月,一「丸龜制面」店鋪員工吳某分別申請註冊商標「龜丸」及「丸龜」在第43類餐館類別。據了解,「丸龜制面」隸屬於株式會社東利多公司,且該公司最早於2010年就申請註冊了第43類相關商標,至今總共有8件帶有「丸龜」字樣的商標。
  • 商標搶註之爭:從「同仁堂」被人搶註,到國產無印良品打贏官司
    比如海信電器就曾被德國的一家公司搶註,為了奪回官司勞師動眾打跨國官司不說,最後還是花費不菲才購回商標達成和解。愛喝茶的朋友如果在韓國點一壺龍井茶,或者大紅袍,可能會喝到一壺有著「龍井茶」商標的韓國茶葉。至於說在菲律賓街頭買一盒「紅塔山」或者是「阿詩瑪」,那麼恭喜你可能會買到菲律賓產的紅塔山、阿詩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