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雄城際鐵路河北段預計於今年年底正式開通運營,目前沿線各車站建設進入收尾階段。圖為雄安站。長城新媒體記者 劉瀟 張晨光 攝
雄安站總建築面積47.5萬平方米,建築高度47.2米,主體共5層,其中地上3層、地下2層。從高空俯瞰,毗鄰白洋澱的京雄城際雄安站就像荷葉上的一滴露珠,顏色使用藍色漸變色,寓意「清泉源頭,風吹漣漪」。雄安站建設,應用了BIM、 智能建造、信息化技術、清水混凝土、 綠色建造等多種「黑科技」。長城網記者 劉瀟 張晨光 攝
雄安站是一座橋式站,距離雄安新區起步區約20公裡,京港臺高鐵、京雄城際、津雄城際三條鐵路線路匯聚於此。圖為雄安站站臺。長城網體記者 劉瀟 張晨光 攝
雄安站形成多進多出的進出站流線格局。旅客進站可乘公共運輸工具到達首層的落客平臺進入首層候車廳進站;地鐵到達旅客可進入首層或高架層候車廳進站。旅客出站可通過城市通廊,在夾層換乘地鐵、公交、計程車,還可以下至地面層換乘公共運輸。同時國鐵出站廳設有通往地面層和高架層候車廳的扶梯,國鐵旅客無需出站即可在站內換乘。圖為正在進行最後收尾施工的雄安站。長城網記者 劉瀟 張晨光 攝
走進站內,安裝座椅、調試電梯……施工人員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最後的收尾工作。站在車站首層的候車大廳內,一次澆築成型,不做任何修飾的清水混凝土結構的大廳給人清新自然之感。據介紹,雄安站採用雙層立體候車布局,以地面層進站為主,高架層進站為輔,利用地面層和站臺層之間的空間設置出站夾層,實現旅客進出分層、到發分離,進出暢通。長城網記者 劉瀟 張晨光 攝
工人正在進行施工。長城網記者 劉瀟 張晨光 攝
雄安站內景。長城新媒體記者 劉瀟 張晨光 攝
工人對外牆進行清潔。長城網記者 劉瀟 張晨光 攝
工人在安裝調試燈光。長城網記者 劉瀟 張晨光 攝
雄安站內景。長城網記者 劉瀟 張晨光 攝
固安站。長城網記者 劉瀟 張晨光 攝
固安東站位於廊坊市固安縣境中部,距固安縣城約12公裡。固安東站的空間造型借鑑了當地特有的柳編工藝。長城網記者 劉瀟 張晨光 攝
固安站站臺。長城網記者 劉瀟 張晨光 攝
固安站站臺。長城網記者 劉瀟 張晨光 攝
為充分體現「花木之鄉」的文化特色,固安東站外幕牆採用雙曲面加工工藝,描繪出波光粼粼的水波紋造型;室內吊頂採用白色及木色鋁方通垂片,白色方通貫穿東西,木色方通通過尺寸調整勾勒出優美的樹葉造型。固安東站鋼結構、屋面、幕牆及室內吊頂均採用雙曲面造型,是施工中的難點。為此,建設中,鋼桁架、屋面板、幕牆鋁板、室內吊頂方通垂片均採用了BIM(建築信息模型)技術進行模擬,再進行材料加工,最終滿足了高精度的施工要求。長城網記者 劉瀟 張晨光 攝
霸州北站則位於霸州市西北側,距霸州西站約14公裡。霸州北站幕牆將「龍形」圖文與漢字的「門」字巧妙結合,應用到建築的雙層輪廓上。長城網記者 劉瀟 張晨光 攝
霸州北站內景。長城網記者 劉瀟 張晨光 攝
霸州北站內景。長城網記者 劉瀟 張晨光 攝
霸州北站內景。長城網記者 劉瀟 張晨光 攝
霸州北站內景。長城網記者 劉瀟 張晨光 攝
鐵路,京雄,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