憋很久了:德國大使在中國最忌諱的日子還幹過這麼噁心人的事

2020-12-11 環球網

德國和美國大使館星期三發表聲明,粗暴幹涉中國內政,再聯想起德國之前對中國「幹涉內政」的指責,耿直哥還真想起一件事不吐不快。

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公祭日、80周年祭的當天,德國駐華大使和法國駐華大使聯合發了一個不三不四的「教育中國人」的文章,鑑於德國駐華大使一而再再而三地噁心人,今天耿直哥非要把這事翻出來說道說道。

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死難者80周年祭的當天,德國駐華大使柯慕賢(Michael Clauss)與法國駐華大使黎想(Jean-Maurice Ripert)在日本人控股的《金融時報》中文網上刊登了一篇文章,借著南京的公祭日大談起他們德國和法國在二戰後「和解」的經驗。

這些經驗包括:

1、雖然德國二戰時給歐洲各國帶來了殺戮、迫害和掠奪,但二戰後法國有遠見卓識的國家領導人卻以寬宏大量的態度原諒了德國,所以「和解」不僅要有加害者的道歉,也需要受害者的原諒。

2、不要糾結於戰爭時期的具體罪行,也不要總惦記著讓加害國賠錢,這樣才能實現「和解」,

3、加強青少年交流才能實現和解。

最後,這篇文章總結說,法國與德國的「和解」如今實現了歐洲的和諧乃至一體化的發展,給兩國乃至歐洲都帶來了巨大的紅利。所以他們認為「有必要在南京大屠殺紀念日到來之際分享我們的經驗」。

不過,面對這倆歐洲外交官這篇「聖母風」滿滿的文章,耿直哥卻覺得格外反胃。

第一, 你德國叨叨了那么半天法國願意跟你「和解」,德國至少也為戰爭罪行道歉和下跪了,而且德國從體制上根本上和法西斯徹底劃清了界限,不僅徹底批判和反思了那段歷史,甚至還在憲法中封殺法西斯思想和任何支持法西斯的言論。

可日本有這麼做嗎?日本有為二戰的罪行認真道歉嗎?日本有和二戰時的法西斯罪行徹底決裂嗎?日本有廢除、禁止和封殺為二戰時期種種做法「招魂」和「洗白」的思想與言論嗎?

不用中國人回答,先問問韓國人。

如果在您看來,供奉著二戰中的甲級戰犯,把極右翼軍國主義言論視作言論自由,拒絕承認慰安婦性奴和大屠殺罪行的日本,僅僅因為說了一兩句日式道歉——給您添麻煩了——就足夠值得原諒了,那您更是在侮辱你們德國人自己,在侮辱你們當年在猶太人墓碑前下跪的領袖以及你們的憲法了。

第二, 當你德國大使的柯慕賢用中文兜售「和解」時,我並沒有看到你同時用日語或是在面向日本人的媒體上刊登過什麼要求日本人也「學習德國認真道歉」的內容。您最好儘快補救這一情商上的漏洞。

而我非常清楚的記得,也是必須要提醒讀者的是:在2014年中國國家領導人出訪德國時,提出希望日本能學習德國認真反思二戰罪行的態度後,就是你立刻跳出來抗議我們的做法,說什麼「我們德國不想捲入你們中國和日本的糾紛中」,怎麼到了南京大屠殺死難者80周年祭,你倒是出來了。

不僅如此,當年在面對《南華早報》的採訪時,你柯慕賢對中國所拋出的一番「歐洲已經與德國和解」的言論,在日本的《外交學者》雜誌看來還有這樣一層意思:你似乎是認為日本已經道歉很充足了,現在應該是中國做出原諒姿態的時候了。

所以,你的真實想法,可以大膽說出來。

第三,耿直哥想再說說被德國大使拉來「教育」中國人的法國大使。

了解二戰的歷史的人,都知道法國人在面對德軍的攻勢時幾乎沒怎麼抵抗就很快投降了,而且還迅速成立了一個依附於納粹德國的傀儡政權。所以法國在二戰中所有國家中的損失是相對較少的一個,和對抗日本法西斯的中國、以及德國法西斯的前蘇聯、波蘭、前南斯拉夫乃至希臘根本都比不了。

換言之,如果今天被德國拉來「教育」中國的是波蘭、希臘或是俄羅斯,耿直哥我都不會覺得向見了法國一樣覺得可笑。

實際上,正當法國大使今天和德國大使在那裡扯什麼「和解」的時候,波蘭、希臘這些遭受德國傷害更加沉痛的國家都還在向德國討要戰爭賠款。德國大使在如今這篇文章裡「教育」中國人「不要總惦記著讓加害國賠錢」的 「和解經驗」,看起來並不那麼普世。

第四,非常重要的一點。我們想對所有好為人師的西方文明世界明確我們的戰爭史觀:二戰,在以中國為代表的、尋求民族解放、受帝國主義壓迫地區人民揭竿而起之前,這場戰爭並沒有什么正義可言,而不過是一場帝國主義之間重新瓜分世界利益的「洗牌」戰爭罷了。所以,對於法國和德國戰後看似積極的「和解」,到底是出於歐洲人性的光輝還是持續幾百年歷史的利益媾和,中國作為這段歷史始終的受害者,絕對有保持微笑的資格。

所以,在反法西斯戰爭中,我們中國人遭遇了徹徹底底的侵略。我們今天要的,則只是一個侵略者徹徹底底的道歉和自淨。與你們巧舌如簧的歷史邏輯相比,我們的苦難和訴求都很純潔。

當然,你們想在與中國無關的時機互相秀和解,我們不幹涉你們「歐洲內政」。這也是為何我們《環球時報》會在2015年5月8日刊登你們德法兩國在歐洲面前秀「和解」和吹捧歐洲一體化的文章。不過,2年後的今天,歐盟更分裂時,我們中國卻被扣了一頂分裂歐洲的大帽子,這帽子也是你德國駐華大使柯慕賢的傑作。

以上。

最後,送給中國人的話:聯邦德國之所以會去華沙驚天一跪,和日本對華反省態度卻起伏不定,都是超級大國指揮棒下的冷戰邏輯使然,分裂中的西德向東歐下跪是北約集團向華約集團發出的瓦解心戰的一部分,而歐洲和解與歐洲方向的冷戰結束是同步的;要日本人向中國人下跪(或者日本不下跪中國人也放棄了對日本的譴責),大概要等到中國承受的冷戰思維被現實終結才會有個了斷。不管是誰,說什麼,都沒用。

執筆:耿直哥

相關焦點

  • 日媒:中國最忌諱日子為何成為日本盛大節日
    在中國,農曆的7月15日被稱為「中元節」,是最具傳統的鬼節。這個時期最被中國人所忌諱,但在日本成為了不亞於新年的盛大節日,上班族還能得到長達1周的假期,各地也舉辦極為熱烈的活動進行慶祝。在中國的「中元節」傳說中,地官會在陰曆七月十五這一天打開地獄之門,無數鬼魂湧到陽間,他們之中有許多帶有不祥之氣,如果不實行一定的避忌措施,就會帶來災禍和麻煩。人們認為,七月十五是一年之中陰氣最重的一天,在這一天民間有許多忌諱,如忌諱夜遊、忌諱偷吃祭品、忌諱熬夜、忌諱靠牆等等。 在中國習俗中,並不僅僅七月十五這一天需要避忌,農曆七月,被稱為鬼月。
  • 美國駐德大使確實「有毒」!一句話惹怒中國和德國
    作者:石江月由於德國聯邦經濟部長阿爾特邁爾稱不排除華為參與德國的5G網建設,有媒體問如果遭到竊聽怎麼辦?他回答說,當年美國竊聽,德國並沒有抵制美國。此言一出,美國駐德大使格雷內爾不幹了,立即大呼「受到侮辱」。
  • 人在單位,最忌諱這「四種事」
    人在單位,最忌諱以下這「四種事」,看看你有沒有犯忌。努力避開鋒芒,讓自己混得如魚得水,人生舞臺越來越寬。1.對同事的工作漠不關心,把自己當成局外人。有一次,單位的同事老李把一份文檔保存了,但是不知道保存在什麼位置了,找了很久都沒有找到,於是,找到大冰,希望得到他的幫助。大冰走到老李的辦公桌前,敲了敲鍵盤,說,「這種事情,還是找專業維修人員,我沒有那麼多時間。」一句話,就拒絕了老李的請求,還用敲鍵盤的動作,表示自己有點生氣。單位有的事情,需要大家通力合作才可以完成,一個人是無法做到的。
  • 「德國製造」為啥強?大使揭秘德國的「創新攻略」
    10月末,德國總理默克爾訪華,這是她任內第八次訪華,成為訪問中國次數最多的西方國家元首。11月5日,德國駐華大使柯慕賢做客人民網強國論壇,就中德關係等話題與網友在線交流。這是柯慕賢大使第三次做客人民網,他也成為了做客人民網次數最多的駐外大使之一。
  • 中國駐德國大使就留學生回國等多個問題給出建議
    中國駐德國大使就留學生回國等多個問題給出建議 2020年03月23日 20:53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中國之聲微信公眾號   德國留學生是回國還是繼續留守?
  • 德國AB品牌攜手中國區品牌大使宋佳 AB智慧御齡 逆轉可見肌齡
    來源標題:德國AB品牌攜手中國區品牌大使宋佳 AB智慧御齡 逆轉可見肌齡 2020年7月3日,智慧科技御齡專家德國AB品牌(全稱:Augustinus Bader奧古斯汀·巴德)官宣演員宋佳成為德國AB品牌大使,她是AB品牌官宣的中國區首位品牌摯友
  • 世界盃巨星這麼幹,中國球員也...
    拉球場上的事兒也不是沒有,1990年世界盃揭幕戰對於英格蘭名將萊因克爾是「一生中最可怕的經歷」,在對陣愛爾蘭的比賽中比賽中這傢伙突然覺得腸道不適,在一次防守中終於沒憋住大便失禁,這位從未得過一張黃牌被譽為「足球紳士」的球星頗具大將之風,「我很幸運那晚上下雨了,我還能做點什麼來補救,你能看到我像只小狗似地在地上蹭,哪是我在想法子搞乾淨」。
  • 第八屆德國電影節開幕,王學兵擔任中國宣傳大使
    新京報訊(記者 周慧曉婉)11月13日,第八屆德國電影節開幕式在北京百老匯影城(當代MoMA中心店)舉行。本屆電影節由德國電影協會主辦,北京德國文化中心·歌德學院(中國)和百老匯影城協辦。
  • 同觀·德國|美國大使的「恐嚇信」背後:美俄間又一場較量
    美國駐德國大使居然公開向德國企業發出「恐嚇信」,身為外交官為何會做出如此失禮之事?德國政府又是如何應對的? 派駐哪個國家的美國大使目前在派駐國是最受孤立的人?答案可能令人驚訝:不是在莫斯科,甚至也不是在委內瑞拉的卡拉卡斯,而是在德國首都柏林。
  • 這口惡氣普京憋了很久,現在真揚眉吐氣了!
    一個接一個的「最」,而且就是最好,沒有之一。普京誇讚道這種程度,真是非常罕見。這款被稱為F22殺手的蘇-57,可能也確實讓普京揚眉吐氣。要知道,前有美國的F-22,後有中國的殲-20,在五代機研製方面,作為老牌航空強國的俄羅斯,卻落在了後面。現在,蘇-57終於登場,意味著俄羅斯終於繼美中之後,稱為第三個擁有五代機的國家,擁有了對抗美國F22的能力。在現代戰爭中,沒有制空權,一切都無從談起。
  • 談戀愛最忌諱的事,千萬不要做!
    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說一說戀愛中最忌諱的事。戀愛中最忌諱有話說不清楚,總是讓對方猜。其實不管是男生或者女生都一樣,在有事情時,喜歡把事情說得很模糊,希望通過暗示來提醒TA你內心的想法,讓這些答案作為你衡量TA在你心中的位置。
  • 住著白人的德國小鎮,年年過春節,過得比中國還熱鬧,自稱中國人
    但是,在一個遙遠的德國小鎮,這裡都住著白人,他們每年這個時期也會過春節,而且還會在街上舉辦一些熱鬧的活動,其場面一點也不比中國的春節遜色。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小編來帶你了解一下其中的秘密吧!在德國巴伐利亞州有一個名為「 迪特福特」的「 中國城」,這裡被叫作「中國城」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了。這座城市著名的「 中國人泉」尤其引人注目。
  • 敏感時刻,中國駐加拿大大使最近幾天還做了這些事
    圖片來自中國駐加拿大大使館網站參考消息網12月20日報導中國跟加拿大的外交摩擦仍在繼續。作為一線外交官,中國駐加拿大大使盧沙野最近馬不停蹄,除了在加主流報紙發表署名文章,呼籲加拿大不要「走上背離公平正義的道路」,盧沙野大使這些天還做了這幾件有利於兩國各領域交流的事。
  • 夫妻生活中,男人最忌諱的3件事,最好不要做
    夫妻生活中,男人最忌諱的3件事,最好不要做。男人最忌諱的三件事是什麼?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一、缺少信任,信任是感情的基礎,如果夫妻之間連信任都沒有了,那麼兩個人就會搭夥過日子,這種日子會很難熬,而且比較痛苦,如果沒有了信任,兩個人相互猜忌、胡思亂想,動不動就會覺得對方與另外的人產生了曖昧,憑自己的想像就能猜測出事實的真相,沒有信任兩個人很難溝通,誰也不相信誰。
  • 敏感時刻,中國駐加拿大大使最近幾天還做了這些事——
    12月14日,中國駐加拿大使館與卡爾頓大學在渥太華共同舉辦「一帶一路」倡議研討會,盧沙野大使致歡迎辭。圖片來自中國駐加拿大大使館網站參考消息網12月20日報導 中國跟加拿大的外交摩擦仍在繼續。作為一線外交官,中國駐加拿大大使盧沙野最近馬不停蹄,除了在加主流報紙發表署名文章,呼籲加拿大不要「走上背離公平正義的道路」,盧沙野大使這些天還做了這幾件有利於兩國各領域交流的事。
  • 夫妻間最忌諱的事
    在日常生活中,要想婚姻過得長久且美滿,就需要雙方都足夠用心才行,只有某一方開始敷衍對方,彼此就容易產生矛盾,最終導致兩人分道揚鑣。很多人可能會以為,夫妻會選擇離婚一定是發生了什麼大的家庭矛盾。其實,婚姻關係的破裂除了上述原因以外,還會受到一些不起眼的因素的幹擾。
  • 中國駐德國大使:留學生回國與否,需權衡這兩個因素
    北京時間4月2日,中新網、中國僑網邀請中國駐德國大使吳懇以及僑界代表,介紹中德共同應對疫情的舉措及當地華僑華人的貢獻。僑胞和留學生是否回國需權衡兩方面因素在被問及僑胞和留學生是否需要回國時,中國駐德國大使吳懇表示需權衡兩方面因素。
  • 夫妻生活中,特別忌諱這兩件事,想過好日子別不當回事
    可似乎,不少走進婚姻的夫妻,並不懂珍惜彼此的緣分,更多的只是在搭夥過日子,面和心不和,根本就沒把對方當成最親密的愛人,而只是一個路人,心裡想的只是自己,全然不在乎對方的感受,做著傷害對方的事,說著讓人心寒的話。,這樣的婚姻,這樣的夫妻生活,往往是最讓人無力和痛苦的。
  • 自體脂肪填充後最忌諱的事是什麼?
    自體脂肪填充後最忌諱的事是什麼? 自體脂肪填充後最忌諱的事是什麼?
  • 羅馬尼亞駐華大使:如今我仍然不能假裝很了解中國
    這就是我們要做的事,讓更多的中國年輕人了解羅馬尼亞。  無界新聞:你到中國擔任大使之後,對中國的印象有何改變?  高智達:在出任駐華大使之前,我對中國有一定的了解。我的職業生涯中和中國外交官、中國人有過很多接觸,但那和住在中國不一樣。  四年前我來到北京,學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忘掉我之前對中國的所有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