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醫院骨科副主任醫師 郝海虎--情系邊疆 精準治療造福當地...

2020-12-23 山西青年報

山西大醫院骨科副主任醫師 郝海虎

情系邊疆 精準治療造福當地百姓

  郝海虎 男,40歲,山西洪洞人,醫學博士,山西大醫院骨科副主任醫師,山西省「三晉英才」支持青年優秀人才,現為山西省醫學會骨科專業委員會創傷學組副組長,中國醫師協會骨科分會足踝外科學組青年委員,山西省基層衛生全科醫學專業委員會委員。
   擅長:創傷骨科,關節外科,足踝外科,骨質疏鬆性骨折的診治。如:髖部骨折、骨盆髖臼骨折、四肢骨折、脊柱骨折的治療及人工關節置換術、骨質疏鬆性骨折的微創及綜合治療、足踝部創傷及拇外翻畸形矯形術等。
   出診:周二下午、周四上午
  
  本報記者 孫夢釗 王鈺欽
   郝海虎在2017年2月援疆期間,善於管理,敢於擔當,他制定出創新管理辦法,規範並制定骨科中心新的規章制度並嚴格執行。通過援疆,他為六師老百姓提供了質優、價廉、便捷的醫療服務。
   在他帶領下,六師醫院能夠承擔起更多為老百姓服務的責任,贏得了各族群眾的信任和讚譽,增進了與受援地各族群眾的情誼,促進了民族和睦相處、和諧發展,助推了受援地不斷夯實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的基礎。
  投身援疆事業 行動踐行醫德
    2017年2月,郝海虎隨同山西省第三批援疆幹部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帶著省委省政府的重託,帶著山西省衛計委及醫院各級領導和同事們的期盼,胸懷豪情壯志,投身援疆事業。
   他所援疆的地方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醫院,位於北疆五家渠市。當時,郝海虎被任命為六師援疆衛生組黨支部書記,第六師醫院副院長、骨科中心主任。在工作中,他能夠協調醫院與援疆幹部之間的各種工作,積極參與並帶頭下團場、農場、牧場醫院義診、講課。能夠很好地管理好自己的援疆專家團隊,注重把提高醫療技術及科室管理、科室發展有機地結合起來。
   2017年3月,郝海虎被任命為六師醫院骨科中心主任。當時六師醫院的骨科主任被派去南疆麥蓋提縣人民醫院支醫,郝海虎全面接管了科室管理及臨床工作8個月。通過這一段時間的工作,整頓了科室紀律、規範了科室制度、提高了臨床技術。五家渠市及兵團第六師的團場、農場、牧場的老百姓都在第六師醫院就診,患者多,手術量也很大。
   炎熱的6月,五家渠的天到晚上十點還亮著。一天,骨科收治了一位因摔傷導致左側肱骨髁上骨折的6歲兒童患者,該患者骨折移位嚴重,以往的治療方案是切開復位內固定進行治療。通過檢查,郝海虎調整了方案並親自手術,通過閉合復位,經皮鑽入克氏針進行固定骨折。
   「這樣操作,沒有手術切口,避免和減少了肘關節的骨化性肌炎的發生,肘關節的功能更容易得到恢復。」郝海虎說。手術期間,空調出現故障,穿著厚重的防護鉛衣,他的前胸後背早已溼透。
  嫻熟外科技術 深受百姓愛戴
    手藝是一點一點摳出來的,現在,六師骨科微創手術操作,股骨粗隆間骨折手術切口已經從原來的8釐米縮小為3釐米,手術創傷更小,術後效果更佳。醫生在學到新理念、新技能的同時,患者也可以更早地康復,這對醫患來說是皆大歡喜的事情。
   類似的工作還有很多,在郝海虎的帶領下,科室還新開展了腕管症候群的微創治療、骨質疏鬆症的精準PVP治療;規範了股骨粗隆間骨折、脛骨平臺骨折、橈骨遠端骨折等診斷及治療。
   除此之外,郝海虎每周五早晨9∶00都會準時在科室給大家講課進行業務學習,新疆與內地有兩個小時時差,尤其是冬天,每周五天還沒亮,郝海虎就踏著皚皚白雪啟程前往六師醫院,他總是第一個到達科室,為每一次的課程做好前期準備。
   在一次次的業務學習中,提高了當地醫護人員對骨科深靜脈血栓的預防及治療、骨科病歷文書的書寫規範、骨折的 AO分型及常見分型、骨質疏鬆症的預防及診療等骨科專業知識的認識。
   通過不斷地業務學習,不但提高了六師醫院骨科醫師、護士的診療水平,掌握了骨科前沿知識,提高了臨床技能,而且將骨一科、骨二科兩個科室緊緊地團結在了一起,真正做到醫療資源的合理分配、合理利用。
  發揮自身優勢 貢獻醫學事業
   郝海虎是當時那一批援疆專家中唯一的一名博士,而且是年齡最小的援疆專家。他不但擁有淵博的知識、嫻熟的外科技術,而且還非常善於管理,敢於擔當。他敢於創新管理辦法,規範並制定骨科中心新的規章制度並嚴格執行。
   通過援疆,他為六師老百姓提供了質優、價廉、便捷的醫療服務;為六師醫院規範和提高了多種醫療知識、醫療技能;為六師醫院建立了一些科學的管理制度;並且通過多層次、多方位、多途徑的衛生援疆工作,使六師醫院能夠承擔起更多為老百姓服務的責任,贏得了各族群眾的信任和讚譽。
   除了繁重的臨床和管理工作,郝海虎還積極參加義診,增進民族團結。2007年4月,他隨同六師醫院領導前往中蒙邊境北塔山牧場義診,義診活動結束後,郝海虎來到守望祖國邊境的北塔山牧場畜牧二隊,帶著六師醫院黨委的關懷,看望慰問了駐守在中蒙邊境線上的兩戶牧民,為他們進行健康檢查。
   牧民們非常淳樸、熱情,郝海虎仔細耐心地給牧民們進行診療,講解疾病預防、健康保健、合理用藥等相關知識,並給他們送去一些稀缺藥品。
   臨行前郝海虎默默地掏出200元塞到了卡拉木恰力甫的孫子居勒德別克及孫女吾木提古麗手中,讓他買些文具,希望他們長大後成為棟梁之才。
   2008年5月,離郝海虎援疆結束的時間越來越近了,但他仍掛念著北塔山牧場的姐弟倆,時值在北塔山牧場援疆幹部仝劉革副場長回五家渠市辦事,郝海虎讓仝場長給北塔山吾木提古麗姐弟倆捎去了書包、鋼筆、鉛筆等文具。
   在新疆,郝海虎萬分珍惜這個鍛鍊的機會,緊緊圍繞新疆工作總目標和履行兵團職責使命,為祖國的邊疆穩定、長治久安、醫療衛生發展做貢獻,發揮自身優勢,用心、用智、用情、用力完成了援疆工作。通過援疆的鍛鍊磨鍊歷練,他提升了能力、升華了思想,更加地愛黨愛國,人生也因此而豐富多彩。

相關焦點

  • 山西大醫院骨科成立3D列印研究室 實現個性化精準治療
    山西新聞網1月18日訊(記者王曉豔 通訊員 許文輝)今天,記者從山西大醫院獲悉,該院骨科於近日成立3D列印研究室。該研究室有3D模型印表機一臺,可以為醫生和患者提供更好、更直觀的術前規劃,進一步提出3D金屬列印醫療個性化解決方案,幫助醫生實現自由構建和精準治療。
  • 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鹽湖分院骨科副主任醫師 黃振達--穿針引線賽...
    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鹽湖分院骨科副主任醫師 黃振達 穿針引線賽「繡娘」    在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鹽湖分院骨科,就有這樣一位外表高大粗獷的副主任醫師,幹的卻是比「繡娘」還要心細的活兒,而且還幹出了名堂。他就是該院骨科創傷顯微外科組組長、來自臨猗三管的黃振達。  醫者仁心皆為民   按說,黃振達應該子承父業的,可是,他卻偏偏與父親的意願背道而馳。   黃振達的父親是臨猗縣有名的中醫,在臨猗、萬榮、鹽湖一帶頗具口碑。
  • 山西醫大二院骨科喬瑞紅博士獲 「健康昌吉—最美援疆醫生」稱號
    山西醫科大學第二醫院喬瑞紅博士以其在援疆期間的突出表現,從每年來自全國各地,在昌吉州進行醫療援助的100餘名醫療專家中脫穎而出,喜獲表彰。喬瑞紅博士是山西醫科大學第二醫院骨科副主任醫師,於2017年2月受組織重託,赴新疆阜康市人民醫院進行了為期一年半的醫療援疆工作。
  • 山西大醫院成立3D列印研究室
    (原標題:山西大醫院成立3D列印研究室)
  • 北京援疆醫生首次開展MDT研討聚集多學科智力造福百姓
    許珠珠攝 人民網和田6月3日電(許珠珠)6月1日,北京援疆地直醫療隊在和田地區人民醫院首次舉行泌尿系腫瘤多學科診療模式(簡稱MDT)研討會。多學科診療模式是被現代國際醫療領域廣為推崇的領先診療模式,MDT的廣泛應用可提高常見腫瘤治癒率。 為了把MDT診療理念帶入南疆,更好地為邊疆患者服務,北京援疆團隊做了精心準備。
  • ...山醫大二院骨科副主任醫師王晉東及其團隊為患者實施的快速康復...
    回憶起前不久在山西醫科大學第二醫院骨科病房手術後第一次行走的情景,57歲的張小平依然十分激動。「早幾年,我們就知道有一種手術可以將膝蓋置換除去病痛,但是一直猶豫不決。因為一旦手術失敗,可能將失去僅存的行走能力。」十幾年來,張小平一直忍受著病痛的折磨,日日與止痛藥相伴,最嚴重的時候,都無法下地行走。寢食難安的她最終決定來太原求醫。
  • 【祝賀】山西省人民醫院骨科主任宋潔富當選山西省專家學者協會...
    山西省專家學者協會副秘書長石建國、山西省人民醫院副院長黃博、山西省專家學者協會醫學分會會長李小峰、副會長兼秘書長鄭書誼、山醫大二院副院長趙斌、中華骨科雜誌副主編、編輯部主任胡永成、山西省專家學者協會醫學分會副秘書長武秀蓉、副秘書長曹小有、山西省人民醫院骨科主任宋潔富、山西大醫院副院長馬迅、山西省醫學會骨科分會主任委員呂智
  • 山西省汾陽醫院骨科萊安平主任榮獲首個「山西醫師獎」
    為了表彰先進,樹立學習標杆,大力弘揚廣大醫師「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的職業精神,激發山西省醫療衛生工作者奮力推進健康山西建設的決心和熱情,經山西省衛生計生委批准,山西省醫師協會在全省醫衛系統開展了首屆「山西醫師獎」和「山西青年醫師獎」評選活動。
  • 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骨科迎來機器人時代
    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骨科迎來機器人時代!  中新網新疆新聞5月13日電(胡洋 劉雋)2020年5月13日,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曹力主任迎來一臺相對特殊的手術,史賽克MAKO機器人輔助全髖關節置換術。上午11點,曹力教授團隊遠程連線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骨科陳繼營教授,仔細探討了病人的術前計劃,從假體型號、定位到假體植入後的復位情況。
  • 新橋醫院骨科將「針孔」脊椎微創技術推廣全國
    4月7日,第三軍醫大學新橋醫院骨科專家藉助一套手術「天眼」和經皮內窺鏡系統就為山東聊城一位頸椎病患者完成了高難度後入路經皮內窺鏡下頸椎微創手術。該手術全程同時向1000餘位來自全國各地的臨床骨科醫生進行了全程手術直播,將這一高新尖技術向更大範圍推廣。
  • 小荷才露尖尖角,這裡是包頭市第四醫院(包頭市兒童醫院)小兒骨科
    這段對話來自小兒骨科的病房。半個多月前,喬喬因為車禍導致鎖骨骨折住進了市兒童醫院小兒骨科病房。身體的疼痛、對醫護人員的懼怕——喬喬的情況讓母親朱女士十分擔心。但讓她沒想到的是,醫生和護士很快就和自己的兒子結成了「同盟」。喬喬不僅願意配合治療,還特別喜歡和護士阿姨聊天。現在,他不僅身體狀況逐漸在康復,情緒也越來越好。
  • 漢中3201醫院骨科專家工作站在鎮巴縣人民醫院揭牌
    今日視點在線 jrsdzx.com 訊6月20日,漢中3201醫院骨科專家工作站在鎮巴縣人民醫院揭牌。標誌著鎮巴縣人民醫院骨科專家工作站正式啟用。他表示,漢中市3201醫院骨科專家工作站的建立必將推動鎮巴縣人民醫院骨科業務能力和技術力量上的新發展,希望骨科醫務人員虛心求教、主動聯繫,紮實開展好工作站的具體工作,為科室綜合服務能力的提升、解除患者病痛做貢獻。漢中市3201醫院創傷關節外科主任衛永鯤對3201醫院近兩年骨科發展情況作了詳細介紹。
  • 北京同安骨科醫院王亞軍治療臂叢神經損傷如何?醫術高超 療效說話
    北京同安骨科醫院王亞軍治療臂叢神經損傷如何?醫術高超 療效說話2020年12月24日 14:54:58      來源:衡陽房地產信息網    編輯:news_finance 臂叢神經損傷大部分人應該都有所耳聞,它是臨床上一種常見疾病,這類疾病現在高發於年輕人,由於年輕人每日開展的精力工作量較為大,遭受外界暴力行為導致頭部肩膀受傷,從而傷及臂叢神經的機率較高
  •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挺直脊梁、不斷向前」的脊柱骨科
    (一)專科建設發展歷史沿革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骨傷中心骨傷中心二骨科(脊柱骨科)是國家級重點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廣東省脊柱病重點專科,自20世紀70年代末行第一例脊柱手術,在幾代人的努力下脊柱專科取得了快速的發展,並於1997年從骨傷科中分化出專門從事研究中西醫結合治療脊柱相關疾病的專科
  • 骨科疾病發病率居高不下 網際網路醫院成就醫新通道
    &nbsp&nbsp&nbsp&nbsp據《中國外科年鑑》統計,中國每年骨科創傷病例高達2000萬例,其中79.35%需要進行手術治療。&nbsp&nbsp&nbsp&nbsp然而對於骨科這一領域相關知識的了解,很多人都還處於相對陌生的階段,因此在生活中疏忽了對骨科疾病的關注,從而導致了身體上的一些意外發生。為此,筆者採訪了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骨科副主任醫師、醫學博士王磊,對人們生活中常發生的一些骨科疾病成因危害及治療做了詳細的講解。
  • ——記福建泉州市正骨醫院副院長、脊柱科副主任醫師陳長賢
    陳長賢20多年致力骨病研究與治療,現任閩南南少林發源地--福建泉州市正骨醫院副院長、副教授、脊柱科副主任醫師。兼職中國中西醫結學會骨科微創專業委員會委員、秘書;中國殘疾人康復協會委員等。擅長中西醫結合治療頸肩腰腿痛疾病、脊柱骨病、脊髓損傷等各種骨病及脊柱骨折、脊柱腫瘤等脊柱外科手術。
  • 立足「楊氏骨科」 發揚創新精神 持續開展中醫特色骨科治療
    醫生為患者進行溫針灸  2月28日,雅安市中醫醫院(以下簡稱「市中醫醫院」)骨傷科三病區裡,科室副主任醫師、「楊氏骨科」傳承人秦晴,耐心地為骨折患者鄧婆婆拆紗布換藥。  這種療法是市中醫醫院在傳承的基礎上不斷創新的結果。  在現代醫學飛速發展的今天,市中醫醫院以其獨具特色的「楊氏骨科」技術,在中醫學界獨樹一幟,實現了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的緊密結合,中醫理論與現代科學知識的相互滲透。  同時,市中醫醫院在骨科治療技術方面不斷取得突破,其採用獨具特色的專業正骨手法和理筋手法,適用於絕大多數骨傷患者的病症。
  • 北京同安骨科醫院趙憲光治拇外翻技術專業靠譜
    這類畸型導致大拇趾骨節擴大,促使大拇趾與別的腳趾擠在一起。現實中往往因為種種原因使得拇外翻越來越普遍,這不但看起來不美觀更嚴重影響著他們的身心健康。這年頭拇外翻的矯正技術得到了很多患者的認可,而隨之而來的是拇外翻矯正會反覆嗎 ? 拇外翻矯正哪裡專家治的好?成為了眾多患者經常談論的話題。現在小編帶大家認識一位口碑和技術都過硬的好醫生------北京同安骨科醫院趙憲光。
  • 精準截骨矯形 讓患者挺直腰杆
    不久前,馬先生在行走時不慎摔跤致胸背部疼痛明顯,伴下肢麻木、無力,由家人送至當地醫院住院治療,後轉入梅州市人民醫院脊柱外科。入院後,脊柱外科主任,主任醫師劉展亮通過病史詢問及體格檢查,結合相關的影像資料,確診馬先生患強直性脊柱炎晚期並嚴重後凸畸形, X線可見患者脊柱由正常的S形變成了C形,伴有腰2椎體爆裂骨折並不全癱瘓,骨折斷端分離。
  • 濰坊市人民醫院應用STARR架微創精準治療複雜骨盆骨折
    骨盆骨折也是骨科手術中難度最大的手術之一,以往都需要長達20cm以上的長切口暴露骨折端,乃至解剖半個骨盆環,使之復位,多塊鋼板內固定,病人創傷大、恢復慢、出血多、麻醉手術風險高。近日,濰坊市人民醫院創傷骨科二區主任醫師張培良及其團隊應用STARR架微創精準復位複雜骨盆骨折,基本完全閉合復位,採用骶髂螺釘、Infix微創固定,僅需幾處不到3cm的切口,病人術後出血少、創傷少、恢復快,切實為病人解決了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