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
作為深圳市寶安區產業發展重要組成部分,對德(歐)合作一直是近年來寶安區「走出去、引進來」和產業轉型升級、製造業邁向更高端的抓手之一。
最新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寶安區有2456家企業與歐洲有貿易往來,其中與德國有貿易往來的企業佔比約50%。2019年,寶安區對德國進出口額達13.97億美元,其中出口10.22億美元,進口3.75億美元。全區有1000多家企業向德國出口商品,出口商品超千種,其中以微型機、微電機、直流電動機、飛機及直升機零件、電氣設備、電燈及照明裝置等機電產品為主;寶安從德國進口的商品有1400多種,其中以飛機及相關零部件、內燃機、膠、銅合金板、膠印機等為主。
在日前舉辦的中德創新與數位化經貿合作論壇上,寶安區委書記姚任表示,寶安是工業大區,與德國乃至歐洲在工業發展、產業結構等方面匹配度高,近年來雙方交流漸趨密切,合作成果眾多,這些成果充分驗證了寶安對德合作是科學可行、互惠互利的,雙方的合作將朝著更多元、更寬闊的領域拓展。寶安正在加快布局各類新興產業,這將為寶安深化對德合作注入新能動並提供更廣闊的平臺。
為加大合作力度,寶安區通過成立區對外經濟交流合作及產業聯盟(協會)工作領導小組、成立寶安中德(歐)產業發展合作聯盟、加入中德工業城市聯盟、設立深圳市寶安區駐德國代表處等多項舉措,搭建起多層次對德交流平臺。「寶安區的特點就是工業強區,在整個產業鏈和工業基礎方面對標德國。」寶安中德(歐)產業發展合作聯盟秘書長武凱介紹,聯盟將120多家寶安區的龍頭企業、隱形冠軍囊括其中,搭建起技術合作、投資合作、貿易合作、人才交流的平臺。未來聯盟將繼續加強合作對接,擴大合作領域,增強合作方式,進一步助力寶安產業發展。
得益於中德合作持續深化,一批中德合作項目在寶安落地,一批中德「產學研」合作項目提質增效。
12月3日,中德(歐)產業示範園正式啟用,標誌著寶安區對德合作翻開了新篇章,將為寶安區引進和集聚優質德國產業項目打下堅實基礎。據了解,中德(歐)產業示範園項目定位為「戰略性新興產業智創中心」,將以科技創新為核心,優先引入德(歐)及海外隱形冠軍、國內外行業領軍企業(機構),引入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5G、智能製造等領域的國際領先產業,打造中德(歐)產業共生鏈與產業集群。二期「中德(歐)灣谷」,定位為「灣區矽谷·寶安國際產業合作新城」,未來將打造輻射全球的科技創新產業生態鏈。
寶安區投資管理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宜漢表示,園區將建立專門的團隊,利用寶安產業大區、配套齊全的優勢,為園區企業上、下遊產業鏈打通通道,建立產業聯盟,為企業發展賦能;設立企業投資發展基金,通過投資參股、租金換股權等多種方式,為有發展前景又有資金需求的企業提供幫助,實現合作共贏。
據寶安區委副書記、區長王立德透露,當前寶安正在編制「十四五」發展規劃,未來將在珠江口東岸布置一批重大項目,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會展經濟、海洋經濟,做好濱海經濟帶大文章;加快實施「工業網際網路+智能製造」戰略,做好高端製造、智能製造這篇大文章;利用空鐵聯運、水陸聯運獨特優勢,做好空港型國家級物流樞紐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