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一名高考為632分的理科高分考生,被一所三本高校獨立學院——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學院錄取,在網絡引發熱議!網友議論紛紛:應該是把名字看錯了;這都什麼年代了,怎麼可能會報錯,肯定是虛假消息;可能這位考生可能是受到了什麼刺激;虧大了,老師沒有指導嗎……
小月知道這個消息後十分替這位考生感到惋惜,但是更發人深思的是:能夠上985的分數,怎麼就報了一個三本院校?這兩者之間可是差了十萬八千裡。小月覺得導致這位考生報考失誤的最大可能性是:填報志願時,未看全高校名稱!或者誤以為打著高校旗號的某某學院便是該高校,說白了,就是填報志願的小白。
回憶今年高考成績出來的那幾天,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有很多新聞頻道、教育欄目及志願填報專家進行過多次志願填報注意事項知識普及於防野雞大學高校名單,在注意事項中,其中就有那麼一項:看清高校代碼、高校全稱進行仔細報考!
小月認為這位考生很大程度上是「幸運入坑」了,據悉,今年電子科技大學最低投檔分是637分,而這位考生是632分,可見看錯學校的可能性非常大,而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學院錄取分數只有400多分,只是一座獨立學院,電子科技大學和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學院完全是天壤之別!
高考志願填報高校填錯,近幾年已不是什麼稀罕事,專家屢屢提醒,但是考生還是屢屢填錯,究其原因還是考生及家長不重視或者根本就不了解志願填報這方面的門門道道。有人說,現在高考志願填報工作對不懂填報的考生及家長是不公平的事;也有人說志願填報無關公平,高校招生人數不變,有吃大虧的就有撿大便宜的!
小月覺得:社會本來就是不公平的,您可以是志願填報方面的小白,但卻不可以是志願填報失誤的責任推卸者,高考提前很多天就應當著手準備志願填報的工作,而不是到了志願填報跟前再進行準備,因為為時已晚。就應了那句話:一失足成千古恨!
首先看名稱:××大學××學院 如四川大學錦城學院、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這些院校一般是獨立院校,屬於三本院校。與四川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是完全兩個不同的學校,家長不要混淆。
其次看學費:××大學××學院的收費標準大概在10000/元左右,學費價格昂貴,而××大學收費標準只在幾千塊錢左右。
最後看學校專業:××大學開設的專業種類較多,特色鮮明;而××大學××學院開設的專業較少,因為其是民辦高校,其專業開設經費是有限的。
以上便是小月列舉的三本院校與985院校的三個最明顯的區別,你是否記住了呢?千萬不要因為無知而浪費了自己辛辛苦苦得來的分數。關注小月,帶你了解最新教育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