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張晞
4月14日,重慶市急救醫療中心全科醫學科護士長張晞在重慶家中休養,再過6天,她就要重返醫護崗位。
張晞是重慶市第二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隊長、臨時黨支部書記。「援鄂的兩個月,對我們第二批援鄂醫療隊所有隊員來說,都是人生中一段難忘的經歷。」
此前,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公布了《關於表彰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的決定》,對在疫情防控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全國113個集體、560名個人進行了表彰,張晞榮膺「全國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稱號。
張晞淡淡地說:「榮譽只代表過去。」
兩次請戰
張晞1991年參加工作,已在護理行業摸爬滾打了29年。2003年SARS暴發和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都未能去一線,這成為她心中的遺憾。
1月25日,大年初一,重慶市急救醫療中心決定派首支醫療隊援助湖北武漢。得知消息,張晞第一時間向組織遞交了請戰書。然而,經綜合考慮後,院領導暫時沒有同意她的申請。
兩天後,在重慶市第二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即將馳援武漢之際,張晞再次請求出戰。張晞在請戰書中寫著:我是一名黨員,應該發揮先鋒模範作用。
「準備出徵,目的地武漢,你有沒有問題?」正在上班的張晞突然接到領導電話。
「沒有問題,堅決完成任務!」張晞脫口而出。
兩次請戰終於獲得組織批准,張晞被重慶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任命為重慶市第二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隊長。
苛刻隊長
重慶市第二批支援湖北醫療隊15人進入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張晞最為年長,也是唯一的「70後」。醫療隊平均年齡不到31歲,最小的隊員才24歲,分別來自重慶市急救中心、腫瘤醫院和第六人民醫院。
張晞和武漢方面溝通,爭取到了3天寶貴的學習時間,用於防護服的穿戴練習。防護服的穿戴,僅看視頻是不行的,光穿一次脫一次就需要半小時,穿上以後手腳還會變得很笨重。
張晞對每名隊員進行嚴格考試,過關後才允許上崗。在不了解內情的人看來,張晞的要求很苛刻,被譽為「苛刻隊長」。
「那段時間,我的精神處於高度緊繃狀態,每天睡眠不足5小時。」張晞說,既要想方設法讓隊員們儘早投入戰鬥,及時救治病人,又要為他們對接好吃、住、行及聯絡工作,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
重慶市第二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和金銀潭醫院醫護人員在一起
心理護理
護理工作不僅要對患者進行醫療護理,更要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在金銀潭醫院期間,張晞認真梳理工作流程、提出合理化建議、規範工作路徑、完善院感防控工作流程等。安全、高效、規範的治療護理,患者對張晞牽頭構築的「防護牆」給予肯定。
以心交心,有近30年護理經驗的張晞把和患者交流作為工作準則之一。每一位病人都像是一起戰鬥的戰友,甚至是至親。
通過患者走路的姿態和說話的聲音,我們能準確叫出他們的名字,這是一種默契。張晞在查房時,病患李歡告訴她:「我已經和病房裡的另外3人認姐妹了。」張晞記得,那一刻,李歡眼角滲出了淚花。
刻骨銘心
張晞說,此次支援湖北,最對不起的就是家人。兒子黃紹珂今年即將參加中考。得知張晞馳援湖北的消息後,渝北區龍溪街道安家嘴社區黨委書記何曉琴迅速啟動了愛心幫扶機制,第一時間上門走訪慰問,向其家屬送去防疫物資等慰問品,並定期幫買生活物資,全力保障其正常生活。
同時,何曉琴廣泛動員,招募「愛心助教」志願者為黃紹珂開展「一對一」在線幫扶,及時解決他在學習上遇到的困難。
3月25日,這批支援湖北隊員從湖北凱旋,家人趕到重慶江北國際機場接機,張晞遠遠便看見了兒子的身影。
白衣執甲,逆行出徵。張晞說,支援湖北醫療隊員和金銀潭醫院的醫護人員們並肩作戰,每個人都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奉獻光和熱,用實際行動參與到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來。
回憶此次支援湖北,張晞說,這是生命中刻骨銘心的一次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