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階魔方
三角魔方
異形魔方
國慶放長假,浙江財經學院東方學院大二學生柏楠還是抽出半天時間,趕去施家橋的肯德基店裡,和幾個「魔友」一起探討心得。這是他們的固定據點,只要有時間,每半個月就會在這裡碰頭,或是模擬比賽,或是交流心得。這個長假,參加聚會的有6人,柏楠是最大的,最小的才高一,維繫他們的是一個小小的魔方。記者發現,學生中玩魔方的人又不知不覺中多了起來,杭城一些初高中學校也已開設了魔方社團,魔方正以新的姿態重新出現在我們的視線中。
魔方怎麼玩全靠心裡算
看柏楠毅玩魔方,真的是眼花繚亂。只見他快手如飛,僅僅十幾秒鐘就將一個零亂的3階魔方還原過來,打亂後,再還原,打亂還原的同時還伴隨著雙手擰和單手擰,速度之快,花樣之多,讓人目瞪口呆。
柏楠是學生,也是杭城「魔友」中的一員。他最早接觸魔方是在高二下半學期,偶然看到班上有同學在玩,覺得好奇就跟著同學一起玩,誰知這一「好奇」就是三年,就連現在大學同寢室的室友都被他帶著一起玩,甚至還有個不成文的規矩,每半個月魔友們就要聚一聚,交流心得。
柏楠所說的心得,其實就是玩魔方所必須具備的公式,或者說是「訣竅」。在外行人眼裡看似雜亂無章的魔方,在「魔友」看來都是一個個公式,「最簡單的3階魔方入門有五六個公式,用來提速的公式大概有119套。」柏楠說,在一些資深「魔友」腦中,類似的公式至少能有五六百套,多的有上千套。「魔方就是一種比較複雜的數學模型,可以用不同的公式來解析。」魔方小站裡一位魔友jingjs說,在不斷套用公式分析中,就會形成某種套路,應對不同的狀況。
魔方的樂趣在於還原
成百上千的公式,只為還原一個小小的魔方,是怎樣的魔力讓這些人著迷呢?
用最簡單的3階魔方來說,有的公式是先在一面的中心拼一個十字,然後根據四個稜,可以用兩種公式拼第二層,由此又會演變出五六種公式完成同一面的還原。「當你使用專業魔方學會還原6面之後,你會發現一片新的天地,魔方的變化是所有益智玩具中最多的,就算玩得再多,也不太可能碰到幾次被打亂成同一種情況的魔方。」柏楠說,魔方的解法也是越高級步驟越少,速度也越快,而且讓人興奮的是魔方還有自己的手法,當掌握了如行雲流水般的手法,還原魔方是一種樂趣。
對此,胡霄也深有感觸,他說,魔方深入去學的話,感覺永遠沒有盡頭,它真的是一個很深的東西,充滿了創意和探索性,「魔方對我最大的吸引力,是當我在摸索中成功還原後,感覺很有成就感。」
最能鍛鍊記憶力和反應
那麼多公式,怎麼才能記下來?「記公式只能一邊玩一邊記,不停地重複,到最後手一碰到魔方,就能自動產生反應。」杭州源清中學高二的陳霖一邊說,一邊不斷用手示範,自從玩魔方後,他感覺自己手、眼睛、腦的協調能力變得很好,頗有點「手疾眼快」的感覺。
「玩魔方與學習沒有必然的聯繫,但可以培養空間想像力與記憶能力。」當被問到玩魔方是否對學習有影響時,陳霖回答得很肯定,「初中時,還曾一度因為玩魔方,成績有所下滑,所以還是要『適量』。」據悉,陳霖、柏楠、胡霄平時基本保持每天一小時的練習時間,學會自控也是魔方帶來的改變之一。
陳霖的魔方水平,在學校裡帶動了一大批同學一起玩,還成立了魔方社團。對此,源清中學副校長趙昆非常支持,他覺得,玩魔方的學生相對來說反應能力都比較快,「學校魔方社團的20多個成員,相比普通學生而言,身體協調、反應能力都比較快」。
杭州魔方界牛人有不少
柏楠除了是「魔友」外,還有一個身份,他是杭州市魔方協會副會長,在他們協會註冊的魔友有四百多人,全國各地的都有,但杭州比較活躍也就固定的十幾人,主要以初高中學生為主。都是因為喜歡魔方聚在一起,他們還在「魔方吧」網站裡註冊,與有一定水準的網友交流。
除柏楠外,浙大理學院地球科學系學生胡霄算一個,他擅長的是3階(3×3)和4階(4×4)速擰,在上周末舉行的2013年菠蘿科學獎啟動儀式上,胡霄還上臺表演了7階魔方的速擰。
在這些人裡,水平最高的要數陳霖了,他在國慶前,剛剛刷新了七階魔方速擰的世界第一名。世界魔方協會官網的統計顯示,陳霖的3階單手(單次)排名世界第七、亞洲第一。
魔方
●科學知識
又稱「魯比克方塊」,1974年由匈牙利布達佩斯建築學院厄爾諾·魯比克教授發明,與中國的「華容道」、法國的「獨立鑽石」一起,被稱為智力遊戲界的三大「不可思議」。
規則的魔方有6個面,最常見為3階,也就是3×3,更高級別的還有4階、5階、6階、7階。魔方6面中,同一面的同一顏色被打亂後,還原它是每個「魔友」的任務。隨著越來越多的練習,熟悉越來越多的規律,還原6面已經不是什麼難事,在最短的時間內還原魔方,成為「魔友」孜孜以求的一大要事。另外,還有最少步驟還原玩法、花式玩法、單手玩法,甚至還有腳擰、盲擰,還有拼不規則的魔方,不僅能體現智慧,還能體現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