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網6月26日訊 (YMG記者李俊玲)近日,中國臺灣某地一位家長因為搖晃嬰兒過度導致孩子死亡的消息讓無數人聞之嘆息,最近網絡上又流傳著一條哄孩子入睡不能搖晃的帖子,引起了煙臺廣大家長的關注。生活中,常見一些母親邊哼唱童謠邊搖晃著哄孩子睡入,那麼,這種方法到底可不可取呢?昨日,記者就此問題採訪了煙臺山醫院兒科主任李海燕。
搖晃哄孩子入睡不科學
「我們經常看到母親抱著孩子輕輕地搖晃哄孩子入睡的畫面,其實這種方法是不科學的。」煙臺山醫院兒科主任李海燕向記者介紹說:「劇烈搖晃嬰兒的情況經常出現在初為人父、人母的年輕人身上,有時嬰兒的啼哭聲會讓年輕的家長們抓狂,使勁地搖晃孩子,想讓孩子停止哭泣,這樣做是非常危險的。同樣危險的行為還有在空中拋接寶寶、將寶寶拋到床上、抱著寶寶旋轉、讓寶寶坐在大人膝蓋上往後用力翻躺等。」李海燕主任說,孩子經過劇烈的搖晃後可能會出現嗜睡、食欲不振等情況,嚴重的甚至會出現昏迷、抽搐等症狀,直至危及到生命。
1歲以內的嬰兒不能劇烈搖晃
為什麼1歲以內的孩子不能劇烈搖晃呢?李海燕主任告訴記者,1歲以內的孩子顱腦還在發育期,顱骨的生長速度遠遠大於大腦的生長速度,由於嬰幼兒的頭部約佔全身重量的25%(成人的比例為10%),且嬰兒腦部比成人的腦部柔軟、脆弱,加上頸部肌肉較柔弱無力,所以在被搖晃時會造成孩子大腦不停地和顱壁發生碰撞,從而導致腦部血管挫裂引起腦出血。
「孩子因為搖晃而導致疾病,很多時候是因為寶寶哭鬧不止,或是家長看護不當引起的。」李海燕說。而在兒科門診也有許多的家長諮詢如何正確地安慰哭鬧的寶寶。
安撫小寶寶要有耐心,輕抱輕放
李海燕主任表示,安撫哭泣的寶寶,除了耐心以外,父母可幫寶寶按摩,還可以通過身體的親密接觸以緩解寶寶的情緒,避免抱著搖晃且疏忽力道的拿捏而不慎傷害寶寶。父母還可以拿玩具或外出散步吸引寶寶以轉移注意力,讓寶寶停止哭泣。如果自覺快要失去耐心了,也不要勉強,應該請家中其他有經驗的成員幫忙哄寶寶,給自己鬆口氣的時間,避免因自身情緒失控做出令人遺憾的事情。
如果安撫了很久還無法讓寶寶停止哭泣,這時最好考慮送醫,因為在2-3個月大時,有嬰兒性腸絞痛的問題,5-9個月大則是腸套疊的好發年紀,需要專業的兒科醫師檢查,做綜合性的評估,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李海燕主任還特別提醒說,正確地看護孩子,重要的一點就是「輕抱輕放」,在寶寶的頸部可自行挺直前,抱的時候務必以手掌託住其頸部,父母的關心和注意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關鍵。
新聞連結
臺灣新手父親搖死女兒
據臺灣報導,新北市1名新手父親,其妻在7個月前生下3胞胎,原本父親想哄女嬰入睡,從樓上將女兒抱下樓放在搖椅上,但哄孩子疑似用力過度釀成悲劇,在他餵完2名兒子牛奶下樓後發現女嬰口吐白沫呈現昏迷狀態,夫妻倆趕緊將女兒送往醫院仍宣告不治。
警員表示幼兒無明顯外傷,而院方分析可能是「嬰兒搖晃症候群」。所謂「嬰兒搖晃症候群」是指瞬間以不當的方式劇烈搖晃嬰幼兒,或長時間無數次的快速搖晃嬰幼兒,造成其腦部傷害,甚至死亡。
如果你還不信
那麼看看下面的悲劇吧
案例1:一名26歲的年輕父親,兒子出生不到3個月。每次兒子哭鬧時,他都將孩子往空中拋起再接住,和孩子玩拋接遊戲,或緊抓孩子的腋下原地轉圈,這樣來安撫寶寶。結果,孩子尚未發育完全的大腦組織承受不了這樣的激烈搖晃,引起硬腦膜下腔出血。經過搶救,雖然挽留住了孩子的性命,但是,孩子卻變成了必須依賴呼吸機維持生命的植物人。
案例2:一名媽媽外出坐車時,沒讓才幾個月大的寶寶坐安全座椅,而是抱在懷裡。車子行進途中,突然一個緊急剎車,寶寶的腦部受到了巨大的震蕩,造成顱內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