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Kubernetes在組織的應用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它的下一步發展將是什麼?組織需要了解Kubernetes在2021年仍然重要的5個問題,以及獲得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的建議。
對於已經部署容器的組織來說,Kubernetes如今是一個主要的編排解決方案,並且對大多數雲計算原生環境來說很重要。與之前採用的許多技術一樣,Kubernetes已經實現了一定的成熟度和穩定性。展望未來,如果人們認為全球主要雲計算提供商和軟體平臺供應商都提供了內置Kubernetes的選項,那麼組織在這個「後Kubernetes」世界中轉向生態系統需要解決的挑戰是什麼?
Kubernetes預測1:使用人工智慧/機器學習更簡單的方法
基礎設施一直是應用程式的推動者。人工智慧/機器學習這個數據豐富的世界是一種持續增長和投資不斷增長的應用程式。Kubernetes的可擴展性和分布式架構一直是人工智慧/機器學習的絕佳選擇,其成熟的解決方案將使這一領域在2021年得到增長。
簡化人工智慧/機器學習的目標要求在容器的基礎上構建軟體開發生命周期,從而允許組織從數據中提取業務價值。
當今大多數組織的IT組織所面臨的挑戰是,其基礎設施與應用程式/數據所有者之間沒有協調,並且每個組織都有各自的工具,這些工具沒有集成在一起。
Kubernetes預測2:改進開發人員和操作員體驗
儘管容器有助於更好地運行應用程式,但仍需要做一些工作來簡化開發人員和操作人員的體驗。生態系統中的行業領先供應商已經按照無伺服器(或「NoOps平臺」)的運營模型創建並完善了解決方案,雖然仍然採用伺服器,但底層服務會很好地處理。微軟公司早在2017年就創建了Azure容器實例,隨後創建了AWS Fargate(最初只在ECS上創建,然後在2019年支持EKS)。谷歌公司在2018年推出了Knative,這是一個開放原始碼的全行業解決方案,可以簡化雲原生應用程式的構建、服務和事件處理。Knative支持Red Hat 的OpenShift Serverless和Google Cloud Run。AWS公司在re:Invent 2020大會發布了一系列聲明,將會繼續模糊容器與無伺服器之間的界限。
所有這些解決方案都希望減少與底層基礎設施的交互,從而使組織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應用程式和其他業務需求上。在2021年,組織應該在理解Kubernetes和相關項目的所有細微差別之間取得平衡,而不是將這些技術作為已經購買的平臺或託管服務的一部分來使用。
Kubernetes預測3:自動化是首要任務
自動化是組織管理層的首要任務,這涉及技術領域的各個方面。自動化是Kubernetes的主要目標(自動化容器部署和擴展人工任務是這一技術的核心),那麼還有什麼需要改進的?你看到各種自動解決方案將會繼續增加,從安裝、升級到環境的管理和自我修復。完整的端到端應用程式自動化將彌合IT團隊技能和技術之間的差距,以加快部署、可擴展性和易於管理。自動化工具也有助於維護安全的環境,而在人們看到Kubernetes環境擴展到邊緣時,尤其需要這樣做。
Kubernetes預測4:邊緣計算快速發展
如果說混合雲或多雲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的話,那麼邊緣計算的發展鞏固了這一事實:當人們考慮數據和應用程式所在的位置時,它們將出現在許多地方。如果你與電信運營商、公共雲提供商或傳統組織進行溝通和交流,則關於邊緣計算的討論將會有很多不同之處。當談到Kubernetes和雲原生生態系統時,有許多技術驅動的解決方案在引發討論或讓客戶更感興趣。儘管電信巨頭已經將其NFV解決方案擴展到了邊緣計算的討論中,但組織仍有許多選擇。邊緣計算已成為混合環境整體分布式特性的一部分,因此組織應與供應商緊密合作,以確保邊緣計算不會成為擁有專門技能的技術孤島。
Kubernetes預測5:項目超載
雲原生計算基金會(CNCF)項目前景的廣度令人望而生畏,以至於已經成為一個網絡迷因。為了構建完整的Kubernetes解決方案,需要具有用於日誌記錄、持續集成(CI)/持續交付(CD)、安全性等工具。每個類別都有許多工具選項;這是一個典型的選擇悖論。正如人們看到Kubernetes採用的成熟度已從自己動手(DIY)轉向選擇雲計算提供商一樣,也將看到容器平臺的增長。
組織需要花費時間和精力來選擇、集成和測試環境以構建自己的平臺,或者找到適合的合作夥伴,其合作夥伴提供的結合了簡便性和靈活性平臺來利用項目和服務滿足業務需求。
擁抱2021年的變革
在此為組織提供的建議是要採用工具支持其業務目標。2020年發生的疫情迫使組織必須迅速應對計劃外的變化。Kubernetes和使用雲原生生態系統構建的解決方案可以加快軟體開發的速度,同時還可以靈活使用數據和現代應用程式。而平臺、應用程式和員工技能的現代化將使組織的業務在任何環境中都能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