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很多投資界大牛、小牛、中牛,都在說一個話題,那就是明年可能不會像今年這麼容易賺錢了。
最典型的說法是。2019年、2020年兩年時間(2020年只剩10個交易日了,姑且這麼算)公募基金的平均收益都在30%、40%左右。
而歷史數據顯示,基金的牛市通常事不過三,也就是基金業績不會連續三年表現很好。在兩年走強之後的第三年,往往會是個小年,收益率可能不太好看。
還有一種說法,講自1993年以來,大盤就沒有連續兩年收陽過。這可是27年來的老傳統,慣性的力量相當強。
為此,我甚至專門打開K線看了一下,好像確實如此。這倒是個無解的難題(從過去表現來說)。
那麼,在大盤收陰的情況下,掙錢的難度係數確實會飆升。畢竟大盤下跌時,絕大部分個股走勢都會是向下的,賺錢真的會很難。
舉個極端的例子,2018年大盤就是向下的,且跌得很猛,導致當年超過94%的投資者都是虧損的。
一時之間似乎陷入了死胡同,畢竟上述兩種邏輯都太強大,似乎無法反駁啊。難道明年真的會很難過?
但後來我試圖從另一個維度去思考。
首先,規律就是用來打破的。
大盤練了27年「進二退一、退二進一、不來三連、整體向上」的那啥功之後,最終是會破功了。
這個功,不破在明年,就破在數年之後,反正肯定要破。
因為這種起起伏伏波折很大的市場動蕩,就和少年的情緒波動一樣激烈,容易起伏。
但隨著時間流失,少年終將成熟,成為情緒穩定的成年人。
比如,咱們參照國外市場。道瓊指數就是一個非常甚至過於成熟的市場,打開其年K線圖,隨隨便便就能找到一個8連陽(連續8年上漲)。
這種成熟和淡定,也必然會是A股市場的明天。
其次,規律如果本次不破,也是好事。
如果本次規律不破,那就說明市場的定價機制、市場規則還有不夠成熟的地方,情緒過度化的分板塊炒作還在重演。
這種情況下,由於極端高估和極端低估的存在,市場上往往會有更多的機會出現。
能提供更多「賤,取如珠玉;貴,出如糞土」的超額收益的機會。
最近幾年市場的動蕩很激烈,有一句話時不時就會看見,是這麼說的「不要浪費每一場危機」。
市場定價極低時,市場長期下跌太多時,往往是難得的機會。
比如,當下市價超過1800元/股的茅臺,在2018年,其股價一度跌破500元/股。
因此,你會害怕明年的指數可能會不漲,股市不再容易賺錢嗎?
並不會,如果你真的懂定價,會投資。並不會恐懼於市場可能的下跌。
規律不破和破,其實都很好;明年指數漲或跌,其實都不錯,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