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諮詢師:情感的依賴會給我們帶來什麼呢?焦慮、恐懼、疏離

2020-09-12 心理諮詢師魏偉


人具備社會性,每個人都不會孤立存在,人與人之間是相互依存的,這樣的相互性也包括情感。我們都希望給予他人認可、尊重、接納,也會需要他人的關愛、陪伴和傾聽。這樣的需要也是共通的,需要彼此的滿足。


而如果這樣的相互性是依賴,這樣的關係可能會給彼此帶來痛苦。


比如說一個女孩如果對她的男友有一定的依賴,希望從男友那裡得到陪伴和關愛,就會對男友對待她的態度變得極度敏感,情緒就會被男友的一個舉動、一個眼神而牽動,可能會男友沒有接自己的一個電話,而產生焦慮,覺得自己不夠好,覺得自己是沒有被重視的,沒人陪伴的,感到落寞和孤獨。



一個母親如果希望從孩子身上滿足自己的價值、認可這樣的需要,就會對孩子有期待和要求,比如說看到孩子吃飯、寫作業的速度和自己期待的不一致,學習的成績、做事的方式沒有達到自己的要求,感到生氣、焦慮和不安。也會因為孩子在學校的一些事情,被老師約談而感到羞愧。還會覺得自己不是一個好媽媽,沒有價值,也不會被認可,感到痛苦和自責。


神經症患者如果對情感的這種依賴源於他的某種心理需求,就是總希望能將某個可以允諾保護自己的人牢牢抓住,情感上的這種一類非但會招致無盡的痛苦,還會將一個人徹底的毀掉。


為什麼這麼說呢?


1、 情感上的依賴會產生怨恨和焦慮。


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都希望有自己的空間、自主性,也希望自己活在這個世界是有存在感的,而情感上的依賴會使自己的情感總是被對方所左右,自己沒辦法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可能對方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自己的心,使自己產生喜悅、開心、焦慮、孤獨等各種情緒。這會滋生怨恨,恨對方控制了自己的情緒,恨自己在情感上要依賴於對方,甚至會討好對方。這就會產生焦慮,而在情感上不得不依賴於對方,就會壓制對自己和對方的怨恨,這就產生了新的焦慮。



如果一位女士依賴於自己的丈夫,期待丈夫給予關愛、陪伴和安全,當丈夫能夠很早下班,並且陪她逛街、看電影的時候就會感到愉悅,而當丈夫因為工作或者其他原因,晚上很晚回到家,她就會感覺自己是不被關愛的。擔心丈夫會變心,不喜歡自己了。


而她就會恨自己的丈夫晚上不回家,不陪自己吃晚餐而心生怨恨,也會恨自己什麼事情都依賴於丈夫,希望有自己的生活,希望自己有獨立性,對自己也心生怨恨。這自然就會感到焦慮和不安。


而想到丈夫陪伴自己的時候給予自己的溫暖和陪伴,讓自己感到那麼的安心,就會壓制自己對丈夫、自己的怨恨,產生新的焦慮。



2、情感上的依賴會產生恐懼。


當一個人在情感上依賴於對方,來滿足自己的需要,而這樣滿足需要的策略是沒辦法控制的,不能為自己所左右的,就會擔心對方的思維、行為的改變,使自己這樣的需要不能被滿足。就會對這樣的一段關係產生恐懼和不安。也會對自己在情感上依賴於對方,沒有自主性,而產生現實而理所當然的恐懼。


在上面的例子中的女士可能會產生這樣的想法:丈夫有一天離開自己怎麼辦?也會覺得自己不能總是依賴於丈夫,應該自己內心成長起來,不能總是依賴於丈夫,如果有一天丈夫煩了怎麼辦。不愛自己了怎麼辦?這些問題讓她感到恐懼和不安。

3、情感上的依賴會產生疏離。


當一個人感覺自己在極度依賴於另外一個人的時候,會擔心這樣的關係會分崩離析的那一天。伴隨著恐懼日益劇烈,為了保護好自己,這個人就會抗拒這樣的依賴情感,從對方的身邊遠離,使這段感情疏離。


甚至有時候一個人的情感會發生極度的變化,擔心自己會依賴於另外一個人,會對類似於依賴的情感進行抗拒。


比如說一個女孩擔心自己會依賴於男朋友、丈夫,這樣的依賴情感會使自己失去空間、自主性,就可能會抗拒戀愛和結婚。甚至和男人的關係都會產生疏離。

相關焦點

  • 心理學工作者:為什麼說情感的依賴會帶來焦慮、恐懼和疏離呢?
    人具備社會性,每個人都不會孤立存在,人與人之間是相互依存的,這樣的相互性也包括情感。我們都希望給予他人認可、尊重、接納,也會需要他人的關愛、陪伴和傾聽。這樣的需要也是共通的,需要彼此的滿足。而如果這樣的相互性是依賴,這樣的關係可能會給彼此帶來痛苦。
  • 遇事恐懼、焦慮,不一定要去看心理諮詢師
    但現實中,我們也會發現,自己在陷入焦慮情緒中,也會出現這種「身不由己」的狀況。我們明明知道不該這樣,卻管不了自己,任由負面的情緒所左右,那種感覺糟透了。那你知道解決它最有效的辦法是什麼呢?正面還擊。所有的問題都是正視它以後,問題才會被瓦解,我們也就勝利了。寫到這裡你可能以為這是雞湯文吧,你錯了。心理學對這種現象是有深入研究的。焦慮來源於恐懼,恐懼環境中的不利因素對我們造成的潛在威脅。我們的身體,往往會在我們焦慮時分泌相應的激素,讓我們採取自我保護行為。
  • 一次考試失利引發持續焦慮恐懼,心理諮詢師指引解決情緒問題
    文|我愛我心理工作室中學生:我今年16歲,高一,在重點中學,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可是這次考試,我退步很大,跌出年級前50名,以這個成績考進重點大學是沒可能了家長開導我,說我的成績沒我想像的那麼糟糕,僅僅一次考試失利也算不了什麼,還有同學比我退得更厲害呢?但是人家怎麼就沒像我這樣呢?我一想到考不重點大學,就心情煩躁,擔心以後沒有好工作,生活都沒有希望了,我擔心繼續這樣下去,我會得抑鬱症,因此前來諮詢,希望能擺脫這種狀態。我愛我心理工作室諮詢師:同學:您好!
  • 陳孝鵬(情感諮詢師/心理諮詢師)
    個人介紹:從事情感行業4年,諮詢時長1200+小時。如果你願意,我們可以一起努力,收穫自己的幸福,同時讓自己有能力經營好自己的感情。 資質背景:深圳大學 心理學 在職研究生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 培訓認證心理諮詢師實戰派婚姻家庭諮詢師精神動力取向諮詢師認知行為療法諮詢師催眠師接受長期個人體驗/督導/團體督導
  • 南昌二七醫院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史冰
    史冰,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2年自體心理學系統培訓;連續3年以上超過600個小時以上的個人體驗,積累臨床個案小時數達6000。工作中以幽默、風趣、敏銳、專業被患者稱讚,曾參與過德國積極心理治療培訓、中美精神分析物質依賴培訓,擅長心身健康諮詢、婚戀情感與家庭諮詢、兒童、青少年心理諮詢、個人成長諮詢等。
  • 遇事恐懼、焦慮,不一定要去看心理諮詢師,這個辦法可以自行解決
    但現實中,我們也會發現,自己在陷入焦慮情緒中,也會出現這種「身不由己」的狀況。我們明明知道不該這樣,卻管不了自己,任由負面的情緒所左右,那種感覺糟透了。那你知道解決它最有效的辦法是什麼呢?正面還擊。所有的問題都是正視它以後,問題才會被瓦解,我們也就勝利了。寫到這裡你可能以為這是雞湯文吧,你錯了。心理學對這種現象是有深入研究的。焦慮來源於恐懼,恐懼環境中的不利因素對我們造成的潛在威脅。我們的身體,往往會在我們焦慮時分泌相應的激素,讓我們採取自我保護行為。
  • 心理諮詢師、情感諮詢師怎麼收費,收費標準如何確定?
    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心理健康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心理諮詢行業也越來越被大眾接受與認可。在意識到自己的情緒或認知產生問題的時候,很多人選擇預約心理諮詢師解決自己的問題。但是,很多人分不清心理諮詢師、情感諮詢師、青少年指導師等在專業上有什麼區別。作為從事心理諮詢多年的心理諮詢師,與大家共同探討一下有關這方面的問題。
  • 考上大學,然後呢?丨心理諮詢師請回答
    或許你也正處於一段迷茫期,在安逸的日子裡也會擔心自己慢慢變成碌碌無為的人。本期「心理諮詢師請回答」,我們選取了簡單心理問答區一名用戶關於 話題的提問。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心理諮詢師們是怎麼看待這一問題的,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 「我已經考慮過準備後事了」|心理諮詢師的真實焦慮
    那麼心理諮詢師們在這場波瀾之中,都經歷了什麼?面對災禍,他們如何照顧自己? 於是,簡單心理聯合雀巢旗下品牌Garden of Life生命花園,共同發起了一個面向心理諮詢師的調查徵集,一起看看諮詢師們在疫情中的真實焦慮,以及在情緒出現問題時,他們都是如何照顧自己的。
  • 什麼是焦慮症?根源是什麼呢?從這3個方面緩解焦慮、療愈焦慮
    我們也知道這樣的想法會使我們感到緊張,變得焦慮不安。我們控制不住自己這樣去想,不管如何壓制這些想法,這些想法還是會在,可能還是會想:一旦我得了胃病可怎麼辦?一旦孩子在學校受傷可怎麼辦?這使我們感到挫敗和無力,甚至手足無措。這使我們更加的焦慮:我是不是生病了?是不是得了焦慮症?我怎麼胡思亂想呢?我真的得了焦慮症可怎麼辦?
  • 心理諮詢能幫助我們解決什麼問題?
    今年的疫情突如其來,讓很多人始料未及,在家閉疫的時間裡,許多人不能夠外出,造成有些人出現了許多的心理問題。疫情期間,人們更加意識到心理諮詢的作用,那麼心理諮詢能夠幫助我們解決什麼問題呢?他們被憂鬱、焦慮、分裂、強迫、恐懼或妄想所控制而喪失了自我控制感。尊重來訪者個體自主感及努力增強其自主感,諮詢師通常會問:「你是怎麼想的?對此你有什麼感覺?」這樣做可能會刺激來訪者,目的確是為了增強來訪者的自主感。四、認同感。在缺乏適度支持的環境中,人們經常需要藉助治療師的幫助來體驗並說出自己是誰,相信什麼,感受如何,以及想要什麼。
  • 專業心理諮詢師是什麼?
    在探討這個問題前,首先我們需要對「專業人士」的界定,劃分了一下幾種:1.綜合性心理諮詢師心理諮詢師是系統提供各種心理諮詢服務,包括心理治療、個人和團體諮詢,心理理論和方法教育的專業心理醫生,她們不通過自己接受諮詢,而是通過方法來解決來訪者問題,與來訪者形成互惠,整個諮詢是一個系統的工程,用一個專業的職業整合提高心理體驗與諮詢機構,從而解決心理問題。
  • 資深心理諮詢師老許分享:哪些人適合做心理諮詢師?
    我開心理諮詢室5年,長期從事心理諮詢及培訓工作,平時我們也相互討論督導等,在我們心理諮詢師的圈子裡,見識過太多的諮詢師,大家水平各異,總體來說,具有這些特徵的人比較適合成為一名優秀的諮詢師。第一、具有敏銳的情感捕捉能力。
  • 如何選擇合適流派的心理諮詢師?
    當你進行自由聯想訴說你的過去並回答問題時,你的諮詢師會挑出那些你表現出阻抗的敏感話題。阻抗,即心理上的阻隔,會使這些敏感的內容遠離你的意識因為這些內容會使你焦慮。諮詢師會記錄這些阻抗然後提供關於「可能發生了什麼」的解釋,來幫助增加你的自我覺察。
  • 和心理諮詢師做朋友有什麼優缺點?
    感覺有個心理諮詢師做朋友,自己的問題就萬事ok了。所以很想請心理諮詢師吃飯,或者去公園談心,或者送禮物,希望得到一份諮詢關係以外的情感建立,希望得到一份永久的友誼。這份心願是好的,但是往往會遭到心理諮詢師的拒絕。
  • 【心理學科普】你焦慮恐懼過嗎?什麼是焦慮恐懼
    你有過焦慮或恐懼的體驗嗎,你知道什麼是焦慮、恐懼,以及他們有什麼聯繫嗎?當有機體的存在與價值受到威脅時,他所具備的一般和原初反應形式就是焦慮。隨後當有機體逐步成熟,能夠在神經與心理層次分辨出具體的危險對象時,防衛的反應也才能夠相對變得具體,這種針對特定危險分化出來的反應,便是恐懼。
  • 從心開始心理諮詢師帶你了解邊緣型人格障礙
    在心理諮詢的過程中,我們的諮詢師接觸過不少邊緣型人格障礙的來訪者。邊緣型人格障礙是一種人際關係、自我形象和情感不穩定以及顯著衝突的普遍模式,出現時間不晚於成年的早期。今天我們就帶大家一起了解一下,什麼是邊緣型人格障礙。
  • 怎樣擺脫原生家庭帶來的壞影響?|遇見你的心理諮詢師杜佳真
    每一期「簡·推薦」,介紹你認識一位優秀的心理諮詢師~不知何時起,原生家庭成為了一個熱詞,因為我們今天在生活中遭遇的很多問題,都能在童年經歷和原生家庭中窺見痕跡。童年和父母親共處的痛苦回憶不斷幹擾現在,已經成年的我們,可能仍然和父母糾葛得難分難解。沒有處理好的過去,也會在我們成為父母之後繼續影響著我們對下一代的看法和親子互動關係。
  • 心理諮詢師:一個諮詢師成長之路|情感諮詢
    大家好,我是一個實戰派情感心理諮詢師。正式從事心理,情感諮詢已經有4年了,可惜我並沒有抓住17年的考試。導致無緣二級諮詢師。後來在優路教育報名補考了中科院的..•今天給想從事心理諮詢師這個行業的朋友們,分享一些建議和經驗。.需要有一定的情商為基礎有些心理諮詢師簡直就是天生的,擁有很高的洞察力,邏輯分析能力,以及語言組織和學習能力。如果你不具備這樣的先天條件可能在今後的實踐工作中會比較吃力。
  • 心理諮詢師是如何幫助人們,重新找回信心的?
    我們先來說一說心理諮詢,首先心理諮詢是一個自發的過程,諮詢師和來訪者雙方都得出於自願。他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念頭?他為什麼會是現在這樣的狀態呢?這時蛤蟆和諮詢師都沉默了一會兒。接著蒼鷺就問他:「現在我們或許可以停一下,想一想我們能從這些事情中學到些什麼呢?在這些事情發生的時候,你處在什麼狀態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