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山街道:「24小時女書記」燕子的防疫「金點子」和「土方法」

2020-12-17 騰訊網

龍虎網訊(記者 楊帥楠 通訊員 馬麗娜)「泥塘社區疫情工作群」每天夜裡十點準時響起,「我們小區的外地車輛很多,大家頭腦風暴下該怎麼處理好?」「今天業委會的業主幫了大忙,群防群控上我們可以聯合業委會一起進行。」「聊天」的末尾,「燕子」會出來總結幾句,哪個點位的方法不錯、哪裡有問題再改進。

如果你來到江寧東山泥塘社區,一定能通過群眾了解「燕子」的故事,「踏實」「實幹」是對她的評價,她的名字叫陳燕,大家都親切地叫她「燕子」,從一名信息員成長為泥塘社區黨委書記,十多年間紮根基層,陳燕成為了群眾心中的當家人、代言人、貼心人。疫情期間,她的「燕子工作室」放了一張小床,24小時在崗,一直沒回家,一本「疫情日曆」是她每天的記錄,組織動員、檢查落實、協調安排、物資籌備……抗「疫」路上的東山,因為有「燕子」和「戰友們」的日夜辛勞而愈發春光明媚。

當家人:只要大家平安無事 再辛苦也值得

1月26日是泥塘社區抗「疫」的關鍵一天,有武漢行程史的李先生在接到社區工作人員的問詢電話後講,「我有點發燒,不太舒服。」社區工作人員都神經緊繃,立即讓李先生戴好口罩去家門口的發熱門診就診,然後開始24小時線上「監控」:「到醫院了嗎?」「醫生怎麼說?」「診斷書出來了嗎?」

當李先生發來化驗單告訴社區工作人員核酸檢測呈陽性時,陳燕立即帶領工作人員連夜緊急處置:用2個小時排查完所有的密切接觸和間接接觸人員,迅速報告東山街道指揮部並和患者單位的溝通,然後立即把黨員全部分組,定崗、定職;電話和或門挨家挨戶排查,三天排查完所有轄區居民,每天十五六個小時都和工作人員奮戰在一線;落實回寧居民健康監測,安排物業持續加大消毒消殺力度和進出人口排查,組織社區工作人員通過「一封信」、電子屏、橫幅、宣傳海報、小喇叭等多種形式對居民進行健康提醒......

「做事特別實幹,說是挨家挨戶排查,她絕不會落下一家。」是同事對陳燕的評價,大年二十九,東山街道剛開完疫情部署會,陳燕就帶領工作人員把有武漢行程史的居民摸排了一遍,每天打三四個電話詢問身體情況,可以做到100%的追根查源頭,在源頭切斷病毒。

疫情前期,有兩名隊伍裡的男同志出現了發燒,去醫院檢查之後才確定沒事,陳燕得知後就哭了,連天的緊張和勞累沒有壓垮她,但大家的安危是第一位的。「大家要保護好自己,我們要對得起百姓的信任也要照顧好自己,只要大家平安無事,我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代言人:24小時女書記的24小時

陳燕不大的辦公室放了一張小床,大年初二到現在她幾乎沒有回過家,忙完一天,她還會寫「防疫日曆」,當天有什麼特別好的做法,第二天有什麼計劃都會寫上。「隨著疫情的變化,每天的防控都有特殊性,每個小區都有不一樣的重點和工作方法。」

陳書記的「防疫日曆」

7:30草草吃過早飯,陳燕來到世紀東山小區 ,泥塘社區一共有18個點位,每個點陳燕都很熟悉。「世紀東山小區的南門流量大,進出口安排多少人合適,每個工作人員的性格不一樣,性格強勢的社區工作人員我們會配一個性格溫和的志願者,這樣工作也好開展。」

中午隨便吃口飯就往下個點位趕,18個點跑完也深夜了。夜晚10:30 防疫工作群準時響起,大家總結當天的防控心得,陳燕也會總結一天的收穫,再布置第二天的工作重點,「大家一天的工作已經很辛苦了,不用回復,要根據小區的特色制定『金點子』和『土方法』。」

在陳燕的帶領下,泥塘社區持續優化社區防控方案,防疫期間「土辦法」和「金點子」迭出,在疫情緊張時期,她想到通過「人工+智能」雙管齊下,利用車輛道閘系統進行智能化設定,讓各小區物業對此前登記的外地車牌全部暫時關停其自動進入小區的權限,配合落實「逢車必查、逢人必測」要求,又提出採取半天放行制,引導居民減少出行;面臨返程高峰期,第一時間落實重點人群的健康監測,又積極聯絡,在尚逸華府、東福金座等小區門口安裝人臉識別系統,以「硬核」手段全力切斷疫情傳播的一切渠道;當疫情出現積極向好趨勢,引導工作人員兼顧「防控」與「便民」需求,既保證疫情防線一如既往的嚴密,又滿足居民恢復正常生活的需求。

貼心人:以「第一人稱」投入防疫工作中 守護美好家園

身後是支持她的家人,身前是她熱愛的百姓。在她的帶領下,家人也都加入了一線抗「疫」,丈夫在園區每日走訪企業,兒子在高速公路卡口執勤,「我們一家人每天都在自己崗位上做事,有事就互相通個電話,問候一下。」陳燕說。

面對居家隔離的居民,陳燕希望不僅保障他們的基本生活還要讓他們過得舒心,她聯絡各方資源,安排志願者給他們「跑腿」送餐、送物、送溫暖;她還發動社區黨員、居民代表都以「第一人稱」參加到社區防疫工作中,通過帶動發揮黨組織的凝聚力,組建以黨員為首、涵蓋社區民兵、熱心居民、愛心企業等群體在內的多支疫情防控志願服務隊;當她在朋友圈看到社區泥西村謝文根的女兒作為醫護人員緊急馳援湖北時,第一時間聯繫到了謝文根,不僅送上了慰問金,還承諾他們一家在生活或孩子照料上有任何困難,都會竭盡全力幫忙。

在她的帶領下,社區的防「疫」隊伍日漸壯大,黨員以接龍形式紛紛報名,黨員馮年從趕往現場報名、接受培訓、到正式上崗,距離發布招募令僅僅才過了2個多小時,剛退休的老黨員陳桂蘭,第一時間要求返崗;許多居民和商戶在陳燕書記的感召下主動支援戰「疫」,雨水來襲時送來預防感冒的藥方和增強免疫力的保健品,風雪當前遞上了取暖器和暖寶寶,捐贈的瓜果蔬菜、飲料糕點;小區的業委會主動通過各種方式宣傳防疫知識,「防疫一線都是你們社區衝在一線,我們也是一份子,一起扛!」

2月28日,陳燕剛收到泥塘社區世紀東山業委會受小區居民送的錦旗,「抗新冠不懼艱險、保平安一心為民」「盡忠職守解憂難、防疫為民見真情」,居民們對泥塘社區班子成員及工作人員一個多月來辛苦堅守表示感謝。

多年來,陳燕結合社區實際行程形成自己的工作特色,帶領社區兩委班子按照「黨建引領、多元共治、高質量發展」的工作思路,形成社會治理「一張網」、樹好黨員「一面旗」、區域黨建「」一股繩」、服務群眾「一家親」四個的燕子工作法,在疫情期間也激勵著泥塘每個人齊堅守、共戰「疫」,共同守護美好家園。

相關焦點

  • 辛安街道:住在防控崗的女書記
    從年初一值班開始她就沒有回家,初二街道要求設立防控崗,她毫不猶豫地搬到了防控崗住,她說這樣她放心。24小時靠在一線,幾乎無眠。她按照疫情防控的各項要求,帶領著兩委一起定方案、想措施、抓落實。但面對疫情,她和兩委說:「這是大事兒,是大局,為了社區的安全,咱要不怕得罪人。這個時候,沒有什麼比老百姓的生命安全更重要的事了。」她根據社區的實際,制定了疫情防控三結合的工作方法。
  • 山東壽光:洛城「書記論壇」共謀發展「金點子」
    9月15日下午,由壽光市洛城街道洛興街黨總支組織的「書記論壇」如期召開,15名村黨支部書記帶著問題和思索,各抒己見、暢所欲言,內容聚焦一點:如何建立治村管村的長效機制。他們出謀劃策、虛心求教,目的只有一個:更好更實地推動村莊發展。一場碰硬解難題的「會診」「社區管理得激發最大多數的積極性。
  • 雨花區東山街道舉辦「我長大了」六一文藝匯演活動
    紅網長沙5月27日訊(通訊員 李韌飛)為慶祝「5·29」計生協會會員活動日、「5·31」世界無菸日來及「六一」國際兒童節的到來,5月25日下午,長沙市雨花區東山街道「我長大了」六一文藝匯演活動,在市婦女兒童活動中心實驗劇場舉行。
  • 159道鄉村風味爭鮮于石島東山街道 覓得「最美廚娘」
    齊魯網威海11月26日訊(記者 李志鵬 肖夢凡 通訊員 石宣)近日,「最美廚娘——開胃醬菜製作大賽」在石島東山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分中心舉辦。婦女們用鄉土的食材、傳統的手藝,製作出打動味蕾的家常美食。這是東山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分中心掛牌成立後,開展的首次大型群眾性文明實踐活動。此次活動在崮山前村大鼓隊表演節目《鼓動東山冬》中正式拉開帷幕。鼓聲雷動、鏗鏘震撼、打出了新時代人民群眾的精氣神,打出了群眾參與新時代文明實踐的熱情。
  • 中和街道黨工委書記付真會到社區檢查指導換屆及防疫工作
    四川新聞網成都12月22日訊 2020年12月18日下午,成都高新區中和街道黨工委書記付真會到仁和社區指導換屆工作及防疫工作。會上,付真會聽取了仁和社區黨委書記龍良對「兩委」換屆前準備工作情況匯報,針對換屆工作與社區兩委進行了交流,並作出重要指示:要提升政治站位,充分認識換屆選舉的重要性,加強黨的領導,將政治標準放在首位,增強政治敏銳性和政治原則性
  • 90後女社區書記的「防疫一線」:每天工作15小時 午飯只有10分鐘時間
    90後劉麗英,是哈爾濱市松北區太陽島街道集樂社區的黨支部書記。每天早上簡單地吃完早飯後,劉麗英就匆匆奔赴自己的崗位開始一天的工作。對7個小區卡點進行至少2次走訪排查、對重點單位進行摸排、入戶走訪、開展疫情防禦的宣傳工作……由於集樂社區共有7個小區和3750戶居民,社區工作人員只有3人,劉麗英的工作強度也非常大,每天要連續工作15個小時,晚上23點才能下班回家,就連午飯也只有10分鐘的時間,她用一碗泡麵簡單解決午飯過後,,,繼續投入緊張的工作中去。
  • 南京一街道24小時自助圖書館成家門口「書房」
    南秀村社區的24小時自助借還圖書館。  與著名學府南大為鄰的地利之勢,使得湖南路街道南秀村社區居民,也變得越發書香氣。而由文化局和街道共同籌辦的24小時自助借還圖書館已經進入試運營階段,儼然成為了居民家門口的公共「書房」。通訊員劉陽付重陽  揚子晚報記者 薛玲  自助圖書館仿佛自家書房  依牆而設的書櫥順次排開,三三兩兩的居民手捧圖書坐於其中。當揚子晚報記者踏入湖南路街道南秀村社區的24小時自助借還圖書館時,呈現在眼前的便是這麼一番靜謐而美好的景象。
  • ...巾幗花綻放——澄城縣城關街道陽莊堡社區黨支部書記趙夏芳
    在城關街道陽莊堡社區,有一名64歲46年黨齡的女幹部,她每天穿梭在社區的大小巷道和各個小區,提著一個裝有紙、筆、宣傳資料、口罩以及體溫槍的袋子,挨家挨戶宣傳排查,為做好社區疫情防控工作奔波勞累,辛勤付出。她就是陽莊堡社區黨支部書記趙夏芳。
  • 24小時「接單」,普陀這個「工作專班」為防疫也是拼了!
    自從加入到曹楊社區入境人員防疫工作專班群後,類似的微信消息幾乎每天都會在王亮的手機裡滾動。這段時間以來,為了嚴防疫情的逆向輸入,本市啟動了入境人員落地後無縫銜接的「三大閉環」管理,而屬地社區位於這個「防控閉環」的最末端,為了將這最後一道環扣緊閉實,曹楊社區成立了由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網格化中心、城管中隊等單位組成的「工作專班」,組建「曹楊地區防疫聯動」微信工作群,實行24小時無休工作制,在接到「任務派單」後,「工作專班」迅速集結,統一前往入境人員居住小區門口待命。
  • 賈家街道「防疫」紀實
    賈家街道「防疫」紀實 防疫阻擊,黨旗引,鬥志昂揚。 聚民心,群策群力,共衛一方。
  • 福全街道峽山村黨總支書記丁興妙 為農貿市場築起防疫「防護屏」
    這位正在勝利農副產品綜合市場門口為村民測體溫的就是福全街道峽山村黨總支書記丁興妙。峽山村的勝利農副產品綜合市場佔地2300多平方米,有70多個攤位,是附近六個村村民購買家常菜餚的綜合性農貿市場。作為一個關係民生的流動場所,防疫壓力極大。  「我們要是關了市場,那附近村民的菜籃子問題就難解決了」,丁興妙說,市場一直開門,但防疫壓力,就可想而知了。  為此,丁興妙第一時間就將家裡的兩隻紅外線體溫計拿來「公用」,正月初一就規定要對市場所有人員實行測溫檢查。同時,對市場內所有經營戶逐一進行摸排登記,他還自掏腰包為他們購買了醫用口罩,並監督他們規範使用口罩。
  • 防疫期間 「60後」社區書記萌萌噠「散裝英語」上線
    3月15日晚10點多,從巴基斯坦回常的Ahmad(阿罕默德)夫婦回到租住地新北區三井街道府西花園,三井社區黨總支書記徐洪已經一早等在那兒了。「Hello(你好)!」「Changzhou Health code(常州健康碼)。」 徐洪用並不熟練的英語和對方進行交流。
  • 收藏24小時防疫全攻略
    收藏24小時防疫全攻略
  • 大連女不配合防疫工作,揚言找「盧書記」,網友:「好大的官威」
    況且,進出登記,本身就是應該做的事情,配合防疫工作是我們現在的第一任務。根據知情人提供消息:目前這三名志願者還依舊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這件事情甚至還驚動了紀檢委,目前正在徹查此事。防疫人員在走後就將視頻發到了社區群,有居民指認,這名女子是街道辦的一名主任,算是一個小領導,但是,在如此的疫情之下,哪位女領導的話能抵過志願者的一番勸誡呢?
  • 突發腸梗阻休息幾小時 85后街道書記堅守一線
    原標題:突發腸梗阻休息幾小時 85后街道書記堅守一線長沙晚報11月16日訊 連日加班加點,他突發腸梗阻緊急住院,但他僅休息了數小時,又出現在工作一線,他說:「基層一把手就該帶頭做表率。」他是芙蓉區火星街道黨工委書記吳正華,一位85後基層幹部。「這裡有瓷磚脫落,得及時處理。」
  • 光谷再公布8大園區、8個街道24小時疫情諮詢熱線——內附其它諮詢...
    1月25日,光谷防疫動態提要:新增8園區8街道疫情諮詢熱線、26日0點啟用已安排404輛計程車等應急車區內這些超市還在營業……詳情請見下文~光谷防疫動態1月25日,東湖高新區管委會主任、區疫情防控指揮部指揮長陳平召開全區疫情防控工作會,全天調度全區疫情防控工作,聽取各街道、園區及各工作組相關情況匯報,收聽收看市新型肺炎防控指揮部視頻會議。
  • > 東山
    屆時,除了震撼的花海,還有「舞動東山」特色歌舞、「歡歌東山」山歌擂臺賽、「高山杜鵑·萬畝紅遍」手機攝影比賽和美食品嘗...苗圃社會保障房項目、港頭河改造工程項目和洪陣河改造工程項目。15公裡,是密州街道東山社區與十裡社區的距離,兩個社區成立聯建黨委後,距離歸零。「兩個社區攀親,現已融為一體。」聯建黨委書記孫萬紅說。  東山社區從諸城的「第三世界」躍...
  • 社區全體工作人員24小時上崗 6天6夜「連軸轉」 一切為了封閉園區...
    「我們社區全體工作人員24小時上崗,已經連續作戰6天6夜,為封閉園區的居民買體溫計、買菜、買藥……盡力滿足大家的日常需求,讓大家安心居家。」12月30日,皇姑區明廉街道引水社區書記王欣告訴記者。記者從皇姑區明廉街道了解到,街道公共服務辦公室第一時間按照區防疫指揮部要求對相關小區進行排查、自查。迅速鎖定風險,根據應急防控方案,指導社區做好核酸檢測工作。截至12月28日11時,明廉轄區內基業百花園、化工小區等6個小區已經進行封閉管理。街道共出動管理人員395人,街道機關幹部及社區幹事不分晝夜,連續作戰6天6夜。
  • 江寧區東山街道開展專業性志願服務項目雙選會
    2020-12-08 09:28圖文來源: 南京日報 來自南京醫科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7家高校的大學生志願服務團隊展演了各自的專業性志願服務項目,來自東山街道
  • 下城區:全國街道服務管理創新實驗區 老百姓辦事24小時上門不用挑...
    現在,下城區在線下8個街道都安裝了24小時自助辦理機,在線上推出了「1Call」移動辦事平臺,很多事項在非窗口服務時間就能辦理。2019年1月,下城區被民政部確定為「全國街道服務管理創新實驗區」,創建主題為「街道政務信息化標準流程建設」。24小時綜合自助辦事是其中一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