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家懷念RPG-虎嗅網

2020-12-25 虎嗅APP


「海之日」是日本的法定節假日。日期為每個7月的第三個周一,可以跟周六周日組成3天的連休。根據日本的《祝日法》, 主旨是「感謝海的恩惠,同時也祈願海洋國家日本的繁榮」。

 

 嗯,很有日本調性的節日。

 

今年的3連休,正趕上《八方旅人》的發售。或者應該說,這也是SE的發行策略:趕在連休之前發售遊戲,玩家們下班(放學)之後去店裡買一份實體遊戲,接下來可以宅在家裡抱著貓玩三天的遊戲。


《八方旅人》是一款日式RPG遊戲,主打復古的畫面和遊戲體驗,目的在於為玩家帶來本格的日式RPG體驗。開發組曾說本作可以看作《最終幻想6》的精神續作,目標人群是20~40歲的日本玩家,他們對於JRPG有著特殊的情感,而switch也十分適合在睡前遊玩一小時。



發售之後,有的玩家可能動作比較慢,去商場購買的時候就已經斷貨了,換了幾家商場也是同樣斷貨。為此Square Enix發推特表示抱歉,並推薦那些沒能順利買到實體遊戲的玩家,去下載數字版或在羅森購買兌換卡。



令人意外的是,本作在北美同樣出現了斷貨的現象。美亞顯示遊戲已經斷貨,現在購買的話需要1到兩個月才能發貨。

 

此前有臺灣和大陸玩家向SE情願,希望可以推出含有中文版本的八方旅人作品,得到的回覆並不明確,不過看來短期中文版還是不太可能出了。玩家們紛紛拿起了字典啃生肉,並且由於遊戲內英文詞彙量過大,且獵人線使用了很多的古英語表達方式,被玩家戲稱為「專八旅人」。



在日式RPG逐漸式微的今天,一個全新的IP能引起這樣的話題性,這是任誰也想不到的。


1



如果我們將《八方旅人》和它的發行商SQUARE ENIX聯繫到一起,大多數人想到的都是他們的另兩部經典的RPG系列:《最終幻想》和《勇者鬥惡龍》。最開始他們並不是同一家公司,2003年SQUARE與ENIX帶著各自的RPG代表作,合併為現在的SE。


從那以後,賣的最火的兩家日式RPG就同屬SE旗下了。


《勇者鬥惡龍》被稱為日本的國民遊戲。全系列的體驗都保持著高度的相似,系統很簡單直接,但是內容要素豐富,這也保證了系列30年一直以來不變的味道。



1986年ENIX發售了第一代勇者鬥惡龍,劇情非常的無腦,是一個王子擊殺惡龍拯救公主的故事。但是遊戲系統簡單好上手,內容豐富,適合所有年齡層遊玩,輕易就賣出了150萬份。到了《勇者鬥惡龍3》,發售之日萬人空巷,很多人請假不上班去購買遊戲。據說從那以後勇者系列只會在周末發售,不知真假。



說到初代的《勇者》,由於FC平臺貧瘠的機能,遊戲的容量只有64Kb,想要在這樣的容量內講好一個故事幾乎是不可能的。開發者在製作時去掉了全部的符號,並將遊戲內會使用的所有文本提煉出來統計使用頻率,最後使用20個平假名完成了整個遊戲的敘述。這在當時是非常偉大的。


國內玩家更熟悉的應該是《最終幻想》(FF)系列了,得益於改編的CG電影,就算沒玩過遊戲的人也會或多或少接觸過這個系列。與《勇者》的保守不同,FF在每一代作品都進行著新的嘗試。在那個年代,FF往往代表了最新奇的RPG玩法。


2


RPG遊戲是角色扮演遊戲(Role-Playing Game)的縮寫,玩家需要去在遊戲的世界觀中扮演一個角色,去體會角色的成長和變化。這其中又分為「日式RPG」和「美式RPG」。


日式RPG重敘事,遊戲的節奏很依賴故事的節奏。通常遊戲一開始視角會集中在一個小的範圍,隨著故事的展開再逐漸將整個遊戲世界展現給玩家。玩家在其中扮演的是另一名勇者,體會他的成長與故事。


美式RPG重扮演,遊戲的故事由玩家自行書寫。就像有這麼一個世界,把玩家扔進去,玩家可以自己選擇如何安排遊戲的流程。遊戲裡的角色可以看作玩家的投影,故事由玩家自己書寫。


最早的時候RPG是沒有日美之分的,直到勇者鬥惡龍系列的開發者堀井雄二模仿了另一部RPG遊戲《巫術》,並加入了較強的敘事設計,才奠定了日式RPG後來的發展。隨著雅達利大崩潰之後日本遊戲產業的發展,手握技術實力和先進的遊戲製作理念的日本遊戲廠商在業界佔據了絕對的話語權。任天堂和索尼等遊戲主機的遠銷歐美,也把這些遊戲帶了出去。


無論是歐美還是中國,很多玩家都是在這個時期接觸到的日式RPG遊戲,影響了很多的遊戲開發者。比如1995年的《仙劍奇俠傳》所使用的完全就是日式RPG的範式,遊戲將玩家帶入了一個叫「李逍遙」的人身上,藉助遊戲來對玩家講述故事,在當時影響了非常多的人。



從這一點來看,《八方旅人》時至今日能有著較廣的群眾基礎,很大一部分是由於90年代日式RPG在全世界範圍的流行。


由於重敘事的特性,遊戲好不好玩很大一部分由故事說了算,故事講好了遊戲就成功了一半。在RPG遊戲發展逐漸成熟之後,很多玩家在玩遊戲之餘也希望能夠自己開發一款RPG遊戲——故事已經想好了,遊戲系統模仿現有的就可以了。於是出現了「RPG Maker」這樣的工具,包含基於圖塊元件的地圖編輯器,以簡單指令取代程式語言的事件編輯器,以及戰鬥編輯器。內建地圖元件、角色圖片以及事件等,幫助用戶創作自己的遊戲。時至今日,依然有一些優秀的遊戲通過RPG Maker來製作出來。



不過這也導致後來日式RPG的發展逐漸走向了一個極端。


3


日本自古推崇「匠人精神」。


一生堅持只做一件事,將簡單的事情做到極致。也是因為抱著這樣的理念,他們在戰後振興了國家的經濟。


由於日式RPG重敘事的「講故事」特點,隨著時代發展,越來越多的廠商將講好故事作為遊戲開發的首要動力。日方越來越專注於講故事、換聲優這種事情,而不是創新遊戲玩法,改變遊戲交互邏輯。似乎對於日本開發者而言,「講好故事」就是RPG遊戲設計的極致。


說「匠人精神影響了日本遊戲界」有些偏頗,因為匠人精神並不是原因,而是過程。在日式RPG取得成功之後,日方的開發者沉浸在日本國內玩家對於遊戲的反饋中,並不會聽取國外玩家的意見。海外玩家理解門檻越來越高。


這多少跟當時的遊戲的發行方式有關:在電子遊戲剛剛誕生的時代,遊戲領域還沒有現在這樣規模的市場。開發者更多的是針對一塊市場製作一款遊戲,如果反響熱烈就把它發行到海外。所以對於開發者來說,海外玩家的意見往往是有延遲性的,而且市場規模也難以引起日方的重視。所以對於歐美玩家來說,並不是「以前喜歡,現在口味變了」這麼簡單:當時的日本遊戲坐擁先進的遊戲開發技術,歐美玩家根本沒得選。



隨著歐美開發者技術水平的上升,越來越少的海外玩家會去主動接觸日式的RPG。日本的遊戲開發陷入了「加拉帕戈斯化」:在孤立的市場環境下進行的最適化發展,喪失了與外界環境的互換性。當外界的遊戲進入本土時毫無抵抗力,而自己的遊戲拿到大環境中也難以生存。


——大清就是這麼亡的。


在主機大戰進入第七世代的時候,很多傳統的日式遊戲已經跟不上時代的發展:技術實力陳舊,畫面還停留在PS2時代的水平;開發理念依然一條路走到黑,有的遊戲廠商就算反應過來了也回天乏術。到了今天,還在繼續開發新作的寥寥無幾。RPG遊戲的要素也被越來越多的其他類型遊戲吸收,動作遊戲、射擊遊戲、甚至體育遊戲中都能看到RPG遊戲的影子。


接下來的形式更加嚴峻:傳統遊戲在被移動端蠶食的時代,手遊崛起,人們更加沉迷於碎片化的遊戲體驗。傳統遊戲廠商都在危機中尋求一定的手遊方向轉型,而日式RPG這種需要長時間沉浸體驗的遊戲模式自然是最先被淘汰的。諷刺的是,SE是眾多日廠中手遊開發最賣力的,被玩家們調侃為「手遊大廠」。


當然,日廠的墮落並不能掩蓋遊戲界的浮躁。現在很大一部分主流的遊戲都簡單粗暴、沒有什麼內涵。有的僅僅是刺激玩家的神經,消磨玩家的時間,關掉遊戲之後感受到的是空虛。


2016年,最終幻想系列的最新作《最終幻想15》發售,這部遊戲從公布之初到發售經過了10年,中途一度更換總製作人。遊戲內容一言難盡,整體來說質量比較中庸。在日式RPG衰落的大背景下,最終幻想還在嘗試著各種有用的沒用的創新。



為了補全遊戲的故事線,還製作了CG電影,在國內外都有上映。相比遊戲的褒貶不一,電影的口碑還很不錯。



《勇者鬥惡龍11》在17年發售,首周在日本拿下了200多萬的銷量。不得不感嘆不愧是國民遊戲。雖說海外市場的表現如預料般平庸,但在日式RPG的範疇內,這依然是一部非常優秀的作品。


其他的日式RPG廠商還在保持活力的就只有Falcom的《軌跡》和《伊蘇》,《女神異聞錄》另闢蹊徑的玩法和美術也非常值得稱讚。


其他的呢,差不多都涼了吧。


4


《八方旅人》出現的時候,看上去是SE的一次對於經典的致敬。遊戲中的那些復古的要素,比如16-bit的像素畫面,「指令+回合」式的遊戲方式,更多的是機能限制時代妥協的玩法。這一切拿到現在都顯得那麼不合時宜,新玩家有一萬個理由被各種設計嚇跑。


遊戲發售正趕上遊戲發行的淡季,小心翼翼避開了其他遊戲的鋒芒,他們知道提前兩個月或晚兩個月發行的話銷售數據都會很難看。其實當年熱愛這些遊戲的人現在年紀都不小了,也許他們很難能拿出上百小時投入到一款RPG中。moba和吃雞這種遊戲顯然更符合時代的潮流,下班之後可以隨時開一局,不到一小時分出勝負。


《八方旅人》從銷售數據上來看,日本和歐美,包括國內玩家都很買帳,大體是因為:難得能有這麼一款流淌著古典血液的作品,提醒著我們不要忘記日式RPG往昔的輝煌,以及自己熱愛遊戲的童年。


當玩家們拿著switch,一定會想起20多年前對著顯像管電視玩遊戲的那個夏天。在那個時代,迷宮是用紙筆畫的,存檔是用筆抄寫下來的,就連劇情都看得半懂不懂的。這並不影響他們一邊玩著遊戲,一邊豎起耳朵聽父母下班上樓的聲音。


玩家懷念RPG。




相關焦點

  • rpg版的dota怎麼打?《泰亞史詩》告訴你
    提起rpg類遊戲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從單機的《仙劍》系列,到後來的《暗黑》系列,從老版的《傳奇》到後來層出不窮的各大rpg如《劍三》、《天涯明月刀》等等,雖然說各有各的買點,但創新來創新去,還依舊是老版rpg的模子,沒有什麼讓人覺得耳目一新的變化,廣大玩家也越來越失去對rpg的信心,《泰亞史詩》的出現,
  • 盤點歐美四大RPG類型遊戲 其代表作全面解析
    但總體而言,《輻射:新維加斯》也可以稱為歐美rpg的幾座大山之一,雖然媒體評分不高,但在玩家中的口碑以及遊戲所體現出來的精神內涵,都可以說得上是震人耳聵。  在《質量效應》之前,我沒有看到過rpg還能夠這樣玩:主角穿戴著類似光暈斯巴達戰服的盔甲,手持造型獨特的雷射武器,在尋找掩體,瞄準射擊和使用超能力間迅速切換,如果玩家有著卓越的rpg戰術素養,可以通過技能應用和勾引殲滅敵人。
  • steasteam好玩的rpg遊戲 msteam角色扮演遊戲推薦
    最近很多小夥伴想玩rpg遊戲,小編現在就給大家匯總一下steam上好玩的rpg遊戲,宅在家想玩遊戲的你還不快來看看,一下三款都是steam上最好玩的rpg遊戲哦。 最近很多小夥伴想玩rpg遊戲,小編現在就給大家匯總一下steam上好玩的rpg遊戲,宅在家想玩遊戲的你還不快來看看,一下三款都是
  • 魔獸世界:玩家們雖不能和英雄並肩戰鬥,但對npc的刻畫完美?
    魔獸世界中,玩家們錯失了很多和英雄並肩戰鬥的機會,比如和薩爾一起建立部落,和希爾瓦納斯一起反抗阿爾薩斯(不排除時光之穴後來做了或要做這些內容,但它是虛擬化碎片化的)。玩家反感的就是WOW把最重要的場面都獻給歷史,英雄最光輝的瞬間都屬於歷史,一個冒險者必須是歷史愛好者才能愛上這個世界和英雄們。而FF14玩家是可以和艾默裡克一起建設伊修加德,和埃斯蒂尼安一起反抗尼德霍格。玩家是英雄,你也和英雄一起戰鬥。關鍵是你可以一邊並肩戰鬥一邊了解他,而不是從別處找來他的歷史,再以並肩戰鬥為榮。
  • 最高人氣RPG單機手遊推薦 角色扮演類單機手遊下載
    現在國產的單機rpg很少,大多數是網遊(為了圈錢)。更少有優秀的能玩第二遍的。所以推薦的基本都是漢化的遊戲+偏重劇情類。
  • 日式奇幻RPG手遊《23/7》3月15日雙平臺上線
    男女主角的聲優則是內田姐弟——內田雄馬和內田真禮擔當,感興趣的玩家不要錯過。遊戲背景:遊戲故事講述有一天,世界的時鐘的「9時」都消滅了,令到世界剩下23小時,而人們都像什麼都沒發生繼續生活。小編有話說:《23/7》是一款由角川KADOKAWA推出的新作rpg手遊,畫風華麗,遊戲設定為奇幻風。主角聲優將選用內田姐弟擔任,製作陣容也十分強大,喜歡日系rpg的小夥伴可千萬不要錯過喲!
  • 這地圖我能跑一天 十款高自由度的rpg遊戲
    小編今天列舉十款高自由度的rpg遊戲,看看大家都玩過多少,最喜歡哪款?1.騎馬與砍殺  在騎馬與砍殺的世界裡,玩家可以扮演商人,強盜或騎士等。你可以選擇在卡拉迪亞大陸自由行動,也可以選擇在戰場廝殺成為割據一方的諸侯,甚至自立為王。
  • 運行了12年的66rpg論壇即將關閉:中文RPG Maker遊戲的過去、現在與...
    (橙光)站長柳柳在旗下RM論壇中置頂消息稱,由於不具備《網際網路論壇社區服務管理規定》所要求的運營軟硬體條件,運行了12年的66rpg RM論壇將在月底關閉。66rpg RM論壇是中文網際網路上最早的、也是最大的RPG製作大師(RPG Maker,簡稱RM)交流分享論壇之一,誕生過許多優秀的RM遊戲,也見證了RM遊戲在中國十多年的發展。柳柳在該帖末尾寫道:「世上終無不散的宴席,願本論壇關閉後,留在你心中的是一段美好的回憶。」本文由66rpg(微信號:ChinaRMer)授權轉載,原作者迴轉壽司。
  • 魔獸世界:60級懷舊服是老版本,為何玩家更喜歡它的設計和環境
    懷舊服的環境和設計更適合玩家很多人不懂為什麼總喜歡懷舊服,小編作為老玩家說幾句。喜歡懷舊服主要是因為遊戲初期的環境和設計,更加符合大家理想中war3的世界觀,因為故事最貼近war3。那時候部落和聯盟玩家從25級開始一直pvp到60級,唯一安全的地點就是副本裡面。
  • 高自由度的rpg單機遊戲盤點 總有一款適合你
    《上古捲軸5》上古捲軸5,猶如一幅巨大的史詩畫卷帶領玩家領略了天際波瀾壯闊的風景和龍裔的驚險冒險故事。當然這款遊戲也有著少女捲軸之稱,豐富的mod讓玩家幾乎可以實現任何你能想到的遊戲元素。喜歡rpg遊戲的玩家,上古捲軸5必定是不可錯過的經典。
  • 多多自走棋破解版,頂尖玩家切磋戰鬥,世界頂級電競聯賽等你來戰
    遊戲目前共有60餘枚棋子,圍繞著種族、職業兩大特性,單局內玩家可通過收集棋子、合成升級、羈絆組合,搭配出千萬種獨具特色的戰棋陣容,與全網好友組成八人對局一決高下!同時遊戲由Imba傳媒搭建全球電競體系,無論來自哪裡,都可以與世界範圍內的頂尖玩家切磋戰鬥,更有世界頂級電競聯賽等你來戰!
  • RPG大型端遊涼涼?劍三、天刀兩個月人數減少50%!
    遊戲在線人數對任何網路遊戲都很重要,如果一款網路遊戲製作很精良,但是在線人數過少,相信玩家的熱情也是不會高的。目前為大家分析一下市面上的RPG端遊在線人數數據,數據來源於similarweb網站,數據比較可信。
  • 爐石外網玩家熱議:為何我匹不到那個最菜的玩家?反而總是薩滿
    最近國外玩家也是都在熱議薩滿的。今天的欄目主要帶來一些國外玩家的吐槽以及我自己的吐槽(括號中的都是我的吐槽哦~)。●是不是我的匹配機制出現了問題?Sheepherder226:為什麼我從來都匹不到這個diao人(圖中的The Worst Player指的是最菜的爐石玩家,其他的都是迦拉克隆薩)SorryForBeingStupid回覆:是的,你不能排到你自己。
  • 質量效應仙女座體驗心得 質量效應仙女玩家優缺評價
    質量效應仙女座自發售以來以主角及NPC面癱一直被玩家詬病,那麼平心而論除了臉醜外這款遊戲帶給玩家的感受如何呢?下面就為大家分享質量效應仙女座體驗心得,質量效應仙女座玩家優缺評價,趕緊來看看吧。   質量效應仙女座體驗心得
  • 街機技巧勾起玩家回憶,通關遊戲有奇招,讓人懷念的還是扣遊戲幣
    街機廳技巧勾起玩家回憶,通關遊戲有技巧,讓人懷念的還是扣遊戲幣隨著遊戲業的壯大,現在玩家們能夠隨時玩到手遊或者端遊,甚至一些家庭富裕的玩家能夠買主機享受3A遊戲的快樂,但曾經玩家們沒有那麼多接觸遊戲的機會,早期的玩家都是在街機廳度過自己的年少時光,所以街機廳的技巧經常會勾起玩家回憶
  • LOL中有哪些瞬間,會讓玩家無比懷念那些曾經共同遊戲的好友?
    Hello各位小夥伴們,不知不覺LOL誕生之今也已經有快十年了,這一路走來風風雨雨,無數玩家從入坑到熱愛再到退坑,留給玩家們的只有一個又一個黑了的Id,那麼回首往昔,有哪些瞬間會讓玩家們感到無比懷念那些曾經共同遊戲的好友呢?
  • 好玩的FC遊戲(非RPG),滿滿的回憶,真懷念的時光
    那個年代遊戲不多,所以超級瑪麗真的是被玩家玩爛了,內容也榨乾了,所以小編就不再贅言了。第一位:七寶奇謀2小編猜想這個遊戲應該很多同學都沒有玩過吧,但是它真的是一款特別好玩的遊戲。然而直到現在小編也不知道它講的是什麼故事,因為那個時候玩的都是日文版,就連它的名字還是小編剛剛百度才知道的。
  • 《八方旅人》圖文評測:重現日式RPG風採
    【結合傳統的流程模式】     《八方旅人》流程模式的主體框架可以說是非常標準的日式RPG形式, 諸如4人組隊、商人交易、升級機制、主線任務等等都非常傳統,對於大部分玩家而言都是熟得不能再熟的套路模式。
  • 日本玩家最沉迷的10個RPG系列 第一名果然還是那個
    如今雖然遊戲風格與當年已經大相逕庭,但咱們如果依然懷念當初玩火紋的時光,咱們不妨也弄一臺3DS,買一個《火焰紋章 回聲》玩一下吧——這可是第一個有官方中文的火紋哦。但即使如此,日本玩家還硬是把它推上了這個榜單的第六位。從某種程度上,也側面地反映了這系列在日本玩家心中的地位。對於這個系列其實小編不需要介紹太多了,畢竟去年它的最新作《荒野之息》就是地球上最優秀的電子遊戲之一。但可能對於日本玩家乃至世界上大多數伴隨著《塞爾達傳說》成長的玩家們而言,這個系列的偉大絕不僅於《荒野之息》。
  • PUBG:新版本天氣系統遭吐槽,國外玩家懷念老版本霧天
    絕地求生大逃殺作為一款多人在線射擊類遊戲,一經出世就廣受好評,尤其是遊戲內獨有的豐富的動態天氣系統,對於許多新手玩家來說,雨霧天可是個極佳的模式,既能混KDA,還能混名次,這也是許多玩家第一次吃雞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