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魔毯、白棉、洗不爛三種棉的使用問題,經過松仔一年多的探索實踐也算小有心得,接下來就給大家說道說道。
關於三種棉的材質松仔倒是沒有過分探究過,反正都是人造纖維或者人造棉,這麼多年也沒聽說過誰用的過濾棉把魚毒死了……作為一個有追求的玩家,應該知道哪些是值得探索的,哪些是吃飽了撐的折騰……O(∩_∩)O哈哈~!
松仔的缸基本都是上濾(滴流盒),飼養密度比較大,而且近兩年主要玩的是以能吃能拉著稱的鬍子大凡。起初就像養其他魚一樣,物理過濾全放白棉,但隨著時間推移,發現異型缸的換濾棉的速度比換水速度都要勤了,所以開始逐漸嘗試其他的過濾棉。
第一時間想到的就俗稱「洗不爛」的棉,這種棉的好處聽名字就知道了,抗造!於是用它搭配白棉使用,上邊一層「洗不爛」,下邊兩層白棉(我用的滴流盒),可是沒到兩天就開始溢流。起初是覺得新棉還沒吃透水,洗洗就好,可是歷經半個月還是老樣子,兩天就堵。後來嘗試把「洗不爛」換到底層,但仍然沒有有效解決堵棉的問題,由於「洗不爛」這種棉空隙太小,與滴流盒下水孔貼的又太緊密,一樣造成堵棉的後果。解決辦法也有想過,就是在「洗不爛」棉的下邊再加一層墊板,但犧牲過濾空間來增加墊板總覺得有些得不償失。
"洗不爛"不行,又開始嘗試魔毯。魔毯相對「洗不爛」透水性要好一些,搭配方法與「洗不爛」一樣,最上層和最下層都嘗試過,相比「洗不爛,堵棉的時間稍微延長了一點,但也就是延長了1天左右,卻仍然沒有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後來又經過好多次嘗試,最終的搭配方法可能有點出乎大家的意料,因為我大部分缸用的都是三層滴流,所以把上兩層全部改成了過濾棉,只有最後一層放濾材。頂層盒濾棉的搭配從上到下依次是雙層魔毯-2釐米厚普通濾棉,中層盒從上到下依次為「洗不爛」一層,下邊再鋪白棉。後來又經過近三個月的測試,覺得總體效果還不錯。
其實上邊的方法並沒能有效解決堵棉的問題,但是也變相解決了堵棉溢流造成的生化區汙染問題,滴流盒的結構大家也應該都了解,一旦堵棉,水流會直接從溢流口溢入下一個盒子,如果洗綿不及時,第二層的生化濾材非常容易被汙染,這對水質影響是非常大的。只有親身經歷過才知道它的威力,壞水可能只是一半天的時間。所以二層盒放白棉能很好的避免溢流造成的影響。
其次,不要小看白棉的培菌能力,白棉不管是作為物理濾材還是生化濾材,培菌效果都是非常不錯的,用幾層白棉就養好魚的大有人在。而且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過濾效果,在這幾種棉的搭配下,空氣缸真的不是什麼難事,哪怕是高密度飼養。
在這裡還有一點,更多的物理過濾會不會加強分解作用為硝化細菌提供更多的食物?而食物充足勢必會強化硝化菌的群體數量。而減少了生化濾材會不會限制硝化細菌的繁殖呢?對於這點疑問我不敢肯定說沒有,但是經過自己這麼長時間的實際觀察,我的水更清澈了,魚也沒出現過什麼閃失,而且我是高密度飼養,鬍子大凡的造糞能力我就不多說了。
最後做個總結
1、三種棉沒有誰好誰壞一說,只是各有用途吧,有人說棉應該由粗到細來擺放,也有人說由細到粗,松仔覺得二者說的都對,因為每個人境遇不同就造成了不同搭配,如果低密度飼養,怎麼放都沒問題,但如果想水清,粗細搭配是免不了的。而如果高密度就要考慮成本了,因為普通粗棉不耐洗,頻繁洗綿註定要勤換棉。而在它上邊加一層魔毯或者「洗不爛」,則能很好的控制成本,但註定得勤洗綿。
2、隨著「洗不爛」和魔毯使用時間的增長,魔毯的透水性會越來越好,堵棉時間會逐漸延長,雖然也會損失一部分過濾效果,但並不怎麼影響整體的物理過濾效果。而「洗不爛」則不然,隨著使用時間的增長,雜質會逐漸堆積在其內部,很難清洗掉,而且越洗越緊密,透水性越差。而白棉會隨著使用時間的增長,蓬鬆的結構會被壓實,培菌能力逐漸減弱。大多數人都習慣清洗第一層白棉而忽略下層棉,其實下層棉最好也要定期清洗一下,清洗的時候用原缸水,手輕輕擠壓幾次就行了。
以上就是松仔給大家分享的內容,如果喜歡請大家動動手指關注松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