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兩院院士工作地統計,哪些省市的院士最多

2020-12-12 莞中窺報

兩院院士,是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的統稱。

院士是國家所設立的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一般為終身榮譽。

目前中國科學院分為數學物理學部、化學部、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地學部、信息技術科學部、技術科學部6個學部,共有院士825人(不包含外籍院士和已故院士數量)。

中國工程院分為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部、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部、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部、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部、土木環境與輕紡工程學部、水利與建築工程學部、農業學部、醫藥衛生學部、工程管理學部等9個學部,共有院士943人(不包含外籍院士和已故院士數量)。

那麼接下來我們看看兩院院士的工作地都是分布在哪些省份和城市,我們選取排行前10名的省份和城市。(不包含資深院士,年齡超過80歲的為資深院士,基本都退出工作崗位了,不包含外籍院士和已故院士)

1、北京(中國科學院院士418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87人,合計605人,遙遙領先)

北京

2、上海(中國科學院院士103人,中國工程院院士34人,合計137人)

上海

3、江蘇(中國科學院院士47人,中國工程院院士31人,合計78人)

江蘇

4、湖北(中國科學院院士25人,中國工程院院士22人,合計47人)

湖北

5、陝西(中國科學院院士24人,中國工程院院士23人,合計47人)

陝西

6、遼寧(中國科學院院士19人,中國工程院院士21人,合計40人)

遼寧

7、廣東(中國科學院院士22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5人,合計37人)

廣東

8、浙江(中國科學院院士20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4人,合計34人)

浙江

9、安徽(中國科學院院士21人,中國工程院院士9人,合計30人)

安徽

10、四川(中國科學院院士13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5人,合計28人)

四川

好了,以上就是中國兩院院士工作地最多的省份和城市,可以看出以上10個省份和城市都是中國高等教育實力很強的地方,院士的聚集效應大大提高了這些地方的科研水平,同時也可以帶動社會經濟的發展,院士是我國最高精尖的人才,希望在這個物慾橫流的年代,我們能夠更加尊重這些科研工作者。

小夥伴們,你們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高校培養兩院院士數量統計
    近兩屆新當選兩院院士本科畢業學校統計,看看哪些高校培養的院士最多?(轉自青塔)
  • 增選398位兩院院士!近三屆兩院院士當選單位統計
    院士是我們國家最高的學術榮譽,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都是兩年增選一次。據看高校統計,近三屆兩院院士共增選398位,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186人,中國工程院院士212人。從各高校新當選院士的人數來看,清華大學雄居榜首,共18人;北京大學緊隨其後,共17人;浙江大學位列第三,有9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均有8人;另四所C9名校當選情況分別為哈爾濱工業大學6人
  • 中國兩院院士籍貫排行榜,浙江排名第二,誰奪得第一?
    「兩院院士」是指中國工程院院士和中國科學院院士。
  • 校友會2016-2019中國大學兩院院士排名,清華大學第1,中科大第3
    2016-2019年,中國哪所大學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的人數最多?哪些高校躋身校友會2016-2019年中國大學兩院院士排行榜20強?中國兩院院士是中國科學技術領域的最高學術榮譽稱號中國科學院院士與中國工程院院士(簡稱為兩院院士)是中國科學技術與工程技術界的傑出代表和最高學術榮譽稱號獲得者,代表著自然科學研究領域頂尖人才和領軍人物。
  • 安徽哪個市「出產」兩院院士最多?
    2019年11月22日,隨著兩年一次的院士增選結果的公布,「兩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這個話題又火了起來。「院士」來自英文「academician」,據說是傅斯年將西方的「學院」與東方的「士」結合起來翻譯而成的。
  • 院士校友數量大比拼!2020中國醫學院校本科畢業生兩院院士數量排行榜
    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被稱為「兩院院士」,是我國科學技術領域和工程技術領域的最高榮譽稱號,每兩年評選一次,從國內最優秀的科學家中選出,代表著我國科研實力最高水平的一批人
  • 院士校友數量大比拼,2020中國醫學院校本科畢業生兩院院士數量排行榜
    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被稱為「兩院院士」,是我國科學技術領域和工程技術領域的最高榮譽稱號,每兩年評選一次,從國內最優秀的科學家中選出,代表著我國科研實力最高水平的一批人。在一定程度上,醫學院校兩院院士校友數量可以反映了一所醫學院的生源質量、培養能力和師資力量。其中,本科畢業高校,相對碩士階段和博士階段而言,可以更為真實地反映院士的求學背景。
  • 培養兩院院士最多的10所211大學,有你的母校嗎?
    在我們傳統印象中,兩院院士那可是神一般的人物,基本上都是在頂尖的985大學中才能見到學術圈的大牛。也只有頂尖985大學才能更多地培養出院士般的人才。確實在現實中也是這樣的情況,恢復高考之後,確實頂尖的985高校培養了無數多的兩院院士。
  • 兩院院士名單,這些非重點大學新增十名院士,太強大了
    隨著今天中國科學院2017年新增選院士名單的公布,今年兩院院士名單已經全部出爐,據山野老王統計,中國工程院新當選的67名院士中,來自高校的有31人,其中4人來自非重點大學;而中國科學院新當選的61名院士中,有34人來自高校,其中非重點大學有6人入選。
  • 兩院院士籍貫榜單,浙江395人列第2,第1無懸念,不愧高考煉獄省
    兩院院士從具體來講為中科院與中國工程院院士,他們在業界和領域中往往做出了巨大貢獻,而且成就斐然,比如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袁老是大家十分熟悉和歷史課本中可以看到的人物,他在雜交水稻中的成就創下了歷史記錄,改變了我國糧食結構並且結局了14億人溫飽問題,因此被譽為世界雜交水稻之父,為此獲得中國工程院院士可以說實至名歸。
  • 清華大學召開兩院院士座談會
    院士們為學校發展建言獻策清華大學召開兩院院士座談會清華新聞網1月18日電(記者 周襄楠) 1月12日下午,在清華大學各院系工作的30多位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來到主樓接待廳出席了兩院院士座談會並為學校發展建言獻策。
  • 陝西再添6位兩院院士!在陝兩院院士總人數達70人
    陝西再添6位兩院院士!在陝兩院院士總人數達70人西部網訊(記者 秦怡) 今天(11月22日),備受矚目的201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結果揭曉,陝西有6名科學家上榜,分別是長安大學彭建兵,香港大學-西北大學趙國春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北工業大學李賀軍、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張平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張湧、中國兵器工業第203研究所楊樹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 什麼樣的人能成為兩院院士?2021年增選院士的硬核條件來了
    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俗稱「兩院院士」,這是中國科學界的最高榮譽,且這個榮譽伴隨終身。能獲得兩院院士榮譽的,都是我國各條科研戰線的領軍人物和精英人才,因此,他們備受社會尊崇,當然,要當選也有著極為嚴苛的標準。根據相關規定,兩院院士每兩年增選一次。
  • 兩院院士籍貫排行榜,江蘇省第一,他是第二,更是高考大省
    根據目前國內的情況來說,我國的院士數量還是十分稀少的,因此院士也是一個含金量十足的數據,的確能夠作為學校之間競爭評比的重要參考數據之一,因為院士的評選的是十分嚴格的,例如知名的袁隆平院士,他是這批最珍貴的人之。你還記得清華大學的顏寧博士嗎?她也落選了兩院院士評選,由此可見院士的含金量有多高。
  • 「雙一流」高校校長榮譽統計,全是兩院院士,傑青長江學者數不清
    名校校長都是兩院院士從上表統計的名單來看,雙一流高校,無論是雙一流建設高校,還是雙一流學科高校,他們的校長普遍都是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所以如果要想當好大學的校長的話,不僅要有年齡,學習成績,還要有中國兩院院士的頭銜。
  • 兩位在漢部屬高校校長當選院士,湖北兩院院士增至73人,總人數居中...
    楚天都市報訊(記者羅欣揭明玥通訊員丘劍山陳麗霞吳江龍)繼前日中國工程院2017年院士增選名單出爐後,昨日,中國科學院公布了2017年院士增選名單,選舉產生了61名中國科學院院士和16名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我省武漢大學竇賢康教授、徐紅星教授,武漢理工大學張清傑教授3人當選。至此,我省兩院院士增至73人,居全國前列,中部第一。
  • 20個全國學會擬推薦2019年兩院院士候選人出爐,高分子領域多人入選!
    日前,兩年一度的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工作正式啟動,其中院士候選人由院士提名和學術團體推薦。
  • 2020年中國985大學兩院院士數量排名,看看誰的科研實力最強
    大家都知道,院士是我國設立的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士稱號,分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原則上為終身稱號,院士每兩年增選一次,每次共計不超過60人。目前中國在世的兩院院士也只有一千多人,所以一所大學的兩院院士的數量,基本上可以反映出大學的科研實力和未來的發展,院士對於大學的影響有幾個方面:1、院士在基本可以決定大學在該學科的科研項目立項、經費申請和團隊組建,強化科研體系的同時也會壯大該學科的發展。2、第二、院士的科研項目一般成果都是比較重大的,在教育部學科評估中都佔有相不小的權重。
  • 新增兩名中國工程院院士 成都兩院院士增至32人
    11月22日,2019年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結果出爐。其中,成都2人入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分別是中科院光電技術研究所所長羅先剛和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院長羅琦。截至目前,成都兩院院士已增至32人,研究涉及電子信息、物理、生態、生物醫藥、化工、機械、核電技術等領域。
  • 2016-2020年各高校兩院院士、國家三大獎等排名統計
    高校評估,兩院院士人數、國家傑青、國家三大獎都是及其重要的加分項!而2020年,是十三五結束之年,同樣對國內高校來講也是個極為重要的一年,在過去的五年裡,各高校在兩院院士、國家傑青、國家三大獎表現如何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