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12 16:51:29 來源:蚌埠新聞網
網絡空間裡留下的很多曾經的影像資料被回看,逝者當年的喜怒哀樂再次被記起、被分享,我覺得這對生者來說是莫大的安慰。
蚌埠新聞網記者 陳瑤
前幾天,市民陳女士突然發現自己一個去世多年的朋友,QQ頭像亮了起來,顯示為上線狀態,而且當天這位朋友的微信運動顯示步數是6800多步。陳女士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覺得遇到了靈異事件。後來一打聽才知道,原來是已故友人的妻子用了丈夫的手機,登錄了他的微信、QQ。
「網絡空間裡留下的很多曾經的影像資料被回看,逝者當年的喜怒哀樂再次被記起、被分享,我覺得這對生者來說是莫大的安慰。而且電子帳戶中的資金餘額也能被親人繼承、消費,沒有永遠地沉澱下去,這也是逝者生前創造財富的一部分,沒有被浪費掉,挺好。」這件事也給陳女士一個警醒,如何妥善保管自己的電子財富?如果有一天她遇到了意外,那她名下的電子帳戶可能就再也不會被點亮,微信、QQ、支付寶、餘額寶所有的一切都會就此「沉默」。除了能繼承她的物質財富以外,至親能不能順利地繼承她的網絡遺產呢?
數字遺產的繼承需要平臺公司支持
「數字遺物」上寄託著對故人的哀思。不可否認的是,數字遺物相比照片和其它物品,的確給予失去親人的家屬們一種很好的慰藉。數字信息上遺留的除了文字和圖片,更重要的是透露出個人所特有的言行舉止,或者說,就如同其另一個「分身」,這也正是可以回顧故人最好的方式。
一些發達國家在幾年前就已經興起了管理「數字遺物」服務,受家屬的委託、獲取或刪除已故親人在電腦或手機等電子設備上所遺留信息,例如解約已故親人購買的網絡付費服務、取出家人的照片、破解電腦密碼等。
「我們目前經手辦理的遺囑中還沒有單獨做數字遺產的,大部分都是『打包』遺產指定繼承人,比如指定『由某某繼承我的全部財產』,這其中也就包含了數字遺產。現在有的年輕人來辦理遺囑公證,對數字遺產已經有了朦朧的意識,有人會私下特意問到這些內容。」蚌埠眾信公證處家事法律服務中心負責人吳振坤介紹,很大一部分人認為的數字遺產,有可能是貨幣遺產的轉換,包括支付寶、餘額寶、微信支付餘額,它們都是真實貨幣的另一種表現形式。這些內容可以寫進遺囑裡,但是具體現實時,需要平臺公司的支持,比如支付寶公司、騰訊公司要願意破解密碼,讓繼承者能夠繼續使用被繼承人留下的數字遺產。
QQ空間、抖音號能否寫進遺囑暫無規定
手機靚號、QQ號、遊戲帳號、抖音號等數字遺產,確實有一些私人屬性,因為有些人的QQ空間、抖音號、微信號裡可能存有一些個人照片、資料等,也有紀念意義。有的網絡帳號因為持有人運營不錯,已經成了人脈資源豐富的大V號,這些號本身就自帶流量甚至有直接變現的能力。但吳振坤告訴記者,目前我國的法律對這些內容是否可以寫進遺囑暫且還沒有明確的規定。
如果想針對微信、QQ等電子遺產進行遺囑處分,也可以辦理,但正常的遺囑表述句式為「我決定我的財產由某某繼承」,而這種數字遺產的遺囑句式只能是「我希望……」比如,「我希望我去世後我的QQ號、遊戲帳號、微信號由誰繼續使用。」因為這個願望實現的時候,需要相關的平臺公司支持,比如微信就是騰訊公司。只有相關公司、部門願意採信遺囑,並提供技術支持,才可以實現這份立遺囑人的願望。
所以,目前處理電子遺產最佳的方式就是,「生前將自己的各種網絡帳號及密碼等等,所有信息打包在一起,發送給父母或者信任的人。」公證部門工作人員介紹,如果這種方式還是不放心,那麼也可以將這些信息保存在一個比較隱秘、而一旦出現意外,至親的人又能發現的地方。
責任編輯:劉鳴
免責聲明: 網站內所有新聞頁面未標有來源:「安青網-安徽青年報」或「安青網」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安青網聯繫。轉載稿件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