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8月17日 10:04 來源:環球時報
參與互動(
)
臺灣2016年「大選」前的交鋒日漸升溫,為了爭取勝選,各路參選人除了努力對外拼政見、對內拼團結,還不忘通過新造型來拼人氣:洪秀柱脫掉套裝改穿襯衫;蔡英文從黑色系走向亮色系;宋楚瑜一改過去西裝革履的「老省長」形象。有島內媒體稱,俗話說「佛要金裝、人要衣裝」,雖然選舉是選賢舉能,但穿著也不能馬虎。爭取選票,首先要讓選民看了順眼,但選戰最後還是實力PK。
據臺灣《聯合報》16日報導,自從成為國民黨「總統」參選人後,「立法院」副院長洪秀柱雖然「招牌式」的紅髮、細眉等造型沒有太大改變,但穿著打扮開始走親民風。據報導,以往洪秀柱在「立法院」主持院會時,多以西裝外套搭配褲子或裙子的套裝為主,以顯得「莊重有威嚴」。但在各地展開選舉行程後,「小辣椒」換成亮色襯衫和牛仔褲,妝容也由顯穩重的濃妝變成和選民較親近的淡妝,以免流汗時出現「白粉汗」。不過,這並不意味著洪秀柱對外在形象的要求降低。據透露,洪秀柱相當注重合身打扮,就算是長版襯衫,也一定要有腰身,且一定是亮色系,以白、淡藍、桃紅為主,白色最多。愛美的洪秀柱每天都要花一小時將眉毛到眼睛都「細細塗」,為了追求完美形象,洪秀柱每次都是完妝出現,即便是趕行程之前也必定要看妝有沒有花掉。由於身材嬌小,洪秀柱對於鞋跟也有「高要求」,即便是為了方便選舉活動換上球鞋,鞋底也一定要加高。
相比之下,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在外表方面的要求則簡單得多。蔡向來穿著簡單素樸,多是襯衫搭配長褲,重要場合再穿件西裝外套。不過,細心的人發現,與4年前選舉期間相比,蔡英文在細微處「有變化」,包括襯衫和西裝外套的顏色變亮、變淺,不再只是暗色系的衣服,且有時會穿直條紋、印花襯衫,看起來比過去年輕,少了點嚴肅。此外,蔡英文的髮型也做了「微調」,以前她總是把頭髮塞到耳後,現在改為一側頭髮稍微剪短自然垂在臉上,讓臉看起來柔和許多。蔡英文對於配飾的要求同樣簡單,最常穿的一雙黑色矮幫平底鞋是某個低調的牌子,她穿著這雙鞋踏遍全臺灣,很少有變化;不戴任何手飾或配件,唯一不離身的是黑色錶帶的手錶;出門帶一隻用了很久的黑色公文包,若有較遠行程再多帶一隻黑色行李袋,「可說低調到極點」。
第四度投入「總統」大選的宋楚瑜一改過去「宋省長」的西裝革履形象,不僅在宣布參選的紀錄片中上演「泥巴秀」,就連走基層也主打捲袖白襯衫與卡其褲,希望打造「汗水取代口水」的形象,凸顯自己要務實地為臺灣找出路。不過,有報導透露,宋的這些改變是由於支持者希望宋能看起來「年輕一點」,他才「換個穿法」。
「拼形象」可以說是臺灣政治人物的必考科目。2000年、2004年兩場「大選」中,陳水扁大秀「千機變」,在南部拜票時戴草帽、挽褲腿,一副「三級貧困戶」的鄉民形象;在北部都會區則展現圖強求變、有為律師的精英形象;而參加婦女團體的集會,與吳淑珍患難與共的好丈夫形象「不自然地流露出來」。這些不斷變化的形象,為陳水扁賺足了人氣。民進黨前主席蘇貞昌則擅長以自己的光頭做文章。被輿論以嘲諷的語氣冠以「電火球」名號後,蘇貞昌並不介意,反而以此作為政治標籤,2008年「大選」中蘇貞昌公開宣布參選的第一個動作,就是成立「電火球基金會」臺北辦公室作為對外聯繫的主要窗口。2012年,馬英九一改過去西裝革履形象,以一身草帽布鞋裝束在全臺「long stay」(長住),鄰家大叔的形象為其贏得不少支持。
對於參選人力拼「新造型」的做法,臺灣《聯合報》讀者評論稱,參選人通過新造型來比拼人氣,「少點政治、多點輕鬆」,可以讓選舉變得更有趣,但「更重要的還是政策與能力」,如果參選人過分重於外在形象的展示而忽略內在能力的提升,忽視傾聽選民意見,「再多的形象塑造也掩蓋不了政策空心的本質」。有島內網民稱,在政治同質性、政策趨同性日益突出的島內政壇,拼形象在選舉中的確重要,但「政治不是演戲」,重要的還是參選人的政治智慧與施政能力,如果選舉只看看外在形象,那讓「小豬」(被稱為「男神」的臺灣藝人羅志祥)出戰「豈非篤定當選」?(本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陳雯萱 本報特約記者 周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