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陝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奮力譜寫陝西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 凝心聚力高質量發展」第四場新聞發布會,西安市發改委黨組書記、主任邢欣參加,並回答記者提問。
陝西廣播電視臺記者:
西安市前三季度GDP、固定資產投資在15個副省級城市名列第一,請問今年西安市在抓項目促投資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取得哪些成效?
今年新冠疫情對經濟造成了較大的影響。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巨大衝擊和國內外複雜嚴峻的環境,西安市圍繞「一季度止損、二季度趕超、三季度突破、四季度衝刺」的目標,以「十項重點工作」率先突破,集中力量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特別是把項目建設擺在突出位置,全力以赴抓開工、搶進度、促投產,帶動全市經濟呈現「穩步復甦、持續加快」的態勢。
全年安排市級重點項目453個,總投資1.44萬億元,年計劃投資2812億元。截至10月底,全市328個市級重點在建項目完成投資3103.2億元,達到年計劃110.3%。其中,先進位造業項目55個,完成投資576.89億元;服務業項目85個,完成投資493.69億元;文化旅遊類項目22個,完成投資185.14億元;城建及基礎設施項目43個,完成投資702.3億元;生態環保項目34個,完成投資212.72億元;社會事業和民生保障項目89個,完成投資932.46億元。
一是千方百計推進項目復工復產。年初,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堅持疫情防控、項目建設兩手抓,打出「提升項目質量、創新管理辦法、加快手續辦理、抓好開工觀摩」組合拳,市區聯動、形成合力,有序推動項目建設「重啟恢復」。早在3月9日,196個重點續建項目就全部復工,軌道交通、十四運場館、三星二期等24個重點項目在疫情期間沒有停工,為全市經濟快速復甦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是全方位加強項目服務保障。優質高效的服務保障,是確保項目順利推進的關鍵。建立省、市、區三級重點項目推進機制,實行專人一對一服務聯絡機制,及時研究解決項目規劃、審批、建設過程中遇到的難題,推動各類生產要素向重大項目聚焦。積極推行「一站式服務」「綠色通道」「許可承諾」「容缺受理」「網上預審」等多項政策,高效辦結了270個市級重點項目手續,確保項目早開工、穩推進。
三是積極營造比學趕超抓項目的熱潮。始終堅持「以項目看發展論英雄」導向,建立了市級「每月一調度一考核、每季一觀摩一開工、年終總評比」的總體推進機制,各區縣、開發區探索開展了「每周一走訪、一例會」「一項目、一專班、一保障」「區級領導+重點項目辦+項目專班+項目秘書」等創新工作模式。先後3次舉行全市重點項目集中觀摩測評活動,連續4次舉辦重點項目集中開竣工活動,在全市掀起了你追我趕、奮勇爭先的熱潮。
同時,高度重視項目儲備和謀劃,加速策劃包裝和布局新基建項目,將97個新基建及其產業配套項目納入市級重點項目管理,目前共完成投資732.55億元,達到年計劃的93.9%。隆基年產5GW單晶電池生產項目、三星12英寸快閃記憶體晶片項目、西安奕斯偉矽產業基地項目等進展順利。軌道交通三期建設規劃7個項目全部落地實施,形成了「10線共建」的建設格局,其中地鐵5號線、6號線一期、9號線即將年底運營。
在項目建設強力帶動下,1-10月全市固定資產投資預計增長13%,是2015年以來同期最好水平,為穩投資、穩增長提供了有力支撐。
經濟日報記者:
今年以來,西安市在民生領域都做了那些主要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績?
面對疫情對人民生活帶來的不利影響,西安市委市政府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積極辦好惠民實事,持續推進15分鐘便民圈建設,紮實做好各項民生工作,取得了諸多新成效。我著重從以下五個方面來說明:
一是就業大局穩定。堅持把穩就業放在突出位置,出臺了企業用工保障10條措施、穩就業23條舉措等10餘項政策措施。緊緊抓住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強化精準幫扶。截止10月底,全市城鎮新增就業12.61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3.8%;發放穩崗返還資金39.84億元,惠及企業34517家;累計減免企業三項社會保險費99.73億元;發放失業保險金、失業補助金3.16億元;幫扶11.86萬名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
二是收入物價保持平穩。今年以來,上調80.65萬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提高75.15萬60歲以上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前三季度,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分別增長4.2%和6.2%,分別較上半年提高1.4和1.8百分點;CPI累計上漲2.6%,漲幅平穩。
三是脫貧攻堅成效顯著。脫貧攻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標誌性工程。通過深入開展「三排查三清零」行動,全面完成了1631個涉貧村、74193戶建檔立卡戶和邊緣戶排查任務,排查問題已全部整改到位。未脫貧人口兜底保障實現「清零」。持續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後續幫扶工作,目前1858戶搬遷群眾已全部入住安置房屋。
四是教育體育衛生事業加快發展。全力推進教育強市三年行動計劃,今年秋季開學前共建成投運195所學校,新增學位19.4萬個。截至10月底,完成92塊社會足球場地建設任務,群眾體育運動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實施西安市衛生健康事業重點項目建設三年行動,啟動建設市兒童醫院經開院區等13所醫療衛生機構,群眾看病就醫條件得到極大改善。
五是城市環境更加宜居。系統開展全域治水碧水興城、「三河一山」綠道建設等生態工程,新增生態水面1380畝。護城河改造提升工程建成開放,實現了「一池碧水繞古城」。截至10月底,全市新增城市綠地994.5萬平方米、新建綠道343公裡,建成開放城市公園7座;全市空氣品質優良天數221天,同比增加26天。紮實推進「三改一通一落地」,已開工改造老舊小區1861個、背街小巷562條,打通斷頭路50條,完成徵收城中村(棚戶區)24個、正在實施拆遷16個。
隨著民生工作的深入開展,各項惠民實事落地見效,人民群眾生活條件得到不斷改善,城市更加宜居宜業,大家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得到較大提升。
編輯丨大海
審核丨桐鄰 丹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