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沙,越來越多時尚的高端餐廳受到追捧。以榻榻米、三文魚、為代表的日料也不例外。這家已有四年歷史的老店「隱鮨」,不知不覺中已經有了三家連鎖。
「第一家店,我貸款了一百萬,現在想想有點後怕......」,隱藏的老闆——90在益陽人杜晟,他感嘆創業的衝動和激情。
第一次創業花光了80萬
杜晟是益陽人,高中畢業後去了日本。 「在第一年,語言學習由家庭資助。在第二年,開始獨立工作,並在經濟上獨立。做了一年的服務員。在國外學習期間,他的性格變得更加外向。 2011年3月,一場大地震襲擊了日本。杜晟離震中不遠。在日本學習兩年多後,他中斷了學業回國。那一年,他才21歲。
益陽是茶的故鄉,杜晟的父親從事貿易業務,對茶也情有獨鍾。結果,家人和親友投資近80萬,在長沙廣濟橋附近開了一間茶室,杜晟則負責購買、區域管理。但最初並不順利。茶室在經過一年半的運營後被迫關門。
南廣州學藝,遭到拒絕20次
沮喪的杜晟開始尋找出路。他開始思考沙拉、串串、日料三種類型的食物。 「沙拉小眾,很難做出自己的特色,烤串風險高,於是他選擇了日本料理。」
2013年,杜晟和一位大學摯友到南方,前往廣州日本餐廳「偷師」。面試被拒絕了20多次,他們終於在一家壽司餐廳當了學徒。 渴望學習的他,很快就融入了同事中,他笑著說:「與廣州的廚師和同事交流,開始被其他人誤認為騙子。」
2014年,杜晟帶著廣州廚師回到長沙,開始了第二次創業之旅。從銀行借了100萬元,定位日本料理。同年3月,「隱鮨」在北辰三角洲開業,濃鬱的日式風情吸引了大批消費者。
一年時間賺了100多萬元,為父親還完了債務。「2014年,長沙只有一家日本餐廳。我們是長沙市場上的第二家日本料理。「店面面積110平方米,32個座位,日營業額2萬多元。
在新店經營的早期階段他又是老闆也是服務員。每天都與顧客聊天,了解市場需求。下班後,回到十位大學生共享的套房,交流創業經驗。
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開始回本,獲得第一桶金的他歸還了銀行貸款。幫助企業受挫的父親還了100萬元的債務。
然後,2015年10月,「「隱鮨」萬科金宇旗艦店開業,面積800平方米。 2016年8月,在益陽開設了新店。
但是,擴張並不順利。在過去兩年中,大量日本料理店已進入長沙市場。長沙日常庫存商店的數量已達到900多家。競爭激烈,價格越來越透明。
「萬科店近些年來的利潤並不理想。該品牌已經運營了三年多。我覺得這家新店還在吃舊店的老本。「
餐飲業的人才流失很大,員工難以從中找到歸屬感;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如何找到正確的位置?這是他必須重新思考的問題。 「在北辰店成功之後,我覺得我已經有近一年半的時間沒有保持我的創業之初的狀態。」他意識到保持最初的心態尤為重要。
接下來,他計劃進行一些加法和減法,以探索更穩定的門市運營模式,並保持長沙日常材料行業的前三名。
本文來自生意小哥,創業家系授權發布,略經編輯修改,版權歸作者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