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文章中拓撲圖中有一個錯誤,就是R3路由器的g0/0/0 接口的ip地址是 192.168.5.1 在此更正一下
另外我們用 sysname 命令來分別修改下路由器的名稱 使其以此對應為 R1 R2 R3
實驗場景:繼續接上一篇文章,本次實驗以學習為主,真實場景的話三個機構分別位於不同的地方。中間的線路的話靠運營商的支持,配置的話每個分支機構接外網的路由器需要有默認路由對接運營商那邊。在此先不討論。
今天主要考慮路由備份的問題,當PC2 去訪問總部R1 路由器時,如果192.168.3.0/24這一段線路出現問題,那麼考慮讓他自動切換走R3-R2-R1 這條線路。繼續接上篇文章中的配置。
首先,R1路由器上有兩個接口地址,192.168.3.2/24 和192.168.2.2/24 現在pc2 只能訪問到3.2這個地址,那麼我們先讓pc2 可以訪問到2.2這個地址,在R3 路由器上做路由
[R3]ip route-static 192.168.2.0 24 192.168.3.2
[R3]ip route-static 192.168.2.0 24 192.168.4.1
R1 路由器上做默認路由:
此時用pc2 去訪問R1 路由器上的2個地址
在pc2 上去訪問R1路由器上的兩個地址,發現都是R3-R1 最近的這條線路。
R2 路由器上寫一條靜態路由:
[R2]ip route-static 192.168.5.0 24 192.168.4.2
下面R1路由器把g0/0/3接口關閉,來測試下
[R1-GigabitEthernet0/0/3]shutdown
此時用pc2 在此訪問R1 路由器的192.168.2.2/24 這個地址會發現他的路徑變化為:R3-R2-R1
整理下思路:分支機構pc2 訪問總部R1 默認情況下通過R3-R1 ,當R3 路由器和R1 路由器中間線路出現問題時候,則通過R3-R2-R1 這條路徑去訪問R1 路由器
分支機構pc1 可以按照同樣的思路去嘗試,本實驗是針對靜態路由的一個認識和理解。後面的話我們逐步去構造接近真實環境的一個模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