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王總突然問我這個問題(王總是誰?就是一個姓王的總)。當時我只是簡單作答,但事後因為好奇心發作,所以做了個小研究。
由於時間的關係,先說結論:
在廣義下,其實兩個單詞可以互換使用,但也有一定的傾向性——
溫馨提示:趕時間的朋友看到這裡就可以了。
接下來是進階解說,會從以下三個方面嘮嗑:
1. film和movie兩個單詞的來龍去脈;
2. 二者的區別用途(又名「在外國友人面前顯得更裝專業的小知識」);
3. 其他表示「電影」的英文單詞。
Ready?
Camera.
Rolling.
Action!
| 起 源 |
追溯歷史,film作為單詞比movie更早出現。
最初,電影的拍攝器材是膠片攝影機,膠片(亦稱為「菲林」,如下圖)是拍攝素材&放映影片的載體,英文全稱photographic film(感光膠片)或 film stock(電影膠片),簡稱film。
到了1905年,film開始被引申為膠片承載的內容,即「電影」本身,逐漸成為「電影」的官方指定用詞。
雖然隨著科技發展,不少電影已改由數字攝影機拍攝,但直到今天,人們還是習慣以film來統稱電影。拍攝人員也一樣,依然改不了口會把「拍電影」說成filming(無論用的是膠片還是數字攝影機)。
看到這裡,機智的你肯定會想,那1905年以前「電影」的英文是什麼?
在1905年以前,電影一般被稱為"motion picture"或 "moving picture",顧名思義就是「動態圖片」。
1878年的Sallie Gardner at a Gallop常被稱為世界上第一部影片(全長3秒)
▼
其中,movie這個單詞就是"moving picture"的口語體,最早出現在二十世紀初的文字記錄裡。
到了1920年代,有聲電影開始走進大眾視野,隨之走紅的還有"talking picture"這個詞彙及其口語體"talkie"(一看就知道和movie是親兄弟),主要為了和此前的默片劃清界限,字面直譯就是「會說話的圖片」。
當時,能被歸類為"talkie"的有聲電影,都必須具備發聲對白的(不管有沒有配樂),所以有時也譯作「口有聲電影」。由於有聲電影當時剛開始盛行,十分盈利,所以talkie這個詞也風光一時。
然而,隨著有聲電影的普及,talkie也漸漸淡出電影圈了,剩下大哥movie在大娛樂家的路上越走越遠。
| 和而不同 |
正如本文最初結論所說,film和movie在一般情況下混著用是沒問題的,應該不會有人偏執到跑出來跟你辯論。畢竟在維基百科,無論你是查詢film還是movie,最後都會跳轉到同一個頁面(請看橙色框內↓)。
(維基百科頁面截圖)
那,有哪些細節區別又是我們需要知道的呢?
1. 地 域
首先,我要打破傳聞。
關於這道區別題,之前坊間有一個說法,認為英國更傾向使用film,美國更傾向使用movie,其實這個說法並不完全正確。
英國一位對電影行業研究頗深的博主Stephen Follows曾針對film和movie做過一系列的對比調查(2004-2016),最後發現:
在過去13年,英國人使用film和movie的比例大概是50/50,而美國人確實對movie一詞情有獨鍾。
以上為Google Trends調查數據,左邊是美國,右邊是英國。最驚人的部分是,就在去年,movie在美國的使用頻率已高達film的8倍,而在英國,movie也有愈來愈佔上風的趨勢。
除了美國和英國,Stephen Follows也調查了六大洲所有國家的單詞搜索情況,對比結果顯示:
除了在非洲和歐洲還能旗鼓相當以外,film在其他四個洲已經明顯輸給movie了。
細看每個國家的數據:
movie在美國(89%)、日本(86%)、澳大利亞(83%)、加拿大(81%)、紐西蘭(80%)等地最受歡迎;
film則在義大利(87%)、法國(87%)、土耳其(87%)、馬達加斯加(86%)、波蘭(83%)等地最受歡迎。
所以其實film和movie的地域使用偏好已不再是英美兩國之間的差別。
看來movie正在逐步取代film,將成為新一代的官方指定用詞。
嗶嗶,答錯。如果你現在認為是這樣的話,那必須繼續往下看。
2. 風格方向
這是電影圈朋友特別需要知道的一點區別。
「就我看來,'movie'和'film'的區別就在於:前者十分害怕悶到你,即使只是一秒鐘都足以讓他們膽戰心驚;後者則一丁點都不願意取悅你,哪怕只是片刻。」(漫畫譯文)
▼
摘自Alan Parker的漫畫書《Will Write and Direct for Food》(2005)
10多年前,李安曾說過自己不喜歡把電影叫作film,因為太嚴肅了,他喜歡叫movie, 有童心、有玩性的感覺。但李安是少數人。直到今時今日,在電影行業和媒體行業,許多從業人員還是死守著film這個詞。
(圖片版權歸Austin Briggs所有)
對於許多電影製作人而言,film是一種藝術體裁,而movie則是商業產物,所以他們對於這兩個詞的區分特別敏感。這種敏感,從電影海報及電影片頭的信息中也能略知一二。
舉例:風格百變的導演Ridley Scott(雷德利·斯科特),在他的作品中,你常會看到海報和片頭都出現這行字,或者「a film by Ridley Scott」。
一般具有強烈個人色彩的導演(例子太多請各自對號入座),作品中都常會附上這行字。但無論格式是"a XXXX film"或"a film by XXXX",都一定會用film這個詞。大家不妨也留意下,我暫時沒看到用movie的例子。
反之,在那些商業味濃、娛樂性強的影片中,你也很難找到這行字。我認為這種做法,倒不是電影人擔心會因為這個film字而流失觀眾。這更像是他們對film的一種尊重。
那movie通常會出現在什麼類型的電影海報中呢?
一般都是主打合家歡的動畫電影以及爆米花電影,直接從電影標題就看到movie這個詞。近幾年許多娛樂型的動畫片都使用了這種命名方式"The XX Movie"或者"XXX: The Movie"。
但請注意,動畫電影裡也有不少優質藝術片,所以請不要一概而論。例如以下兩部,就是有film的標記。
了解這個區別,日後與國外電影人談論他們的作品時,也可以顯得更為尊重和內行。而觀眾以後也能透過電影的宣傳資料用語,大概猜出這部影片的風格方向。
可能有人會覺得這種區分略顯傲嬌。但回顧電影的發展史,也就不難明白為何film這個詞會特別被電影人偏愛了。它承載著影片,也記載著歷史。看著它,就能憶起時代裡的電影先鋒,記起人類最初為何要拍電影。
3.專業措辭
仔細留意一下就會發現,電影行業的許多業務詞彙都用到film,例如電影節(Film Festival)、 電影製作(Film Production/Filmmaking)、 電影發行(Film Distribution)、電影長片(Feature Film)、電影短片(Short Film)、紀錄片(Documentary Film)等等。
這些詞彙,你可以試試換成movie輸入搜索,最終彈出詞條都會被更正回film。
事實上,當電影人談及電影時,他們也更習慣使用film這個詞。
Stephen Follows曾採訪過許多電影行業的專業人士,他從過往的訪談記錄中翻查出3198個使用到film或movie的回答,並整理出以上圖表。製作環節的工作人員對film可是執著中的執著。
不僅是電影人,電影領域的專業媒體人其實也一樣更傾向使用film。即使是好萊塢的媒體機構,也一樣使用film更多。
注意:這個調查僅針對報導標題的用詞
以上都是電影業內的權威媒體。除最後的那家Screen International來自英國以外,其他四家均成立於美國。
我想這個使用傾向也與媒體的文化傳承和用語習慣有關。畢竟從英語的語言角度來看,movie就是一個口語體,並不是新聞用語的首選。
另外,還發現一個有趣的小情況:
當提及「影迷」這個詞時,人們更常用"film buff",而不是"movie buff";
但假如提及常去影院看電影的人,大家就會先想到"moviegoer",而不是"filmgoer"。從娛樂性和口語化的角度看來,movie這個詞註定是為了推廣電影大眾化而存在。
| 延伸學習 |
對於film和movie兩個詞的區別,說到這裡大家估計已經心裡有數。但關於「電影」的用語其實還有更多。
除了前文提及的motion picture/moving picture/talkie,其實還有——
Cinema:嚇一跳吧,小學課本明明說這是「電影院」。但其實在英國,它還有電影的意思,當電影作為整體概念的時候適用。源於希臘語"kinema"這個詞,意為「運動」。
Flick:屬於口語/俚語,非正式用語。常指一般電影,但有時也指代小黃片。合成詞chick-flick意指「小妞電影」(略帶輕蔑語氣),例如《律政俏佳人》(Legally Blonde, 2001)《戀戀筆記本》(The Notebook, 2004)、《完美音調》(Pitch Perfect, 2012)《星運裡的錯》(The Fault in Our Stars, 2014)等等。
Celluloid: 是舊時攝影用的膠片,也稱為賽璐珞片。就像film一樣,也曾被引申為「電影」的意思。不過已經是過去的事,現在鮮有人用。
話說picture這個單詞,單獨使用時也具有「電影」的意思,不過多用於英國。
另外,在電影歷史開端就存在的motion picture其實到現今依然存在感強大,許多大型電影頒獎禮(包括奧斯卡)的獎項名稱裡也常能看見它的蹤影,連美國電影協會的英文也是用它——Motion Picture Association of America.
關於「電影」的詞彙,今天就介紹到這裡。
如果大家有什麼疑問或想討論的地方,歡迎到下方留言。
最後,送你們一首La La Land裡的歌,祝下班快樂。
-全篇完-
-本周推介-
《樂高忍者大電影》為何在北美評價不高?
參考來源:
1) http://pediaa.com/difference-between-film-and-movie/
2) https://stephenfollows.com/film-vs-movie/
3) https://www.quora.com/What-is-the-difference-between-a-movie-and-a-film-When-is-it-appropriate-to-use-each-term
4) https://en.wikipedia.org/wiki/Film
5) http://www.chinadaily.com.cn/hqylss/2006-06/19/content_619991.htm
封面圖/ 版權歸Bill Bragg所有
插 圖/ 除特別標註以外,其他均來自網絡公開資料
文 字/ CHIK KEE
© 本文文字版權歸「半熟青年報」所有,未經作者準許不得轉載或以任何形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