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競核
1月的廣州,展現著與北方雪景完全不同的溫暖面貌,而2019王者榮耀冬季冠軍杯總決賽的舉辦,更讓這份溫暖增添了一絲狂熱。
QGhappy、eStarPro兩支代表著KPL人氣與實力的戰隊鏖戰7場,當戰績來到3:3,兩隊都憋著一股勁,勢要彌補秋季賽的遺憾。最終,QGhappy藉助經濟優勢二換四反打,將冰鳳凰杯收入囊中。
至此,QGhappy成為王者榮耀電競的第一個「五冠王」,賽後,百感交集的FMVP Fly淚灑當場,而跟隨隊伍一路走來的粉絲們也激動不已。
《王者榮耀》走過了4個年頭,也帶領著中國移動電競來到了新時代,與粉絲的情感連接也愈發緊密。
這次冬冠杯的一個明顯特徵是,競技之外,提供了更多樣的娛樂體驗。總決賽上下半場之間插入電音製作人薛伯特的live,第二天舉辦的冠軍杯團聚夜,更是定位為「電競春晚」。
選手、KOL齊聚的頒獎、解說主持相聲式的逗趣、全明星表演賽以及張靚穎的現場演唱,都頗有「內味兒」,相關話題更是登上了熱搜。
這些「小心機」,其實處處透露著深化用戶參與感的決心,藉此機會,KPL官方也公布了新的電競戰略。2020年,王者榮耀電競掀開了新篇章。
六大俱樂部主場落地,有你的城市嗎?
此次冬冠,QGhappy選手Fly拿下了自己的第5個FMVP,成為了王者榮耀的歷史第一人。過去的成績大多離不開傳奇選手貓神,這次終於由自己carry,Fly捧杯後喜極而泣。
「我也想成為扛著大旗幫助隊伍一起前進的人,這是我的動力,我現在做到了。」Fly說。
有歡笑有淚水,才是體育競技的魅力所在。在選手證明自己的過程中,王者榮耀電競也在自我完善和升級。2020年,KPL圍繞主場、賽區、商業化等內容,公布了全新戰略。
2020年,KPL將對國內聯賽進行補強,其中最大的動作,便是進一步加快地域化,推動六大俱樂部主場落地。
首批確定歸屬地的戰隊為AG超玩會、QGhappy、eStarPro、Hero久競、EDG.M和XQ,它們將分別落地成都、重慶、武漢、南京、上海和廣州。
此前,KPL的地域化體現在上海和成都雙主場,這種嘗試被KPL聯盟主席張易加描述為「相對保守的做法」。
「我們認為地域化一定是一個成熟體育賽事的標誌,三年多前我們並沒有非常清醒地看清楚到底應該怎麼去做。」張易加表示。
三年過去,雙主場嘗試的過程取得了良好的反饋,由此堅定了官方地域化的信心,決定充分利用大眾生態的基礎,將地域化往前推進。
俱樂部主場落地後,戰隊將獲得城市冠名,如武漢eStarPro。官方還將開放本地選手自留籤,俱樂部在提拔當地戶籍青訓選手時,能多獲得一些名額。
遊戲內,城市植入也將體現在回城特效、主隊外觀、地圖特效等方方面面的細節之中,以此加深與粉絲的情感連接。
豐富賽事體系,推動全民化、國際化
「開啟全民電競新時代」,是2020年《王者榮耀》電競戰略發布會的主題。目前,《王者榮耀》有近3億的遊戲活躍人群,賽事內容總觀看量達440億,官方職業賽事內容觀看量同比增長41%。
為了提升用戶參與感,官方刷新了賽事體系,打造了「金字塔式」的賽事體系,塔尖便是世界冠軍杯和冬季冠軍杯。
其中世界冠軍杯總獎金3200萬,冠軍可獲得42%,還將獲得專屬+FMVP雙定製皮膚,均屬於移動電競領域領先的舉措。
騰訊互娛市場總監劉星倫詳細介紹了非職業的全國大賽,包括大型授權賽事、城市聯賽和高校賽三種。
通過這些金字塔底的基礎賽事,銜接職業聯賽,開放升降級通道,推動高端路人玩家到半職業、職業初期的過渡。
為了降低玩家參賽門檻,官方還推出LBS線上戰隊賽,可通過積分晉級城市聯賽,同時保留線下賽。據劉星倫介紹,這是為了提供更多渠道,讓聯賽循環更多場次,讓賽事更加公平。
到2020年底,KGL次級聯賽將確立,隊伍由16支KPL二隊,10支GT二隊和6支大眾賽事隊伍組成。
值得一提的是,快手成為KPL新的版權合作平臺,有利於進一步擴大下沉市場的觀賽規模。
聯賽體系中重要的海外賽區,也將進行升級,來進一步促進《王者榮耀》電競的國際化,以期影響全球華人社區。
原來的韓國職業聯賽KRKPL將升級為國際巡迴賽KPLGT,2020年落地馬來西亞吉隆坡。
冬冠期間,正值中國足球選手武磊幫助西班牙戰勝巴薩,引發中國球迷對海外賽事的廣泛關注。推動《王者榮耀》電競的國際化,便是希望高水平的國際性對抗,能吸引更多海外玩家的關注。
此前,海外賽區的戰力不夠強勢,面對KPL戰隊幾乎毫無招架之力。2019年年初,KRKPL進行了一系列調整,由純韓國賽區升級為包含港澳、馬來西亞、美國、加拿大戰隊的國際賽區,並由KPL輸出人才。
以提高戰隊實力為目的的這些舉措,被一些媒體稱為「養狼計劃」。
張易加表示,海外華人也不乏天賦選手,今後將繼續輸送優秀教練到境外賽區,開放優秀選手給海外賽區當「華援」。
KRKPL賽區的變遷,是《王者榮耀》電競出海的縮影,探索過後的結果,似乎選擇了一種有「條件」的國際化,即將重點放在華人社區。
商業化進階:開源節流
發布會上,張易加分享了KPL地域化、國際化面臨的一些挑戰,比如缺乏歸屬感、成本高、缺乏商業模式等等。為此,官方提出了一些「開源節流」的思路。
中國大陸賽區16個席位,中國港澳臺及海外賽區10個席位,都將整合招商,根據觀賽貢獻度分配商業收入。
此次冬冠的服飾贊助商為PUMA,選手穿上了全新RIDER及RS-X鞋款,此次的王者榮耀冬冠杯選手同款——#破解上線#系列已全面推出。
此外,主場賽事區域轉播權、場館冠名權、賽事戰令、相關粉絲道具收益、票務分成、隊服贊助席位等,都將得到全面的開發。
張易加表示:「在開源節流的思路底下,我相信會有更多的俱樂部,更多的合作方願意參與進來,去共同運營KPL的俱樂部主場。」
目前,來自贊助的收入無疑是俱樂部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無論聯盟還是俱樂部,在考慮商業化的時候,不能忽視的便是粉絲的價值。
當然,粉絲個人貢獻不了太多,但贊助商瞄準的實際上是電競龐大的年輕用戶群。電競商業化的每一步,都應該思考粉絲經濟與體育屬性的結合。
通過KPL官方的新戰略,我們其實可以窺見一些網際網路思維的粉絲運營模式。
無論是技術層面,通過將主場賽事雲傳輸回上海,精細化製作後反饋到播出平臺,由此降低賽事落地成本並提高內容質量;還是從情感體驗層面,打造粉絲會員體系、賽事戰令系統,為粉絲定向推送當地俱樂部消息,都是為了增加用戶黏性,探索更大的商業空間。
超競集團CEO吳歷華也認為,電競地域化和商業化是一個全新的命題,打通線上的玩法十分重要。
張易加表示,移動電競在全球範圍是新興事物,3年前大家覺得是偽命題,現在慢慢覺得有可能,但他也承認,從理想轉化到現實存在時間差。
2018年,KPL誕生兩周年之際,移動電競宣布邁進了2.0時代,一年多過去,當時間來到21世紀20年代,王者榮耀電競將如何繼續深化2.0,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