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推送的是「2019年11月熱點事件解析」,內容有:
網易員工因病被開除、網紅遭男友家暴、李佳琦直播翻車、梅姨團夥拐賣兒童、南開大學校長論文造假、高以翔猝死 、B站up主「薅羊毛」、女網紅進駕駛艙……
事件概況:11月23日,網易遊戲前員工發文,控訴自己在公司遭受的不公平待遇。文章很快引起全網刷屏。11月25日,網易承認處理中存在簡單粗暴,不近人情等行為。事件仍未結束。據網易內部聲明,當事員工二度仲裁要求賠償61萬。事件仍在進一步發酵中。
考點分析:知名網際網路公司員工因病被開除,帶病求賠償的事件在社交媒體上迅速發酵,十分符合當下新聞熱點的發展規律:當事人發聲-引起圍觀-當事人雙方交涉-事件得以解決。
作為弱勢方的網易前員工藉助個人公眾號發聲維權的行為,也是公眾話語權在社交媒體時代得以最大量化的體現。網易公司的聲明回應也是其藉助公共平臺進行危機公關的行為。網友參與其中的圍觀,是基於當下現存的就業焦慮、工作壓力的心理代入。
相關考點:公共輿論場、社交媒體
媒體點評:「網際網路行業的殘酷競爭,人們不陌生。但社會關心的恰恰是,除了KPI,企業是否得有其他價值?對患重疾的員工,能否有更多人文關懷?公司經營不易,員工奮鬥不易,並不等於這道題無解。答案很清楚:企業重視員工生死,員工才能為企業奮鬥不止。」
From:人民日報微評《職工權益紮好網,莫道人才得來易》
事件概況:11月25日,網紅博主@宇芽YUYAMIKA通過微博上傳視頻,寫道:「我被家暴了。」並表示對所有話語負責。視頻中,一戴眼鏡的男子將宇芽從電梯裡死勁拖拽,宇芽整個人躺在電梯裡用腳蹬著電梯門,仍然被男子拖拽了出來。該視頻迅速引起廣泛關注,轉發量已超過36萬次。隨著事件被曝光,宇芽所在公司的老闆,同為網紅博主的Papi醬也在個人微博上進行轉載呼籲社會關注家暴事件。
25日晚,江北警方已經關注到此事,也啟動了核查程序。最新消息,重慶市江北區政法委11月28日通報稱,博主@宇芽YUYAMIKA反映自己被44歲的前男友@沱沱的風魔多次家暴,警方已經調查決定對其前男友行政拘留二十日並處罰款。目前宇芽已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
考點分析:在家暴面前,每一位女性受害者都是普通人,每一個聲音都應被聆聽。受害者作為網紅,其藉助社交媒體渠道在公共輿論場為人身權益發聲,得到意見領袖的支持和群眾的圍觀後,迅速得到警方介入調查,最終實現了自己的權益保護。
整個事件經社交媒體發酵後,在受關注的量級和重要程度上都有質的提升。宇芽爆出的被家暴視頻,將平日大多流於文字的「家暴」直接地呈現在人們的面前。直觀的視覺呈現使得觀看視頻的每位看者以更加積極的角色代入其中,產生了共情與共鳴。這也是在社交媒體時代公民參與感愈發加強和體現明顯的表徵。
相關考點:公共輿論場、社會參與、意見領袖、景觀社會
媒體點評:「網紅、視頻,通常意味著大量的關注,一起家暴事件因之迅速曝光並得以處理,公共輿情給予受害者巨大聲援和同情。但毫無疑問,宇芽家暴事件只是家暴受害群體的冰山一角。我們還應當看到,在宇芽背後存在大量沒有網紅符號和網絡視頻證據助力的家暴受害者群體,可以說是「沉默的大多數」。
家暴受害者通過網絡曝光的「一葉」之外,是一片沉默的「森林」。如果說,公眾人物尚能憑藉關注度和輿情獲得一些幫助,那麼對於許多普通受害者來說,在家暴的陰影中隱忍度日或許才是常態。要真正實現整個社會對家暴的零容忍,就不能僅僅使其作為口號存在於輿情中。
它的實現,需要全社會加強對防止家暴的法律知識普及,讓每一個人牢記家暴發生的可能只有「零」和「一萬次」,需要我們對受害者少一些指責,多一些理解和鼓勵,需要相關部門處理問題時及時有效,讓法律的紅線成為捍衛家庭幸福的底線。只有這樣,才能讓陽光照進「森林」中的每一片「葉子」,才能真正挽救那些在家暴中選擇沉默和隱忍的受害者,避免悲劇再次發生。
from半月談《不是網紅,沒有視頻,家暴受害者們又該怎麼辦?》
事件概況:11月13日下午,現象級網紅帶貨主播李佳琦被爆出一起直播「翻車」事故。而後,李佳琦工作室官方微博發布聲明承認,李佳琦在直播間介紹產品過程中出現失誤,把「陽澄狀元大閘蟹」說成「陽澄湖的大閘蟹」,原因是解讀商家提供的信息時出現了偏差。同時,也承認公司在管理上存在漏洞,導致對消費者產生一定誤導。不過,此次聲明中未披露具體的選品流程。「翻車」事件爆出後,李佳琦本人連同直播平臺網紅主播帶貨的現象一時被網友熱議。
考點分析:網絡主播、直播平臺、粉絲共同構成了直播經濟的基礎。李佳琦作為現象級的帶貨網紅主播,其在直播平臺上的言行為其帶來巨大商業價值的同時,也為其獲得了一定的社會注意力。因此,在言行「失誤」的情況下,其個人聲譽的受損,粉絲情感的傷害、直播行業的規範問題等都被大量關注。網絡直播中存在的監管問題、平臺和直播平臺需要承擔的責任都是直播行業興起後亟需討論的社會議題。
考點分析:直播經濟、粉絲經濟、網紅、網絡監管
媒體點評:在這個過程中,作為其中重要一環的電商平臺,自然不能袖手旁觀,需要切實履行監管職責。平臺的諸多監管職責中,在產品質量、食品本身是否安全上,客觀地說,電商的確有尺有所短之處。畢竟平臺那麼大,只能進行手續上的檢測,做到程序合規,但不可能每個店都去派人駐守,每個產品都用儀器進行檢測
但平臺在與用戶互動方面,作用不可小覷。比如,在接到消費者投訴之後,平臺不可偏袒,對於舉報發現虛假宣傳行為的網紅立即關停直播,定期公布「私下交易黑名單」「虛假宣傳黑名單」等。發現違法線索,也嚴格監管,並將線索提供給相關部門。」
From:新京報《李佳琦直播翻車,是時候對「網紅帶貨」祛魅了》
事件概況:11月17日,內蒙古自治區衛生健康委員會在官網發布,錫林郭勒盟一病人被確診為腺鼠疫。11月16日,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鑲黃旗巴音塔拉蘇木採石場1人在烏蘭察布市化德縣醫院就診期間,反覆發燒,經專家會診,被診斷為腺鼠疫確診病例。患者,男,55歲,曾於2019年11月5日在採石場剝食過野兔,目前,未發現本病例與此前2019年11月12日確診的2例病例之間有流行病學關聯。患者已在烏蘭察布市化德縣意願隔離救治,相關防控措施已落實。密切接觸者28名,已就地格力醫學觀察,目前無發熱等異常表現。
11月12日,北京市確診兩例由內蒙古輸入型的鼠疫患者。北京市朝陽區政府對外發布消息稱,從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左旗轉入北京朝陽醫院的2人經專家會診,被診斷為肺鼠疫確診病例。
考點分析:有關鼠疫新聞的傳播也是健康傳播的一種。在疾病等新聞面前,容易產生謠言危機,對社會穩定產生潛在危害。各類媒體在進行相關新聞報導時,既要為公眾答疑解惑,也要保證新聞的通俗易懂性。媒體的監督和傳達職能顯得尤為重要,也是對記者專業素養的考核;公眾層面,只有不斷有意識地提高自己的媒介素養,不信謠、不傳謠,才能實現輿論環境的清潔。
相關考點:健康傳播、謠言、次生危機、媒體監督
媒體評論:「當一些事關公眾健康關切的重大公共衛生事件出現時,建議相關衛生防疫決策部門,從疑似病例一開始就要與媒體保持開放式的、動態式、階段式的互動,而不必非要等待一個最終結果出現時再披露。階段性地通報事件進展結果,能更大限度釋放公眾因恐慌增加而導致的謠言傳播能量,能儘快地壓縮謠言傳播空間,遲滯謠言傳播速度,有助於安撫公眾猜測、不安、恐慌的情緒。」
from傳媒茶話會《」鼠疫「引恐慌,如何報導好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事件概況:2019年11月13日,廣州增城市警方發布通報稱:潛逃了十多年的人販子「梅姨」案有了新的進展,被「梅姨」拐賣的9個孩子中有兩個被找到。至今,「梅姨」仍未歸案。2019年11月18日,公安部發布消息稱,網傳拐嫌疑人「梅姨」的第二張畫像,非官方公布信息。目前,廣東警方仍在尋找其餘兒童下落。
考點分析:「梅姨」已然成為販賣兒童犯罪新聞中的一個代號。在這類性質及其惡劣的社會事件中,網友的圍觀、警方的調查、媒體的報導、政府政策的制定,都在一步步推動著這類社會案件的根除。但類似的新聞一旦在民間輿論場中佔據大幅比例,容易造成恐慌。這與媒體在報導新聞時需要做的平衡有一定關聯。如何既保證犯罪新聞的真實性、及時性報導,又不至引起社會恐慌,是媒體職業道德、專業素養的綜合體現。
媒體點評:「在官方消息未出之前,網民在各個社交平臺積極轉發尋人照片,直到11月18日,公安部兒童失蹤信息緊急發布平臺公布的消息提到梅姨是否存在,長相如何,暫無其他證據印證。誠然,「梅姨」只是一個符號,高度的關注和持續的熱度是普通人對兒童拐賣的無力,也是反抗。」
From:南方人物周刊《梅姨,一個兒童拐賣的「符號」》
事件概況:11月14日,史丹福大學畢業的博士伊莉莎白·比克(Elisabeth Bik)在國外學術交流在線平臺PubPeer網站發文稱,以曹雪濤為通訊作者或共同通訊作者的論文涉嫌不當圖像複製。11月18日凌晨,曹雪濤及涉及的多位論文作者在PubPeer上回應質疑,表示複查工作已經開展,對論文得出的結論仍然「充滿信心」。11月18日中國工程院辦公廳相關工作人員表示會針對網絡反映曹雪濤院士的有關問題展開調查。
考點分析:近來有關高校學子、導師論文造假的風波不斷。在持續不斷的這類負面新聞曝光後,人們對於碩博研究生、論文、博導等名詞逐漸產生異化的觀察視角,對這樣的一群人帶有基於「刻板印象」的偏見。這是公眾在接觸該類新聞時應當予以注意的。
從學術造假的角度來講,對於學術圈的聲譽,每多一次這樣的案例,學術價值和學術信譽就會受到多一次的傷害。作為特定群體圈層的學術研究人員,在社會中享有較高的存在價值,更應擔起責任表率。公眾、媒體對其監督在任何情況下都是必要。
相關考點:公共輿論場、刻板印象、社會監督、圈層傳播
媒體點評:曹雪濤身為南開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在學術共同體中居於重要位置,茲事體大,由不得「自說自話」,有關方面當成立相對獨立和權威的調查組介入調查,必要時引入國際專家進行評審。同時對調查數據進行詳細披露,以接受公眾和學界的監督。
事實上,教育主管部門對於學術誠信問題極為重視。教育部先後出臺《關於建立健全高校師德建設長效機制的意見》《關於高校教師師德失範行為處理的指導意見》《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表達出對學術造假「零容忍」的態度。
當此之時,我們沒必要對曹雪濤「一棒子打死」,南開大學也無須背上沉重的負擔,「允公允能」是南開的校訓,相比所謂的「學術不端」指控與學術清譽,更重要的是如何公開、公正地對待此事。我們不妨把結果留給時間,讓子彈飛一會兒,期待問題儘快「水落石出」。
from新京報《南開校長被指論文造假,期待」公允「調查》
事件概況:2019年雙十一落下帷幕,阿里巴巴官方宣布今年雙十一總成交額為2684億。2018年天貓雙11最終成交額2135億元,物流訂單超過10億。今年雙11開幕16小時31分12秒,天貓成交額超過了去年全天。
考點分析:「雙十一」作為電商巨頭公司阿里巴巴構建的全民狂歡節,已經成為廣大消費者每年11月的一期一會。在企業、商家、媒體和消費者的「合作」下,雙11成為了一個文化消費符號,參與的每個人都是這一符號的建構者。現象級的消費也是當代景觀社會的一個典型,通過這場消費盛宴,個人實現了或物質或精神的滿足。但狂歡背後,需要思考的是如何防止出現物慾橫流、消費主義至上的抬頭。企業、商家、消費者、政府都要理性反思時刻保持警惕。
更多雙十一考點分析可以查看【別人剁手我刷題!那些年考過的淘寶雙11真題,今年還會考嗎?】
相關考點:全民狂歡、景觀社會、建構
媒體點評:「「雙十一」在整體市場布局中的地位愈加合理,但可能存在的結構性問題也不能忽視:平臺電商和垂直電商會存在結構性的差異。如果市場中平臺電商佔據壟斷地位,並利用市場地位不斷進行促銷互動來滿足自身利益,這對整個市場環境是極為不利的。這些問題應儘早引起監管部門的注意。」
From:經濟觀察報評論《「雙十一」數據很好看,但結構性問題也不可忽視》
事件概況:11月27日凌晨,演員高以翔在錄製浙江衛視的綜藝節目《追我吧》時在奔跑時突然減速倒地,現場經過十幾分鐘的搶救後,被救護車拉走。11月27日中午12時許,高以翔經紀公司確認了他的死訊。《追我吧》節目組發表聲明稱,高以翔的死因為心源性猝死。事件曝光後,引起諸多網友對於《追我吧》節目組的強烈批評和質疑。
考點分析:公眾人物意外身亡的悲劇在引起相關責任方反思的同時,更引起了公眾對於競技綜藝節目錄製的標準和底線的發問。節目的商業化考核必定帶有收視數據的KPI壓力,日趨飽和的綜藝市場和同類節目的競爭壓力都催生了「劍走偏鋒」的極端表演。對於電視節目製作的規範,從明星到製作方,這是一次敲醒警鐘的告誡。
相關考點:電視綜藝、安全監管、網絡輿論、公關危機
媒體點評:「近些年來,外界對演藝圈總有一個批評,很多年輕演員不夠敬業。然而,高以翔去世後,專業人士和非專業人士卻都達成一個共識——不需要這麼拼命。
這不是對職業的不尊重,而是對生命的敬畏。因為所有工作的進行都有一個共同的前提,那就是安全。演員需要敬業,更需要保障。對待綜藝可以大膽,對待生命卻需要小心翼翼。
文化娛樂行業的繁榮,不是靠病態的發展,而是靠健康的機制。高以翔意外離世,《追我吧》節目組需要負責任,但希望這件事不止影響這一個節目,還有整個行業。」
From:中國新聞社《高以翔猝死倒下前最後畫面曝光!綜藝節目邊界在哪?》
事件概況:11月9日,網店「果小雲」由於操作失誤,把26元4500克的七成標成了26元4500斤。隨後,在B站擁有近60萬粉絲的up主(視頻製作者)「路人A-」的號召下,1萬粉絲下單「薅羊毛」,一天拍下23萬件1億多斤臍橙,涉及金額700多萬元。在商家無法發貨的情況下,「路人A-」又號召粉絲們惡意投訴「商家虛假宣傳」,網店對每個投訴需賠付400多元,使得商家數萬保證金全部被扣完,面臨關店倒閉。
欲哭無淚的店主發布致歉信,告知店裡是兩個農民在經營,叔叔摘果子,她負責發貨和淘寶客服,懇求「羊毛黨們」不要投訴,申請退款訂單,給他們一條生路。目前電商平臺方已經把小店「保護」起來以避免更大損失,B站已經封禁該博主的站內帳號,直至其妥善處理本次事件。
考點分析:B站up主作為大v, 其作為公眾人物在個人做出「失德」行為後,利用自身流量號召粉絲共謀。公眾對於該行為的苛責也由於其對平民同情的代入。在社交媒體賦權的當下,擁有流量就擁有了更大發言權。然而權利自身並不能肆意揮霍。此次B站up主的翻車行為就是「偷雞不成蝕把米」的典型行為。
相關考點:網紅、社會監督、賦權
媒體點評:「網友們的憤怒,很大程度上來自於此事中體現出的「不公平」「不正義」。要看到,「公平焦慮」在當下常常籠罩著人們,正如媒體所說:教育公平、醫療改革屢屢撥動心弦,訴說著人們真誠嚮往平等的發展機會;收入差距、身份歧視動輒引發關注,折射出人們滿心渴望公正的社會環境;司法案件頻頻成為輿論熱點,反映著人們熱切期盼法治政府和司法公正。
網紅薅羊毛,是對我們的再一次強調:這是一個人民對公平正義提出更高要求的時代,越是發展,越要堅守和維護公平正義的共同信念,才能凝聚共識、穩行致遠。」
From:中央政法委長安劍《全網指責「薅羊毛」,除了憤怒我們還應做什麼?》
事件概況:11月3日,網絡曝出有女乘客在桂林航空的一架飛機飛行途中,違規進入駕駛艙拍照的事件;據媒體報導,11月5日,桂林航空內部下發了一份《關於給予桂林航空乘客進入駕駛艙違規事件責任人處分的通報》。11月4日,據澎湃新聞稱,該名當事機長和進入駕駛艙的女性乘客為戀愛關係。
考點分析:女乘客、機長,新聞當事人的身份足夠吸引噱頭和關注。新聞媒體架構的報導框架不置可否對讀者的解讀產生導向性。就飛行安全隱患的警醒之外,對新聞的敘事角度選擇,對人物身份的有的放矢,是媒體報導自帶敏感新聞話題需要考慮的選項。公眾在對解讀此類新聞事件時,應保持良好的媒介素養,就事論事,不做肆意延伸。
相關考點:媒體框架、媒介素養
媒體點評:「一部分媒體以為我們充其量就是被動填充信息的流量來源,實際上受眾正在逐漸脫離媒體營造的虛擬價值取向。此次事件中,官方發聲將其定義為職業失範,而新聞媒體在報導時仍以「網紅」等符號做標題,可受眾關注的仍然是事件本身的處理結果,這種矛盾映射著信息的冗雜與媒體不言而喻的心思,這種判斷取捨的標準不再單方面被媒體把持,受眾正在逐漸拾回思想。」
from:知著網《「網紅」乘機事件的注意力偏移|什麼值得凝視》
編輯|Lily學姐
策劃|安安學姐
主編|安安學姐
總編|duty學長
以上事件來源整合自網絡
文章聲明 | 木鐸新傳不對涉及的事件進行是非判斷,撰寫文章只探討文化及事件本身;如有不妥之處,敬請指出
【木鐸考研】
新聞傳播學考研大本營
新浪微博:木鐸考研
墨墨學長微信:modestkun0917
歡迎加入2020新聞傳播考研8群 762633653
歡迎加入2021新聞傳播考研1群 867202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