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願意看書怎麼辦?每一個孩子都是天生的讀者,他們生來就有閱讀的潛能和欲望。同時,孩子也是一個不設防的讀者,他們涉世未深,閱歷有限,他們的精神和心靈都是開放的,不具有成人的分析能力和判斷力。
孩子的閱讀潛能無限,所以需要我們這些大人儘早開發孩子天真的閱讀潛能,精心幫助孩子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和興趣。
讓我們的孩子愛上閱讀,不是讓孩子不要調皮搗蛋給家長找麻煩,也不是將來作文寫得好、考試分數高,是讓孩子變成一個有修養的人。
很多家長抱怨孩子不愛讀書,其實不是孩子不愛讀,是父母沒有找到方法去啟發和引導並讓孩子愛上閱讀。讓孩子愛上閱讀,可以從下面幾點著手
常帶孩子逛書店
帶孩子進書店,讓孩子徜徉在書的海洋中,通過書店的環境感受讀書的氣氛。書店裡有各種各樣的圖書,有些書一定是孩子們喜歡讀的。在這裡,不用催他們,他們自己就會翻開來讀,這對孩子對書產生興趣非常有幫助。
孩子在書店發現的自己喜歡的書,可能不在父母的選擇之列。孩子們可以通過購買喜歡的書,體驗到購書帶來的樂趣,從而對書產生興趣。
給孩子當榜樣
父母想要孩子讀書,自己一定也要喜歡閱讀才行。不然,你坐在電視前面讓孩子去讀書,孩子愛讀才怪。
父母和孩子一起讀書的時刻也是生活中很幸福的時刻,父母和孩子一起讀各種各樣的書,既加深了依感情,又給家庭帶來快樂。書滋潤著兩代人的心田,也必然能提升兩代人的素質。
另外,每天需有固定的讀書時間。在這一段時間內,大家都在讀書雷打不動,如果有事情錯過了,也一定要補上。在固定時間內讀書,經過一段時間的強化和訓練,就成了一種習慣。讀書和洗臉、刷牙、吃飯、睡覺一樣,成為一種需要後,想不讓孩子讀書都難了。
讓孩子聽書
閱讀從傾聽開始,孩子最初的閱讀興趣和良好的閱讀習慣源於傾聽。經常給孩子讀一本經典童話或寓言,讓孩子從小就感受到書中的快樂和情趣。
「讀出聲音來」讓孩子能夠聽清楚。每當我們給孩子朗讀時,就會發送一個「愉悅」的信息到孩子的大腦中,甚至將之稱為「廣告」亦不為過。我們推銷的東西叫「閱讀」,而朗讀故事是一種令人愉悅的推銷方式。
與孩子聊書
與孩子一起讀完書後,許多大人喜歡向孩子提問,或要求孩子複述故事。這樣做主要是想考孩子是否理解、記住了故事。這的確是一種方法,但未必是最好的方法。不少孩子對這樣的考查感到不耐煩,而他們的反應又令大人不滿意。有的孩子甚至因此漸漸對共讀活動感到厭煩。
我們都曾有過這樣的經歷:人們共同經歷過一件事情後,這件事情就有許多可以交流的話題,也更加容易在交流中相互認同。親子共讀中大人與孩子的關係就類似這種關係。我們的真正目的是幫助孩子理解,並從中獲得快樂。
所以重要的不是讓孩子「答對」,而是通過交流使雙方獲得認同,大人對虛構故事與現實生活的理解也由此自然而然地傳導給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