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或者平常錯了題後,有些學生只盯著考試分數,對試卷分析不重視,或根本不會分析,致使考試的檢驗功能不發揮作用。這是很壞的習慣,因為不會積累經驗、吸取教訓的同學在學習上是不可能進步的。
事實證明,成績優異的同學都十分重視錯題分析,而且都有一套分析的策略和方法。下面是給大家整理的一些錯題整理方法,希望能給大家帶來一些啟發。
1、分類整理
a.將所有的錯題分類整理,分清錯誤的原因:概念模糊類、審題錯誤、記憶錯誤、理解錯誤、計過失性錯誤、技巧類類等等,並將各題註明屬於某一章某一節,這樣分類的優點在於既能按錯因查找,又能按各章節易錯知識點查找,給今後的複習帶來便利。
b.這樣做也簡化了「錯題本」,整理時同一類型的問題可只記錄最典型的題目,而不是每個錯題都記。這樣既可以幫助同學們熟悉升本知識點,也可以幫助同學們總結該知識點的命題方式、命題角度和命題變化,從而加深對該知識點的理解,把握命題思路,掌握解題技巧,提高解題能力。
2、研究錯題
自己在研究錯題時,一定要找到解題的切入點和思路,看看有沒有快速解題技巧,然後自己寫錯題的解析(此時步驟一定要寫的詳細,並且儘可能多的用不同方法來解答),並總結錯題原因(很重要!一定要認真對待)。
一份好的錯題本應該包括:錯題全文、錯題原因、正確解法、本題收穫和同類型題舉例等內容。
3、改編錯題
a.這一工作的難度較大,做題經驗豐富的同學可能做起來比較順利。因為每道試題都是人編出來的,既然出題人能編,咱們當然也能!
b.改編錯題是為了彌補知識漏洞,保證那些經典易錯題我們以後不再做錯,這是整理錯題本的最重要的目的!
4、錯題整理與歸納
a. 要認真反思自己的錯題,找出產生錯誤的原因,解決思維定勢問題;
b. 要通過整理、分析、歸類找出自己的錯誤類型和各類錯誤百分比或出錯概率,分析出錯的根本原因,為什麼錯了、當時是怎麼想的、正確的解法是什麼、以後應該注意什麼;
c. 要注意老師的分析評講,該題的引導語、切入點、解題的技巧、規範、步驟等等,並標註在錯題旁。寫出解題時的思維過程,與自己的思維障礙,找到思路突破的方法。
5、時常翻看
將「錯題集」按自己的風格,編號頁碼,進行裝訂,由於每頁不固定,故每次查閱時還可及時更換或補充。
總而言之,整理錯題,不要敷衍了事,也不必過於追求數量,還是要以熟練掌握自己不會的知識作為最終目的,有所篩選,時常翻看,想方設法的改進自己整理錯題本的效率,這才是使用好這一學習方法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