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時期如何保障高校畢業生就業

2020-12-1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2020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874萬,比去年增加40萬,加上疫情的影響,今年就業形勢愈發嚴峻。疫情時期,高校、用人單位和相關部門採取了怎樣的措施應對變化,保障學生就業?

  線上招聘緊急啟動

  每年三月份是高校應屆畢業生春季招聘的高峰期,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讓高校就業指導部門早早開始操心現場招聘的替代方案。2月20日,北京工業大學就依託第三方平臺北極星舉辦了第一場春季線上招聘。北工大就業創業指導中心主任高學金介紹,該校2、3月間已經安排了六場空中雙選會,4月也有兩場待定中。

  雙選會挪到網上後流程是怎樣的?以西安交大為例,用人單位在雙選會開始之前發布職位並收取學生簡歷,在雙選會當天9:00—17:00可和學生在空中雙選平臺上進行在線溝通和視頻面試。雙選會結束以後,雙選窗口將繼續保留,參會學生可繼續瀏覽信息投遞簡歷,由用人單位自行安排面試方式。

  「空中宣講會、雙選會的平臺系統早就在用,目前市場上大概有十幾家,由於線下交流方便,一直只是輔助,但在特殊時期可以發揮作用。」集聘科技總經理瞿自強介紹,該公司已經幫多所高校緊急搭建平臺。「高校在使用系統時比較注重安全、隱私、可控性的問題,所以更多傾向依託企業技術支持搭建獨立平臺。知名學校往往建立本校平臺,規模稍小的學校則可能以區域、行業聯盟形式共同搭建。」

  「宣講採用網絡的形式影響不大,網絡雙選的話如果幾百人同時在線,可能無法及時關注。這需要我們事先和應聘者溝通,整個戰線會比較長。」牧原集團招聘經理郭飛躍說。「線上面試雖然不如現場效果好,但非常時期是很好的補充。」

  另一位受訪的某央企總部人事工作人員也表示,企業目前著力先把線上部分完成,由於央企招聘的規章審核流程比較嚴格,將為畢業生發放籤約意向,待疫情解除,再完成其他程序。

  精準對接,簡化流程

  由於對口農科單位集中在春招,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應屆碩士研究生李海蘭前半年沒怎麼投簡歷。轉過年來,她每天下午三點都會收到西農就業中心「精準推送」的崗位信息,這些崗位是根據她的專業和就業意願精準定製的。不久前,為了應聘青島市黃島區的一家事業單位,她還錄製了三十秒的短視頻進行自我介紹。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就業指導中心主任羅建峰介紹,對於碩士以上層次應屆生,該校已經和十幾個縣的農科系統、涉農企業進行了溝通,將筆試改為視頻面試,檔案核查、政審由學校進行,簡化引才政策的流程,這項工作還在繼續進行。

  另一方面,受疫情影響的考研群體也是潛在的就業變數。羅建峰表示,該校70%的本科生參與了考研,如果複試時間推遲,存在更大不確定性,必須讓這部分學生做好就業準備。「學校已經開展針對性就業幫扶輔導,組織了90名有就業指導中級證的老師,就簡歷問診、面試技巧、心理調適在線接受學生諮詢。」

  湖南省就業指導中心近期對用人單位的問卷調研結果顯示,從用人單位春季校園招聘啟動情況看,計劃正常啟動招聘的單位佔27.35%,受疫情影響延後招聘的單位佔58.42%。「疫情讓4、5月份的集中招聘推遲,但隨著疫情緩解,企業渡過困難,預計到8、9月份,受影響的應屆生還是可以找到工作。」瞿自強說。

  人力資源保障部就業促進司副司長宋鑫提出,將擴大基層就業、企業吸納、貸款貼息、稅收優惠、靈活就業等政策的知曉面,確保政策落地生根見效。他還表示,「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將延長報到接收時間,盡最大努力為高校畢業生辦理就業協議籤訂和報到手續等提供便利。同時,我們也會引導用人單位適當延長招聘時間、推遲體檢和籤約錄取。」

  拓展就業渠道

  教育部學生司司長王輝在新聞發布會提出,大力開拓就業渠道,進一步組織實施好特崗教師計劃、大學生村官、「三支一扶」、「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等基層項目。鼓勵大學生參軍入伍,進一步落實好基層就業學費資助等優惠政策,鼓勵畢業生到基層就業、創業。

  「目前基層存在大量需求,我們也會配合學校做好人才的定點輸送。」郭飛躍介紹,疫情期間的封閉措施解除後,養殖企業復工,基層崗位缺口較大。「菜籃子工程、生豬保供,包括農產品物流、產地可追溯等年前就在進行的工作顯得更加重要。」

  而在疫情中,公共衛生、社會工作、應急管理等方面人才的短缺引發了社會關注。大連市日前貼出公告,在全市招募公共衛生工作志願者,參與流行病學調查和處理、消毒消殺、健康宣教、諮詢服務等工作。在部分行業招聘受影響的同時,疫情凸顯出的人才缺口也給高校的就業和人才培養指出了努力方向。

  「疫情短期內,我們看到一些臨時性招聘需求的激增,例如線上零售行業的快遞小哥、理貨員等,這反映出目前就業的靈活性和伸縮度。」瞿自強說。「不過,應屆生相對需求穩定的工作崗位,如果能有機制把志願者的臨時性需求轉變為長期穩定的崗位,將更有利於吸引相關人才流入。」

  高學金表示,將密切關注社工、應急等方面出現的人才缺口,為學生進行推送,並及時向培養單位作出反饋。「高校的就業工作絕不是簡單的中介,而是同時匹配社會需求,對人才培養進行調整。這次疫情讓我們反思,進一步滿足社會服務體系的人才需求。」(本報記者 劉博超)

相關焦點

  • 疫情下如何保障高校畢業生就業?官方回應來了
    此前,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5部門就做好疫情防控期間有關就業工作印發通知:暫停各類高校畢業生就業現場招聘活動,鼓勵高校和用人單位利用網際網路進行供需對接,實行網上面試、網上簽約、網上報到。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延長報到接收時間,通過信函、傳真、網絡等方式為畢業生辦理就業協議籤訂、報到手續。
  • 疫情防控常態化,高校畢業生如何應對就業新趨勢
    編者按   就業是民生之本,一頭連著百姓飯碗,一頭連著經濟發展。席捲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對世界範圍內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直接體現在就業領域。全面認識疫情對高校畢業生就業帶來的顯在和潛在影響,進而積極應對、化危為機,以促進畢業生順利擇業就業,是確保後疫情時期經濟社會健康有序發展的迫切需求。
  • 高校畢業生就業是一項系統工程
    春風行動,為畢業生就業保駕護航;「就業十條」,全力保障學生畢業就業……因疫情影響,本學期大部分學生雖暫未返校,但各高校的就業服務沒有鬆懈。就業是最大的民生。面對疫情對就業帶來的不可避免的影響,以及今年高校畢業生規模增量、增幅均為近年之最的特殊形勢,高校如何回應好黨和人民對大學生就業的最大關切,為畢業生順利就業、高質量就業裝上「強引擎」,既是政治任務,也是緊迫課題。壓實責任,組織推動協同化。疫情突發對國內外經濟社會發展帶來衝擊,導致招聘渠道和勞動力流動受阻。考慮到滯後效應,未來就業形勢同樣不容樂觀。
  • 如何保障高校874萬畢業生順利就業?官方回應來了
    每年的春季學期原本是高校畢業生的求職高峰期,而今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不可避免的影響到了應屆畢業生。  日前,五部委聯合印發通知,要求暫停各類高校畢業生就業現場招聘活動,但同時也提出了要推廣優化線上招聘服務,實施「就業服務不打烊、網上招聘不停歇」的線上春風行動。(詳情請點擊:延遲開學就業如何安排?
  • 深造還是就業?疫情下高校畢業生的抉擇
    「最難就業季」是公眾對今年我國就業形勢的一個形象比喻,而對於高校畢業生而言,當2020屆畢業生還在找工作與繼續求學深造中徘徊時,部分地區2021屆高校畢業生的招聘工作已經開啟。值得注意的是,「最難就業季」已不是我國獨有的現象。  全球化發展面臨諸多不確定性,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又為全球經濟發展帶來新的挑戰。
  • 【有力保障】我市多舉措助力高校畢業生就業
    這是我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以下簡稱市人社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下,通過出臺政策文件、優化服務方式、大力開發就業崗位、精準匹配推薦,線上線下組織招聘等一系列措施,千方百計為畢業生提供良好服務,助力2020年應屆高校畢業生儘早就業、穩定就業結出的碩果。
  • 就業保障員服務到家門口,浦東超八成高校應屆畢業生實現就業
    澎湃新聞首席記者 鄒娟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牽動千家萬戶。8月20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浦東新區人保局獲悉,今年,浦東戶籍應屆高校畢業生達1.17萬人,疊加留學歸國、外省市畢業生以及2021屆畢業生的求職需求,就業形勢嚴峻。
  • 遼寧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高質量推動高校畢業生就業
    【瀋陽廣電記者:秦懿】今年我省應屆高校畢業生29.1萬人。為有效應對疫情影響,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省人社廳黨組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高校畢業生實施就業優先政策的決策部署,與省委組織部、教育廳等部門以及省內外高校密切協作,最大限度對衝疫情影響,實現就業率基本穩定和就業人數穩步增長,截至目前,實現就業19.04萬人,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撐。
  • 線上服務保障高校畢業生早就業快就業
    在當前疫情形勢下,人社部門以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為重點,進一步優化就業服務
  • 新疆疫情期間多措助高校畢業生早就業
    圖集 新華社烏魯木齊8月1日電(記者李志浩、潘瑩)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社廳黨組副書記、廳長熱合滿江·達吾提8月1日表示,面對當前新冠肺炎疫情,新疆以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為重點,積極助力未就業高校畢業生早就業快就業,保持就業形勢總體穩定。
  • 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研討會暨《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調查報告(2019...
    對畢業生就業問題的看法方面,賴德勝表示,在當前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高校畢業生初次就業率的下降反映出高校畢業生就業整體時間的後移,但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面不會改變;當前我國高校畢業生就業的結構性問題突出,高校畢業生的供給結構與勞動力市場需求之間亟待協調。因此,促進高校畢業生更充分更高質量就業,需要從供需兩端共同發力。
  • 疫情對2020年高校應屆畢業生就業影響幾何
    據教育部、人社部共同公布的數據,2020年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將達到874萬人,同比增加40萬人。在經濟形勢下行壓力增大和新冠肺炎疫情的雙重影響下,2020屆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受到了較大影響。面對疫情衝擊,2020年高校應屆畢業生的就業觀念、就業方式,也在發生著改變。
  • 烏魯木齊:線上服務保障高校畢業生早就業快就業
    在當前疫情形勢下,人社部門以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為重點,進一步優化就業服務,加大線上服務力度,助力未就業高校畢業生早就業快就業。,人社部門主動適應當前疫情防控形勢變化,創新服務形式,通過「新疆人社」官方抖音、新疆人社廳門戶網站等服務平臺,面向社會廣泛發布就業政策、崗位信息、服務指南,幫助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及時獲取就業相關信息。
  • 平頂山學院:多措並舉保障疫情防控期間畢業生就業服務「不斷線」
    為做好疫情防控期間就業指導服務工作,確保就業指導服務「不斷線」,平頂山學院全面啟動「網際網路+」就業指導服務模式,有針對性的開展就業指導服務工作,降低疫情對用人單位招聘人才和畢業生就業的影響,力求在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同時,打贏高質量就業的攻堅戰。
  • 後疫情時期中國的就業問題及其應對
    從國內來看,中國疫情防控處於「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常態化防控中,經濟恢復受到疫情防控的掣肘,而四季度將進入求職旺季,農民工和高校畢業生求職人數會大幅度增加,「穩增長、保就業」存在巨大壓力。2020年4月,中央政治局會議中首次提出了「六保」方針,將「保就業、護民生」放在了首要位置。如何完成今年兩會制定的新增900萬人的就業目標,成為後疫情時期擺在各級政府和全社會面前的一道難題。
  • 濟南一攬子畢業生就業保障措施相繼落地 高校畢業生在濟就業創業有...
    近年來,我市將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作為重中之重,通過政策引導、創造崗位、技能培訓等措施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城鄉基層就業、到重點領域就業、到小微企業就業,通過「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在資金和創業服務方面提供支持,鼓勵大學生創業。
  • 保障重點群體就業 溫江區拓寬高校畢業生就業渠道
    其中明確提出,要保障重點群體就業,拓寬高校畢業生就業渠道。 7月15日,記者在恆信公司看到,工作人員正在面試大學應屆畢業生。 為了拓寬高校畢業生就業渠道,溫江今年定下了為大學生提供企業見習崗位不少於500個、為大學畢業生提供招聘崗位不少於4000個的目標。
  • 新疆助力未就業高校畢業生早就業快就業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蔣夫爾)在8月1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府新聞辦召開的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黨組副書記、廳長熱合滿江·達吾提介紹,在當前疫情防控形勢下,新疆以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為重點,優化就業服務,調整工作方式方法,加大線上服務力度,助力未就業高校畢業生早就業快就業。
  • 做好疫情之下的高校畢業生就業大文章
    近日,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在京召開。會議指出,要把高校畢業生就業作為重中之重,搶抓離校前的關鍵期,開展「百日衝刺」行動,把黨和政府的關心傳遞給高校畢業生。又是一年畢業季。據統計,2020屆江蘇高校畢業生58.4萬,在新冠肺炎疫情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下,今年大學生就業面臨著更為嚴峻的挑戰。
  • 新疆助未就業高校畢業生早就業
    來源:中國教育報本報訊(記者 蔣夫爾)近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府新聞辦召開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黨組副書記、廳長熱合滿江·達吾提介紹,在當前疫情防控形勢下,新疆以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為重點,優化就業服務,調整工作方式方法,加大線上服務力度,助力未就業高校畢業生早就業快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