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正勇,昭通市作協會員。在《邊疆文學》《昭通創作》《昭通文學》等發表小說、散文、詩歌。有作品收入《崛起的昭通作家群》。
十年磨一劍,熱血寫春秋
──記昭陽區第五小學校長楊正聰
陳正勇
1
如果做PPT課件,在昭通市的城區版圖上標註出我們學校來的話,學校的招生區域幾乎涵蓋了整個昭通城區的三分之一,差不多一半:從南到北,從東到西:校本部、北校區、溫泉校區、烏蒙水鄉校區……
在昭陽區教體局黨委辦公室,昭陽區第五小學楊正聰校長如是說。我聽了深為震驚,為學校的辦學規模如此之大,而管理者卻是一個貌似有些柔弱的女校長,我忍不住再次抬頭打量坐在面前的楊校長:眼神堅毅,臉部輪廓柔和。這張臉,很好地把陰柔之美和陽剛之氣調和到極致,有一種難以言喻的魅力。和楊校長在一起,剛接觸的時候便感到隨和親切,隨著採訪的深入,伴著親切而來還有一種源源不斷向四圍散發的積極上揚的生命力,讓人愉悅。這種力量不自覺地吸引著你想和她同頻共振,以至於時間悄然流逝,直到區教體局曹局長的聲音從門外傳來:喲,還沒有結束?一看已是中午十一點半。謎一樣的女校長,讓我忘記了時間的流逝。
楊正聰校長說話語速特別快,也許是長期工作繁重,行事高效所致,為了弄清某一個問題,我不得不打斷她,但每打斷一次我慚愧一次。因為無論是打斷她的話,還是提問的不得體,在我感覺都是浪費,因為於她時間太珍貴了,有很多事等著她去忙,她去部署,她去安排落實。即便是星期天的早晨,即便是我們採訪的時候,她依然接到六七個電話。在接電話的間隙,她告訴我今天她還有市上的教育工作會要去開,她要就昭通集團化辦學經驗做交流發言,發言稿未寫好,PPT未做,但是教育局通知來開這個會,只好放下改稿趕來了。為了提高效率,我開啟了手機錄音功能,並迅速調整自己:快速思考,高速運轉,組織自認為較精煉的提問,努力跟上她的節奏,儘量不浪費她的時間。
親人說:你就是一個工作狂!
醫生說:你內心太強大了,你得放一放你的工作,關心一下你的身體。
說到自己的親人,楊校長有些難為情地對我說,自己姊妹多,父母生病,姊妹們一般都不跟自己說,因為自己太忙了,身體又不太好。說到自己的身體,楊校長告訴我,自己的身體不是很好,每次只有快只了很多藥都撐不住了,才會往醫院去,每次去了劉醫生就會狠狠批評自己。但說歸說,一談到住院總是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後天,有時電話來了,拔了輸液針頭就走。
離開教體局,回想著採訪過程,我忽然想到關於生命的長度和厚度。
2
烏蒙磅礴,靈山異水,腳下厚重的土地,傳承著豐厚的文化,養育了一群自強不息的逐夢人,他們內心強大,仰望星空,追求極致,逐夢教育。昭陽區第五小學——一顆熠熠生輝的教育明珠,正從烏蒙大地冉冉升起。
2009年區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將位於城鄉結合部的僅有405名學生26名教師的村級完小——學莊小學,改擴建歸併為昭陽區第四小學南校區,2016年8月,經區委政府批准獨立為昭陽區第五小學。近年來,學校不斷深化改革,不斷創新管理,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擴大辦學規模,完成了從規範辦學向特色辦學的華麗轉身。
2019年,區委、區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頂層設計,高標準推行教育均衡發展,為實現每位孩子都能上好學的目標,採取了強校帶弱校的辦學模式,昭陽五小形成了一校四區(校本部、溫泉校區、北校區、烏蒙水鄉校區)的辦學新格局,走上了集團化辦學發展之路。目前,學校共有教師360名,教學班級128個,在校學生7000名,佔地面積168畝。
學校的蝶變歷程充滿艱辛坎坷,談到這點楊校長感慨不已。
昭陽區第五小學的前身——學莊小學,地處城鄉結合部,一條土路坑坑窪窪。在學校門口有一塊專用來刮泥巴的鐵。雨天的時候,學生來了都要把腳上的泥巴颳了以後,再進校園。當時的校園環境又髒又亂,學生養成習慣差,累了一屁股坐在地上,渴了扭開水龍頭張嘴接水喝。加上城市規劃重修二環南路,改擴學莊大道,學校幾易大門。只好一邊搞修建,一邊搞教學,加大了辦學難度。加之辦學環境艱苦,教師理念滯後,工作推進不易。面對種種困難,楊正聰校長接管學校後,帶領領導班子,引領全校師生,砥礪前行,改革創新,開拓進取,終於打開新局面,開始華麗轉身:第一屆畢業班由並校之初的摸底測試語文37、數學39分,總均分76分,一年後全區統測中語數總均分躍升為172.5分;兩年後六年級的語文、數學在全區統測中總均分高達176.5分。更令人驚喜的是26個教師,最初他們都不願意放子女在本校讀書,一說起來就推口:娃娃已經習慣了,不願意來陌生的環境讀書。其實教師們一直在抱觀望態度,兩年後看到學校的巨大變化,教師子女全部轉到本校來讀書了。
3
華麗轉身的昭陽區第五小學,成為昭通市以集團化辦學促進教育優質均衡一張名片。
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及習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講話精神,市委、市政府提出「教育興昭」的戰略部署,昭陽區委、區政府提出「教育振興三年行動計劃」,科學規劃,統籌推進,把聖樺集團和天潤集團投資修建的小區配套學校以及改擴建的工行希望小學歸併為區五小的北校區、烏蒙水鄉校區和溫泉校區,組建成「一校四區」五小教育集團。集團依託校本部,確定「一個法人、一個辦學章程、一套班子、一個思路」的原則,構建了「統一部署,分層實施、彰顯特色、共同發展」的集團化辦學新思路,黨總支書記、總校長主持集團全面工作,對集團內各分校的人、財、物統一調配,在「六統一」(即思想理念統一、規章制度統一、教師管理統一、教學管理統一、育人活動統一、考核評估統一) 的基礎上,副校長擔任分校執行校長,做到高位決策,低重心運行的扁平化管理模式。
集團化辦學取得了顯著成效:經過一年的努力,集團內部整體聯動提升,校區之間的聯繫常態化、主動化、緊密化。教研成果、教學經驗、教學資源實現全方位共享。集團內形成一級帶動一級,層層帶動,整體聯動的格局。各分校教學成績大幅度提升,在昭陽區組織的學業水平檢測中,各校區語文、數學平均分都達95分以上。今年,一年級共招生32個教學班,學生1800名,讓更多的孩子享受了優質的教育資源。
通過集團化辦學,在短時間內,以最快的速度解決了區域內優質教育均衡發展的問題,分校從一開辦,就贏得了老百姓的認可,就成為老百姓家門口的優質學校,極大地緩解了擇校熱問題。
昭陽五小「一校四區」單法人集團化辦學,形成了獨特高效的管理模式,是對現行教育管理的一種創新。集團內各分校在校本部引領下,既抱團發展,又優勢互補,既相對獨立,又深度融合,是名校品牌的擴張,優質資源的擴大,更是教育發展新常態下的有益實踐。通過集團化辦學,為校長、管理幹部、優秀教師搭建了成長平臺,為薄弱學校成長為優質學校找到了一條快捷路徑。
昭陽區五小,一所城鄉結合部的小學,只有1棟教學樓,1棟辦公室,僅有405名學生,26名教師的村級完小——學莊小學,如今蝶變、飛升,飛躍成為昭通教育界的星星。這顆星星輝煌耀眼,令人矚目。曾經連本校教師子女都不願意認可的小學,今天飛升為招生區域幾乎涵蓋了整個昭通城區的三分之一的集團化優質學校。
4
望著面前有些疲倦的女校長,我再次思考醫生說的話:那是什麼讓一個女人內心如此強大,在身體不太好的情況下,依然堅持不懈,負重前行,不斷譜寫著教育事業的新篇章。談到這一點,楊校長只是笑笑說,我做什麼事必須做到極致,班子成員都說我是完美主義者。
在採訪將結束的時候,我冒昧打擾昭陽區教體局的曹局長,請他談談關於楊正聰校長的印象。在曹局長的談話中,我似乎找到了答案。曹局長說:楊正聰校長是一個教育情懷深厚的人,她身體不好,任務重,可是她放不下學校的孩子,放不下社會責任。作為黨員,為黨工作就是責任,黨需要,孩子們需要,教育需要就帶病堅持下來。其實名校校長不好當,社會的期望值高,小學龍頭大旗不好扛,學莊、母鹿12個社區每年湧進去幾百人,他們的生源跟其他學校的生源質量差不多,但五小的教學質量是最好的。曹局長停頓了一下繼續接著說:楊正聰校長之所以能做到這一點,在我看來有三點:一是本身素養高,二是對教育盡職盡責,三是有能力。談到能力,曹局長說,七千多個學生,三百多個教師怎麼管理?三個校區怎麼均衡、融合?但三個校區的質量都上來了,這就是能力。我了全面推進各校的聯運協調發展,他們狠抓黨建引領,以黨建帶動各方面的工作,就在昨天,區五小被評為「雲南省黨建引領示範學校」,名單已經公示了。曹局長的聲音充滿了欣慰,繼續說,一直以來,區五小都把抓師德師風建設擺在各項工作的首位,教師師德師風建設好了,責任心就強了,致力於教研教學,熱愛學生,就盡職盡責了,教學質量就自然好了。談到管理細節時,曹局長說,她們教學樓的拐角處有人值班,廁所有人值班,下課樓道上,樓梯間有人值班。更值得一提的是她們教學教研經常搞,通過校本培訓,教學教研活動,教師成長很快。幫助教師成長,是校長是為重要的工作職責,楊正聰就做到了。至於學生方面,曹局長繼續說,她們抓學生的養成習慣培養,抓立德樹人,抓全面發展,不只是盯著學生成績,說到這一點,曹局長對我說,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身體健康,行為自覺,習慣良好,特長突出。這樣的學生,就是社會需要的學生。
十年磨一劍,熱血寫春秋。正值教師節即將來領之際,當我寫完這篇稿子,展望昭通教育界不斷湧現的精英們,心裡充滿了感動和感激,感激他們讓我深悟,什麼是生命的長度和厚度。
來源:文學之鄉
編輯:都市時報一點關注 張麗青
審核:祝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