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號滌生,宗聖曾子七十世孫。中國近代政治家、戰略家、理學家、文學家,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曾國藩出生地主家庭,自幼勤奮好學,6歲入塾讀書。8歲能讀四書、誦五經,14歲能讀《周禮》《史記》文選。道光十八年(1838年)中進士,入翰林院,為軍機大臣穆彰阿門生。累遷內閣學士,禮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與大學士倭仁、徽寧道何桂珍等為密友,以「實學」相砥礪。太平天國運動時,曾國藩組建湘軍,力挽狂瀾,經過多年鏖戰後攻滅太平天國。
曾國藩的《曾文正公集(套裝共2冊)》,《經史百家雜鈔(上下)》等是大家都相當熟悉的,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這些作品究竟有怎樣的文字魅力呢?
1.《曾文正公集(套裝共2冊)》
豆瓣評分:9.5
作品簡介:《曾文正公集:曾文正公家書+曾文正公日記(套裝共2冊)》全面地展現了「完人」曾國藩對於人倫、家庭、事業、修養等各個方面的為人法則、處世標準。《曾文正公集:曾文正公家書+曾文正公日記(套裝共3冊)》全部採用現行標點斷句標示;原書中的夾注、旁註予以保留,在編排上採用與正文不同的字體、字號加以區別,以便於讀者閱讀、理解。
書友點評:聽得太多了,未看之前,還以為是一本成功人士的雞湯,誰知道竟如此深遠廣闊。修身,我還差得遠。
2.《經史百家雜鈔(上下)》
豆瓣評分:9.5
作品簡介:《經史百家雜鈔(上下)》是曾國藩編纂的一部古文精華集。共二十六卷。《經史百家雜鈔(上下)》一書,是從清末到民國,在社會上流傳很廣、影響較大、繼姚鼐《古文辭類纂》之後的又一部有名的古文選讀本。全書共分論著、詞賦、序跋、詔令、奏議、書牘、哀祭、傳志、敘記、典志、雜記十一類。
書友點評:超過古文觀止的書籍。有沒有文化的判斷就是你讀什麼書!我不讀古文觀止,只是喜歡這本書籍 漢書的成分多。
3.《曾國藩 曾文正公家書(上下,全1305封,附家訓2卷)》
豆瓣評分:9.1
作品簡介:曾國藩寫的家書,在他生前已由其家人部分刊行。光緒五年,在他的門生李瀚章、李鴻章兄弟主持下,精心編校成了權威的一版《曾文正公家書》,交由湖南傳忠書局刻印。全書按時間順序編排,收錄了曾國藩30歲以後寫給長輩和兄弟的信件,共10卷,系統記錄了曾國藩修身、齊家、治國等各方面的金玉良言。全書編校周全,製作精良,被公認為最權威的曾國藩家書版本。此後刊行的各種家書,基本都是依據此刻本翻刻或排印。本次出版的簡體橫排版,就是以傳忠書局刻印的這一版《曾文正公家書》為底本。在編校上完全遵從了原版體例和文本。原版並未收全曾國藩的家書。今次在原版基礎上,根據前人搜集整理,增補了《舊本未刊家書補編》398封,和同為李氏兄弟主持編校的兩卷本《曾文正公家訓》兩部分內容。全套書收全曾國藩的家書1305封,完整呈現曾國藩修身、齊家、治國的思想和實踐。
書友點評:第六遍讀畢。文正公一生,令人唏噓不已。以目前之閱歷,此書益處已得之大半。計劃三年後再讀一遍,希望那時可以有另一層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