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梅根哈裡退出王室之後,關於這兩口子的報導,就一直沒有停過。
他們又有了一個新動態——
「12月15日,哈裡梅根夫婦,與Spotify籤了多年長約,成為播客!」
播客,基本上可以理解成廣播電臺的主播,一般長度在20、30分鐘,很適合上下班開車的時候聽。
就像是電臺一樣,播客的內容各不相似,也有很多是知識性內容。
但哈裡梅根能說什麼?
在他們發出的兩分多鐘預告中,兩人毫不掩飾地相互秀恩愛,比如一上來,哈裡第一句話就是——
「該開始了嗎?Lady First?」
而梅根則帶著笑意回覆:「你來就好,你的倫敦腔很好聽,適合播客。」
「我們喜歡播客的原因在於,它提醒我們大家花點時間真正聆聽,彼此保持聯繫而不會分心。
面對2020年的挑戰,再沒有比現在更重要的時候了,因為當我們彼此傾聽並聽到彼此的故事時,我們會想起我們彼此之間的相互聯繫。」
總之,在這個預告中,兩人說道:「這個播客,將會和大家分享基於真實生活的故事。」
雖然隨後他們就解釋道,這些是為了給大家帶來不同的觀點和聲音,進行價值觀碰撞,而不是我們期待的王室八卦。
但毫無疑問,在這個預告發出去之後……
英國的社交媒體又又又炸了。
(無論什麼時候,哈裡梅根有新動向,都會再引來一波英國人民的嘲諷。)
「大家好,我是哈裡!我是梅根。我們愛我們的隱私,但也很高興能在播客裡娛樂世界各地的聽眾老爺們。準備好迎接更多植入性營銷吧。」
「哈裡王子和梅根 · 馬克爾之所以離開皇室,是因為他們追求和普通人一樣擁有自己的私人生活。」
「他們渴望簡單生活、不被人關注的樂趣,比如推出一個全新的超高關注度廣播節目和全國推廣之旅。」
「他們脫離英國王室不就是想逃脫公眾注視嗎?
然後就幹了這個?開了一個獨家播客?」
「哈裡梅根的播客節目內容列表:
→如何選擇心儀的完美城堡
→真實犯罪:安德魯叔叔的怪案(指安德魯王子性交易醜聞)
→懷一個孕是如何揮霍掉一百萬的
→在你餓到極致的時候,如何比女王吃得慢」
「所以現在梅根哈裡又籤了一個播客的長約。
當然啦,不這麼幹就不是他們了。」
「梅根哈裡的播客長約,讓2020又變得糟糕了一點。」
當然,英國人討厭哈裡梅根,也是有理由的。
就像他們所說……
哈裡梅根選擇脫離英國王室的原因,是因為他們想要擁有自己的隱私。
但英國人覺得,你哈裡王子從小到大都是在王室裡度過的,梅根在嫁入王室之前也是被媒體追逐的女演員……
怎麼在花了王室幾千萬結婚之後,就突然開始追求隱私了?
更何況,你要是為了隱私退出王室從此當個素人,我們還能敬你是條漢子,說到做到……
但就這三個月,你們搞出來的事,都已經刷我屏了好不好!
明明不想看到這對夫婦,卻被迫在報紙上天天見:真想擁有隱私,就不要一直曝光炒作自己啊!
兩人脫離王室後,也離開了英國。
最開始,在好萊塢朋友的別墅中借住了幾個月,而後在聖芭芭拉的高檔社區,花了1億元買了義大利式豪宅。
平心而論,他們搬進豪宅的時候,雖然媒體報導鋪天蓋地,但兩個人自己確實沒有怎麼炒作。
但沒過幾個月,他們就把自己的豪宅,放到了租房網站……對外出租!
豪宅裡有圖書室、辦公室、健身房、遊泳池,有影音室、遊戲室,還有整整50個車位可以停車。
而對外出租的價格,也明碼標價地放到了網站上。
1小時700美元!
好傢夥,別人租房論天,他倆的豪宅租房論小時……
按照網站的說法,這樣論小時出租的豪宅,可以「用來拍照、拍視頻、MV和影視劇」。
但顯然,英國人是不會放過這個嘲點的:
你說你們是環保主義者,但你們一家三口住在了一個可以用來拍攝電影的豪宅裡!
你說你們想要隱私,卻把自己家都對外開放出租了!
除了出租自己住的別墅之外,兩人還隔三差五地接受媒體採訪。
「哈裡王子:站在梅根的角度上讓我更好地看到了種族偏見。」
「哈裡王子敦促美國公民拒絕仇恨言論,趕緊為美國大選投票。」
「哈裡梅根呼籲結束『結構種族主義』 」
「哈裡王子給諾丁漢媽媽打驚喜的視頻通話。」
「哈裡梅根起訴用無人機偷拍的新聞社。」
如果你是一個討厭哈裡梅根的英國人,每天打開熱搜就是這對夫妻的雞毛蒜皮……
簡直就是越看越煩。
在討厭者的眼中,這對夫妻就是戲精,媒體一天不採訪他們,他們就會自己整出事來。
比如11月底,梅根自己在《紐約時報》上發表了文章,自曝七月份流產了。
「今年7月,一個普通的早晨,我像平時一樣開始做早飯,餵狗,服用維生素,尋找丟掉的襪子,撿起地上的蠟筆,然後把兒子從嬰兒床上抱起來。」
「給兒子換了尿布之後,我感到一陣劇烈的絞痛。我摟著兒子癱坐在地板上,輕輕給他哼著搖籃曲,來讓我倆都保持冷靜。」
「這個快樂的曲子,與我明顯不對勁的感覺形成了鮮明對比。」
「我知道,就在我抱著第一個孩子的時候,我正在失去我的第二個孩子。」
在這篇字字泣血的文章中,她呼籲在2020這個艱難的年份多關心身邊的人,多問問彼此「你還好嗎?」,彼此分享自己的經歷。
但即使是在這樣悲傷的新聞下方,評論也並不好看……
「我不希望任何人面臨流產的痛苦……但我以為她想要隱私?把一個非常私人的問題廣而告之,和他們說的一切背道而馳。」
35485贊,3156否
「令人悲傷。但她現在不是王室成員了,哈裡也不是。你想要隱私,就好好保護自己的隱私吧。」
24083贊 1875否
「為什麼需要把如此令人心碎的私人時刻的每一個細節都說出來?」
「他們兩個都十分悲傷,但用了很多華麗的修辭和精心雕琢的寫作手法。」
「這是私人問題,世界不需要知道。」
公眾人物願意分享自己流產這樣令人痛苦的事情,還在這個時刻勸更多人能夠對身邊人溫柔相待。
這是一件需要勇氣的事情。
如果不是梅根而是其他人做出來,相信幾乎所有人的反應都是安慰、鼓勵、為她打氣。
但現在,英國人的評論,真的已經讓人感到了滿滿怨念了……
其實最開始,梅根嫁入王室的時候,幾乎沒有什麼人反對,英國媒體很喜歡這位新王妃。
就算在哈裡梅根決定離開王室的時候,英國人也沒有這麼反感他們。
畢竟哈裡王子也是英國人看著長大的,還有很多王室粉絲、黛安娜粉絲,對哈裡王子也是抱著自己孩子的心情,就算孩子叛逆一點離開了王室,也捨不得罵。
然而,離開王室之後的種種事情,讓英國人的惡感不斷累積。
其中,又有一件,對哈裡的這些「基礎」粉絲傷害特別深。
那就是哈裡梅根和Netflix籤訂了一筆1.12億英鎊的巨額交易(人民幣近10億)。
因為Netflix……對於英國王室來說,簡直就是一個「噩夢」。
最新一集的《王冠》,把女王塑造成了不近人情的冷血者,把查爾斯王子塑造成了徹頭徹尾的絕世渣男。
因為這部劇拍得風格很正的劇,甚至讓很多人直接把劇中發生的事情當做了英國歷史,甚至直接影響到了王室的形象。
甚至連英國文化部都出面抗議:你們必須在每一集前面標註上「虛構作品」!
對於王室粉絲來說,哈裡王子和Netflix籤約,那基本上等同於投敵。
而對於黛安娜的粉絲來說……那也沒好到哪裡去。
除了《王冠》,Netflix還推出了一部關於黛安娜的音樂劇:《DIANA: A New Musical》。
這部音樂劇的內容並不寫實,反而像是八卦雜誌一樣,著重於她的花邊新聞。
用大量粗俗的對話、虛構的場景描述黛安娜婚姻的破裂,甚至還有場景描述了她如何和出軌對象上床……
英國主持人皮爾斯摩根,就直接痛斥哈裡梅根與Netflix籤約,是「虛偽」。
「一直以來,Netflix都在通過詆毀黛安娜王妃大發橫財。
但哈裡王子非但沒有感到憤怒,反而和妻子梅根一起,與Netflix達成了價值高昂的巨額交易。
他授權Netflix這樣做,是在通過羞辱自己的家庭、自己的母親來賺錢。
就這樣,他還拿自己母親和媒體接觸的經歷當藉口,要求王室和媒體多尊重他們?」
但對於哈裡和梅根而言,頻頻籤約,在公眾面前露面,或許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哈裡王子一生之中,都沒有需要賺錢的時候。
梅根在之前曾經是女演員,但現在,她也離開銀屏很久了。
想要維持之前高端奢侈的生活需要大量的錢,但這些錢從哪裡來?
在他們離開王室之前,就曾經把「蘇塞克斯王室」註冊成了品牌商標,想要給自己留一條退路。
但王室一個聲明,勒令兩人在退出王室後,不可以再利用這個名頭賺錢,禁止哈裡梅根夫婦在註冊商標時再使用帶有「王室」標籤的名稱。
所以,利用前王室成員這個身份賺錢的這條路,就被堵死了。
而現在,他們最大的優勢,就是「全球頂流」這個身份。
就像卡戴珊家庭一樣,他們現在的關注度,足以讓他們的一言一行都有人買單。
流量就是金錢——但同樣,維持流量就會帶來前後言行不一的割裂感。
英國人就會反感:明明是為了隱私退出的王室,為什麼退出之後,還要天天出來在我們眼前跳?
但對於哈裡梅根兩人而言……
如果不這樣做,還能怎麼辦呢?
再退一步,或許就只有靠爆料王室秘辛、不為人知的八卦來賺錢了……
現在這樣,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